又一年CBA曲终人散,又一年球馆顶棚金纸洒落。
每一个赛季总会有它的结局,但CBA第30年,对每一个浙江人而言,结局和以往都如此不同:因为只有此刻,只有这一次,我们终于可以引吭高呼,广厦是冠军,浙江是冠军,在穿越如此漫长的等待与修炼,经历了无数摧折与诅咒之后,我们,终于,是,冠军了!
凡是看中国篮球的朋友,世人皆知浙江广厦不易,从2018年林志杰领军首度叩关总决赛开始,浙江广厦已经跻身联赛强队之列,但每当球队有劈波斩浪之雄心展现,总会有意外让他们触礁搁浅。浙江广厦前后经历了无数关键时刻的重伤减员,仿佛和那座冠军宝鼎之间有着永恒的隔膜。
甚至,当三天前冠军来到眼前,只差临门一脚时,广厦还又一次搞砸了黄龙体育馆准备好的主场庆典——直到那一刻,当总决赛大比分被扳成2比3时,对广厦的怀疑声仍在泛起。
直到,林秉圣和朱俊龙投进那两记让首都体育馆彻底安静的三分球,我们,终于可以听见微弱,却也清晰坚定的欢呼声:广厦赢了!
作为一个篮球爱好者,我会为这一夜的浙江广厦鼓掌。因为在经历了总决赛G5两队难熬的一场烂仗后,他们很快在客场恢复了冷静,展现了一支CBA冠军球队真正应该具备的技战术素养。
如各位所知,这一整个赛季广厦都是CBA的领跑者,这标志着他们球队无论从球员能力还是技战术素养,已经完全迈入了成熟期。
在本季之中,有不少朋友和我交流,他们在看广厦的比赛中会产生一种幻视感:广厦如今打球不像一支CBA球队,而更像是一支欧洲球队。这当然是一种模糊的感官印象,但大概有几点可以展开:比如广厦是一支高频挡拆球队,尤其季后赛期间挡拆的使用比例排名所有12支队伍第一位;比如广厦是一支外援组合方式非常灵活的球队,尤其在赛季收官阶段的四外援,两大两小可以各自搭配;最核心的一点还是广厦的防守,作为全联盟防守最好的球队,广厦建立在高位夹击,后线轮转,限制投篮这些原则上的防守体系,不仅仅让赵继伟和辽宁队百般不适,甚至对大部分球队都能形成有效限制,而且和许多CBA防守强队高侵略性,爱下手的习惯不同。CBA官方网站的四要素数据显示,浙江广厦本赛季对手的罚球率是联盟最低——这一点,如草蛇灰线般为季后赛外籍裁判的吹罚早早埋下了伏笔。
说得更直接一点,相较而言,广厦是一支防守端不依赖搓澡式防守的球队。他们日常有朱俊龙、赵嘉仁、胡金秋、吴骁所构成的锋线轮转,平均身高和防守意识相当出色,而唯一身材较小的主将孙铭徽又有着惊人的防守启动和判断力,所以在CBA历年防守效率排名第一的球队中,极少见广厦这样犯规率极低的代表。本赛季广厦之前过去7年CBA最佳防守球队送出的罚球率都在联盟后段,甚至大多在15名开外,而能够以类似的犯规控制达成优秀防守效果的,恰恰是2018年首次打进总决赛的广厦。
当然不仅仅是防守,定鼎冠军之夜,广厦还打出了令人惊叹的进攻水平。这支球队的比赛方式之现代,进攻责权之清晰,是他们的固有优势,以孙铭徽-胡金秋-巴里·布朗为核心构建的超强中路挡拆组合+弱侧全能终结手的配置,已经足够保证广厦的进攻运转,而一旦这支球队能投出朱俊龙5中4、林秉圣3中2,全队34中19的三分时,他们的进攻是难以阻挡的。
林秉圣与朱俊龙其实并非完美的射手,一年前林秉圣还在宝岛台湾省效力,即便在更低级别联赛他也不以三分见长,本季常规赛他的外线准星只有28.2%,朱俊龙的赛季三分同样只有三成出头,算不上一个最顶尖级别的投手。但有时,岁月会给人以成长,真正的硬汉会在最关键的比赛里挺身而出:朱俊龙在整个季后赛之旅中无数次投进接锅球,三分命中率一路飙升到了41.2%;林秉圣则更是在总决赛打出了单场22分的生涯里程碑之战,季后赛三分命中率竟然接近45%。
惟其如此,这样的广厦才能越过北京首钢,越过打出赛季最高水平的周琦这道雄关。举鼎之夜的广厦证明的,不仅是他们理应成为CBA冠军,同时也证明了CBA球队也可以打出高水平的篮球。
作为一个CBA多年的见证者,我会为这一年的浙江广厦鼓掌。如前所述,广厦在CBA仿佛一支被诅咒的球队。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很强,他们能在季后赛客场击败广东,创纪录地将对手挡在季后赛四强门外;他们能在人员健全的时候屡克辽宁,但到了季后赛,人员健全的广厦就不复存在。
但浙江广厦的艰难又何止于此。
CBA总决赛最终没有出现抢七,这使得30年CBA联赛历史上,依然只出现过一次抢七,而广厦恰恰是那场抢七的生还者:2018年CBA半决赛,广厦通过抢七苦战击败了劲敌山东队,林志杰一整个系列赛都需要和张辉斗智斗勇,这才赢下了队史第一个总决赛席位。当然随后的结果大家也心知肚明,已经油尽灯枯的广厦遭遇辽宁4比0横扫,在真正的巨人面前毫无生机。
