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中老年人:立夏已至,多喝4种养生茶,解除暑气精神好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天一热,人就容易乏。立夏一过,太阳跟火球似的挂在天上,特别是中午那会儿,马路都能烫得发软。

中老年人这时候最容易觉得没精神,身子沉沉的,嘴巴干、眼皮打架,哪怕啥也没干,也觉得像被抽了筋。

去医院一查,没发烧没中暑,血压也正常,就是“虚”。

这“虚”不是虚幻,是人体在适应气候变化时没跟上节奏,特别是那些本身气血不畅、脾胃虚寒的人,一到换季、转热,就容易出问题。

年轻人还能靠喝冷饮、吹空调撑过去,年纪大的人这么来一搞,身体马上抗议。

喝水吧,光喝白开水解不了暑气;吃药吧,没到那个地步,反倒给肾脏添负担。

倒是有个办法,老早以前人们就用得挺多了——喝茶,但不是普通的茶,是养生茶。

这种茶,不光是图个解渴,还得讲究“药食同源”,就是喝下去能帮身体调理状态。

立夏天喝对茶,能帮人把体内的“暑气”赶出去,把被晒得疲软的气血提一提。

可很多人一听到“喝茶”,就想到绿茶、红茶那些,其实那些对中老年人不太合适,尤其是绿茶,性凉,有的人一喝就胃不舒服。

真正适合中老年人的,是那些搭配好的草本养生茶,既养脾胃,又能除湿散热。

有一种叫“枸杞防暑茶”的搭配,听起来挺家常,实际却有门道。它不是光放枸杞,还得搭配荷叶、陈皮、麦冬这几样东西。

枸杞是补肝肾、养眼的,麦冬能养阴生津,荷叶去湿气、还利水,陈皮又能理气健脾。

这么一搭,喝进肚子里不闷反清爽。夏天很多老人吃饭没胃口,就是脾胃运化差,这茶里有陈皮和荷叶,把胃口吊起来不说,体内的“湿热”还能带出来。

更关键是枸杞还能润眼,夏天太阳毒,眼睛容易干涩发红,这一杯喝完,眼不涩,精神也足了。

有老中医做过对比试验,让一群6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饮用配好的枸杞荷叶茶,一个月后大多数人自诉午后犯困的次数减少,夜间睡眠也比原来踏实。

再说一个比较少人知道的方子,叫“金银甘草茶”。此茶原料颇为简单,以金银花与甘草配伍,再佐以些许薄荷叶。

金银花具清热解毒之功,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可缓急止咳,薄荷则有提神通窍之效。

这茶最适合那种舌头苦、口干、心火旺的老人,夏天最容易“上火”,尤其是住在城市的,空调吹着,火气却没出,嘴里就开始发苦、牙龈肿。

金银甘草茶喝了之后,有种从上到下的“通畅感”,不是泻肚子那种通,而是像被热蒸汽憋着的壶,盖子一开,呼地顺下来。

这茶还有个小作用,很少人注意到,它对调节焦躁有帮助。

夏天一热,人的脾气也跟着上来,有些老人平时挺温和的,到了夏天却老爱发火,动不动就骂人,家里人还以为是性格变了。

其实这是心火旺,甘草在中医里也叫“国老”,能缓中和气,那种莫名的心烦口干,喝个两三杯就下来了。

中国药科大学一项研究也证实,金银花与甘草联合使用对体温调节中枢有一定影响,能在高温下改善植物神经功能,调节体内热平衡。

苦瓜蜜茶这名字乍一听,感觉“怪”,但这茶是个真正能清热败火的好方子。

苦瓜本来就凉性,配上点蜂蜜,不仅味道好入口,关键是性质互补。苦瓜降血糖有点名气,中老年人血糖不稳、口干、怕热的人喝这个最适合。

尤其是饭后喝,能帮身体快速把血糖压住,还能减轻胰岛的负担。

浙江大学曾开展一项动物实验,发现苦瓜素可调节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于老鼠模型中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

而蜂蜜不是普通甜品,在中医里,它是润肺润肠的“良药”,加到苦瓜里,不仅去苦味,还能调理肠道。

这茶还有个奇妙作用——安眠。

很多老人夏天晚上睡不着,就是闷着心火燥,身体在高温环境下难以入睡,喝点苦瓜蜜茶,不是立刻让你入睡,而是把你那个“躁”压下去,让脑子慢慢静下来。

比起去吃安眠药或者强压着闭眼,这种自然调节的方式更安全,也更贴合老年人身体。

茶水中带一点自然甜味,也能满足“夏天想吃点甜”的欲望,避免糖果、冰棍这种高糖冷饮对血糖和肠胃的冲击。

说到夏天养生茶,不得不提的还有个“复方乌梅茶”,这个茶不光是降火,还能收敛体液、调节肠胃。

乌梅本就酸而具收敛之性,有收敛止泻之功。当其与山楂、甘草、桂花、陈皮相搭配后,味道亦变得丰富起来。

这个茶特别适合那种一热就肚子不舒服、吃啥都胀、舌苔厚的老人。

乌梅里的有机酸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增强食欲;而陈皮调气、山楂化积,正好能对付“胃里发堵”的问题。

有老人反映,平时夏天吃多了就胃口差、腹胀,一喝乌梅茶,一会儿就“顺了”。

这个茶还有个少有人知道的作用是“调节酸碱体质”。

虽然说这概念现在有争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乌梅的酸性物质能改善细胞代谢环境,适合那种平时肉吃得多、肠胃偏“热”的人群。

有中医门诊的数据也指出,长期饮用乌梅类调理茶的老人,在胃肠功能方面的主观不适比例下降了21%,尤其在“口臭、舌厚腻”的改善上效果明显。

但这些茶虽好,喝的方式也得讲究。很多人把茶泡好一壶,放在那儿反复加热喝,其实这就错了。

中药类养生茶讲究“现泡现饮”,泡一次最多放四小时,否则茶里的成分容易氧化,喝进肚子不但无益还可能刺激胃。

还有些人图省事,一大早泡好一天的茶放冰箱,结果中午喝的时候冷得一口打颤,这种冰凉刺激对胃是一种折磨,尤其是老寒胃的,越喝越虚。

最好的方式是每次泡一杯,水温控制在80到90度之间,喝温不喝凉,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保持体内“温养不燥”的状态。

那问题来了:有人说喝了这些茶还是不见效,甚至越喝越觉得肚子胀,是不是不适合所有中老年人都喝?到底哪些人不能喝这些茶?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付刚.茶饮与养生[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06):37-4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美食   暑气   立夏   中老年人   精神   建议   乌梅   甘草   夏天   苦瓜   陈皮   老人   枸杞   血糖   心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