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拉美小国巴拿马突然成了世界舞台上的“主角”,但不是因为旅游,而是因为港口。美国财团想买港口,中国不同意,交易黄了。
巴拿马一看,转头就去找美日投资新港口,摆出一副要“平衡中美”的姿态。
但故事没这么简单。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围绕全球贸易咽喉展开的博弈,而中国早在四年前就已经为今天的局面预先布好棋。现在,轮到中国亮底牌了。
原本,一笔看起来很正常的商业交易却突然卡壳。
美国贝莱德财团打算花228亿美元收购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和实业的全球港口资产,其中就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核心港口。
但这个交易在中方审查下被拦了下来,理由很明确:国家安全和反垄断。
这个决定一出,巴拿马政府直接换了个思路,不搞收购了,干脆自己招标,计划建两个新港口,广邀美日资本参与,像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美国贝莱德、甚至欧洲的马士基和达飞航运都被拉了进来。
表面看是多元化港口运营者,实则是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莫拉莱斯的话说得很直接:这次招标是为了“平衡美中力量”。但“平衡”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操作是直接在投标条款中把中远海运等中国企业排除在外。
哪怕你是全球航运巨头,只要姓“中”,就别想进场。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配合美国政策的动作。自从2017年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后,中国在这里的影响力快速扩张,加入“一带一路”,投资港口、修建基建、拉高贸易额。
但到了2023年,风向变了,巴拿马宣布退出“一带一路”,转而靠近美国,这场港口招标更像是进一步“去中国化”的延伸。
但中方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长和手里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运营权一直延续到2047年,这份合同受国际法保护,想动手不容易。
而且中国还有《反外国制裁法》兜底,一旦美方搞差异化收费或拖延中国货轮,中方也能用运营权做谈判筹码。
彭博社的数据提醒得很现实:如果中国船只被区别对待,成本可能直接飙升50%。但别忘了,中国不是没准备,早就有后手。
巴拿马港口这边刚起风,中国那边的“替代港口”已经快剪彩了。这就是秘鲁的钱凯港,一座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港口,却是中国四年前精心布局的王牌。
2019年,中远海运拿下钱凯港60%的股权,还一口气拿到了独家经营权。
到2024年11月,一期工程正式开港,年吞吐量百万级,水深超过17米,能停靠超大型货轮。这不是一个普通港口,这是中国打通南美资源通道、绕开巴拿马的关键一环。
从中国往南美走传统航线得经巴拿马,现在通过钱凯港,航程直接缩短10天,运输成本降两成。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钱,更重要的是,中国从此不再死死依赖巴拿马运河。
钱凯港还不是孤军作战,它背后是一整套替代网络。比如北极航道,靠着中国的极地破冰船,通航期已经拉长到半年,2023年货运量翻了35倍。
再比如陆海双通道,钱凯港接入了巴西“两洋铁路”,直接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还有非洲的蒙巴萨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通通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避开巴拿马的全球物流新通道。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中国对拉美的货物中,有三分之一要靠巴拿马中转。但钱凯港开起来之后,这个比例正在稳步下降。
即便未来巴拿马把中方踢出去,中国也不会陷入“断航”危机。
港口争夺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美中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暗战”。美国这边的算盘很清楚:控制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就能在关键时刻对中国货轮插一杠子。
比如优先调度美欧的船,拖延中国的,甚至直接上“政治税”——据传,美国相关议案中曾提出,对中国船只每次通过收150万美元的“安全费”。
更让人警惕的,是美国还想通过港口获取中国的航运数据。谁走哪儿、拉了什么货,统统掌握在手,全球贸易就成了信息战的一部分。
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一方面通过中拉论坛、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拉拢支持,另一方面强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通行权,力保航道畅通。
同时,中国还在加快人民币结算体系建设,像在上海港,人民币结算占比已经超过两成,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巴拿马自己也不轻松。它虽然小,但处在大国夹缝中,历史上对美国的怨气可不小。
1964年爆发的“全国哀悼日”就是因为美军镇压巴拿马学生游行,至今仍是全国纪念日。而当年中国曾公开声援巴拿马争取运河主权,这段历史让很多当地民众对中国印象不错。
但现实是,美国通过资本和军事双重渗透给了巴拿马极大压力。不仅贝莱德跟政府关系密切,美军还在运河边的罗德曼基地保持存在。
巴拿马政府一边要讨好美国,一边又不敢完全得罪中国,走得颇为纠结。
如果未来巴拿马真的全面排斥中方参与,不排除中国会动手反制。比如对其农产品加税、限制金融合作等。
更关键的,中国会加速替代航道建设,彻底摆脱对这个“瓶颈”的依赖。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原本中立的巴拿马运河,已经逐渐被扯进了大国博弈的泥潭里。
1977年签署的《托里霍斯-卡特条约》规定运河中立不偏袒任何国家,但如今看来,这条约已经沦为一纸空文。
全球航运可能正在走向“美中双轨制”,一边是美元主导的老体系,一边是中国打造的新通道。
巴拿马想踢中方出局,但中国早已不靠一条运河活命。钱凯港的开通,就是中国“多点突破”的缩影。
今天的博弈,不只是港口之争,更是话语权之争。谁能掌握物流“命门”,谁就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动。
巴拿马只是一个节点,但中国的棋盘,早已铺开。未来的路,不只在运河里,更在大国手里的航道图上。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