从那一年开始,CBA联赛进入了辽粤并起,两队共揽连续7年总冠军奖杯的“辽粤争霸”时代。广厦在其中始终扮演着一个试图与之争短长,但计划却一再被伤病打乱的配角。曾经的伤病我们不再赘述,赛季早些时候在杨侃的推送浙江广厦,属于他们的一年终于要来了?中也已经回溯过,实在不必再提伤心往事。然而即便在当时也很难想到,本赛季的广厦,几乎又一次要倒在伤病面前了。
孙铭徽在第三阶段联赛重开的第一场比赛就遭遇足部骨折,他很快投入了全力康复,不希望错过最有希望争冠的这一年,但能否赶上季后赛,在当时还全然是未知数;直到季后赛真正开打,孙铭徽才勉强恢复到能登场的状态,但很快又一个巨大的打击出现了,广厦锋线重将赵嘉仁因为训练中受伤赛季直接报销,错过了剩余所有比赛;而因为赵嘉仁的受伤,使得此前肩膀受伤的吴骁提前回归,结果所有人才知道原来打完季后赛首战后,吴骁的肩膀竟然伤得这么重,他的左臂几乎无法抬起,一直靠着一条胳膊坚持打到了赛季结束;还有朱俊龙,在季后赛之中都不知有多少次脚踝扭伤,让人担心他的赛季是否还能继续。
甚至,就在最终一战里,不祥的感觉又一次笼罩了广厦队和所有球迷:胡金秋开场不久就因为被打到躯干而呕吐不止——不知有多少广厦球迷当时都在暗暗揪心,“不是,又来?”大秋这么好的球员,真的要连续四年季后赛都遭遇伤病打击吗?
万幸,胡金秋回到了场上,正因为他在那一刻击退了伤病的纠缠,广厦才有机会击退北京首钢的追击。的确,很多北京球迷也在遗憾,如果曾凡博能够登场,这次总决赛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也许会。但广厦又怎能算是100%的状态呢,只不过这一次,已然是广厦近年来最健康的一次,也是他们所有人心中都知道,不容许自己错过的那个机会。
当然,最后,我要以一个浙江人的身份为广厦鼓掌。场上,他们用出色的篮球理念和球员配置构建了夺冠的基础;场下,他们以不屈的态度和长期捶打出的韧性,等到了属于自己的这一年。
但广厦夺冠的意义并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说,远不止于此,他们所走出的是是一条非常有浙江特色的篮球道路。
不久前,辽宁队的王朝教头杨鸣在咪咕解说CBA总决赛时就提到,如今CBA民企球队在国企队伍面前,市场竞争力有着明显的不足——而浙江广厦,就是一支标准的民企球队,甚至,是一支连体育局挂靠关系都没有的民企队伍。
20年前,曾经的沈阳部队篮球队南下迁居,来到浙江改名为如今的浙江广厦。广厦集团作为浙江民营房地产企业的代表,从此开始深耕篮球领域,苦心经营这支队伍。球队投资人楼明,和整个广厦队其实很快就证明了,民营企业之所以能成为整个浙江省的重要名片,就因为浙江确实有着许多头脑灵活,善于变通的经营者:广厦开始了几条腿一起向前迈步的建设过程,他们所做的尝试包括,第一,邀请其他球队有可能放手的明星球员,天津队头牌张楠,“云南王”遇俊锴,CBA生涯辗转多支球队的投手金立鹏,包括如今的广厦主帅、前吉林名将王博等,都在广厦队的早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第二,在CBA以外的世界探寻更多可能,尤其在宝岛台湾球员的引入和使用上,广厦队一直堪称先锋代表。从2009年林志杰加盟,并且一步步成长为“队魂”;到2016年刘铮也加盟广厦,这两位台湾省球员的能力显然在广厦走向强队的道路上提供了巨大助力,直到2024-25赛季广厦队真正捧杯,队内还又闪现出了一个来自宝岛的神奇小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全力以赴,投入青训。因为CBA特殊的体制问题,许多职业队伍的青训建立在青年队的基础上,从最初的八一青年队囊括全国英才,到后来辽宁作为篮球人才大省不断输出新血。青年队阶段就人才辈出,都成为了这些王朝缔结的基础。但对于很多民企球队而言,他们没有体育局的关系可供挂靠,自己搞青训就成为了唯一的出路。在广厦之前就有过处境类似的东莞新世纪,在广东省内资源已经被豪门广东队占据的情况下,自己投钱砸青训,也一度培育出了被认为能冲击CBA总冠军的一代球员,但最终未能如愿;而浙江广厦,作为浙江省内的第二支CBA球队,也需要不靠天不靠地,一切都得靠自己。
这当然是一条难走的路,但却是浙江人敢走的路。道阻且长,行则能至,从96、97年龄段的广厦三少,来自新疆的胡金秋,来自河北的赵岩昊,来自吉林的孙铭徽,都是广厦不远千里发掘出的优秀苗子;而99年龄段的朱俊龙、赵嘉仁、吴骁们,同样也曾经横扫全国各级青年赛事,如今和老大哥们一起构成了广厦国内轮换的坚实基础。事实上,广厦队内本赛季的所有国内球员,除了台湾省球员林秉圣通过选秀大会中选,以及老将许钟豪在八一队解散后加盟,其他所有本土球员均由广厦青训自行培养。
这意味着什么?事实上,在CBA世界里,民企球队在近年来纷纷生出了巨大的危机感,因为几支国企球队的市场竞争力实在太强大了,只有北控能一举拿下沈梓捷萨林杰;只有首钢能搞得定周琦陈盈骏这个级别的引援;甚至当山西队愿意花钱时,他们也成为了球员市场上的大买家。这其中首钢以雷霆手段拿下1、5号位两大强援的价码,对很多CBA球队而言几乎是天文数字——在CBA民企球队人人自危,感觉吞没即将来临之际,浙江广厦一脚踢开了命运留下的那道门缝,让光从那里照了进来。
但这个赛季的广厦,既然成功了,或许就可以作为一个成功者,留给我们一些启迪。
比如,在还有希望的时候,再坚持坚持。了解CBA的球迷应该都有所耳闻,广厦集团对于球队的去留问题,其实也已经犹豫了几年,出售队内几位核心球员,乃至于出售整支球队的传闻声,都一直不绝于耳。甚至在2024年的休赛期广厦三少究竟能有几位留队,一度都是坊间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在这套阵容还有机会,在这批球员还在巅峰时,广厦最终选择了坚持。很多时候放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广厦选择放弃,在过去任意一个窗口期找人接盘,那就不会品尝到如今胜利后的美酒甘酿。
比如,在觉得可以拼一把的时候,再小的努力,都可能有意义。除了坚持原有阵容,广厦在今年用有限的投入找了几位“新人”,比如从行将解体的广州龙狮抢下了外援巴里·布朗,一年间双方互相成就,广厦直冲巅峰的同时,巴里·布朗也一举成为了联赛最佳外援;以及在选秀大会上被广厦拿下的林秉圣。因为球队青训力量足够,广厦并不是一支爱选秀的球队,即便此前选中过山西大学杜博阳这样的球员,实际使用也非常有限。但林秉圣不同,广厦主动从四川队方面交易到了首轮4号签,这才确保自己能够拿到林秉圣,而从他加盟那天开始,就已经在广厦常规轮转的计划之内了。
就这样,广厦走通了一条CBA鲜有人走通过的道路: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以俱乐部自身的青训造血能力为基础,从零开始建设出一支真正的CBA冠军球队。竞技体育,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无论广厦的青训此前受到过多少认可,但唯有冠军奖杯才能让这样的赞美变得货真价实,不容置喙。而作为一家愿意将市场搞活的民营企业,本赛季的广厦甚至还能在冲冠之余继续向外输出球员,仅仅2024年休赛期,他们就和青岛队达成了赵嘉义的续租,在得到4号签的同时租借了李金效给四川队,将球队03一级的重要代表冯洺臻转会送去福建等等,推动着CBA球员市场进一步走向活跃。
在广厦的夺冠夜,我看到终于有一个新的话题被讨论了起来:这样一支年富力强的广厦,有没有机会开创属于他们的王朝呢?
看上去,相比于NBA球迷见证了连续第7个赛季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冠军,CBA球迷还是更习惯“王朝更迭”的模式。从八一广东北京,到这七年间的辽粤争霸,一直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状态——所有国内主要轮换球员年龄都不到30岁的广厦,为什么不能畅想一下创建王朝呢?
至少对我个人而言,不是不想,而是不必去想。
几天前,我看到一个视频,讲述的是在今年的英格兰足总杯上,水晶宫大爆冷门击败曼城,夺得了120年队史上的首座冠军奖杯。拜托,那可只是足总杯而已,甚至连英超联赛都不是。但当天的比赛看台上,无数头发花白的老人早已泪流满面,他们选择支持水晶宫,就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早已做好了终生难取一冠的准备,这样的支持不必问理由,甚至也不必问回报。但当冠军奖杯真正来临时,无以复加的喜悦才更会令人泪流满面。
在职业体育的世界里,赢一个冠军很多时候真的太难了,广厦的亲身经历也已经无数次在讲述着人生多艰。也许他们接下来还可以继续冲冠,但未来在此刻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现在,在CBA历史冠军榜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国企巨鳄掀起的巨浪,随时都可能将CBA其他球队吞没,但在那之前,我想我们会记得:2025年的初夏时分,暴烈如火的孙铭徽,温润如水的胡金秋,共同带领着他们的兄弟们,在惊涛骇浪里将一面红旗插上了山巅。
这一夜,旌旗招展,上书五个大字:广厦总冠军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