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康熙帝的皇子们竞争帝位那叫一个激烈,史书上叫九子夺嫡。其中有个十三阿哥胤祥,本事大得很,文武都行,还懂西方知识。要是康熙把位子传给他,清朝的路子可能就不一样了,不至于后来那么窝囊,面对八国联军入侵时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胤祥生在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正好赶上清朝统一全国,康熙击败沙俄在雅克萨,收复台湾省,全国太平,康熙心情好,对这个儿子格外看重。从小胤祥就聪明,12岁就跟着康熙去盛京祭祖陵,这种待遇不是每个皇子都有的。他母亲章佳氏出身一般,只是包衣奴才,地位不高,生前只封到嫔,死后康熙也没追封多少,后来雍正才追封成妃。胤祥能得宠,全靠自己本事。
胤祥小时候就显露出才华,康熙常带他出巡,包括下江南。康熙喜欢西学,宫里有传教士教数学、天文,胤祥学得快,雍正也就是四阿哥胤禛亲自教他西洋算法,两人关系铁。胤祥不光会算数,还骑射了得,书法诗词也拿手,朝臣都说他贤能。
康熙遇到难题,常找他讨论,康熙自己说过,诸皇子中聪慧的,胤祥排第一。他还跟西方使节学拉丁语,对西学特别感兴趣,这在皇子中是头一份。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怕皇子们乱来,把胤禔、胤禛、胤祥三人圈禁几个月,后来放出来,但康熙对皇子们警惕心重了,推行随扈制度,所有皇子轮流跟从,不再偏宠几个。胤祥虽还常随行,但宠爱不如从前。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废,从此不立太子,九子夺嫡正式开打。胤祥为什么没争上?一是他底子薄,母亲家世一般,没强力后盾。二是身体问题,康熙五十一年他腿上长毒疮,流脓水,治不好,行动不便,康熙不会选个病怏怏的继承人。更关键的是,胤祥太热衷西学,跟传教士走得近,康熙虽懂西学,但担心汉人学了会威胁满人统治,所以限制传播。胤祥这点让康熙不放心。
结果雍正胜出,康熙六十一年驾崩,雍正即位,马上封胤祥为怡亲王,管大事。雍正朝,胤祥大展拳脚,管户部,追查亏空,设立审计部门,对官员抄家,对宗室分期还钱,不还就不升官。还督办河工,黄河决口是老大难,他管得严,款项全用到实处,没人敢贪。雍正改革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税,胤祥功劳不小。他还管刑部兵部,帮雍正平西北叛乱,改土归流。雍正八年,胤祥44岁积劳成疾去世,雍正伤心,恢复他原名胤祥,封铁帽子王,清朝总共12个铁帽子王,他是少数凭功劳得的。
现在说说假设,要是康熙传位给胤祥,清朝会怎样。历史没如果,但从胤祥的作风看,他可能不走闭关锁国的路。清朝闭关从康熙开始,康熙虽开海禁,但限在广州一地,雍正更严,雍正五年虽开闽省,但规定出海三年必须回,否则除籍,实际堵住交流。乾隆继续这套,乾隆二十二年干脆只留广州一口通商。胤祥不同,他对西学开放,曾建议雍正翻译西书让大臣看,雍正脸都变了,但胤祥关系铁才没事。
假如他当皇帝,以他的务实,可能早推西学传播,设机构教天文、火器、造船。清朝资源多,疆域大,如果学西方工业,早点引蒸汽机、纺织机,经济起飞,军力强。西方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叶开始,清朝康熙雍正时正盛世,国库满,要是胤祥掌权,派人出海学技术,海军建起来,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时就不至于惨败。英国用炮舰打开国门,清军水师落后,假如胤祥改革早,火炮船舰先进,英国不敢轻举妄动。
再看清朝衰落根源,不光闭关,还有封建制度问题。康熙晚年腐败,雍正改革虽狠,但文字狱多,乾隆败家,下江南挥霍,国库从雍正留的几千万两银子花光。嘉庆道光一代不如一代,道光节俭但无能,面对鸦片泛滥束手无策。1840年鸦片战争输了,签南京条约,割香港,开五口,赔款2100万两银。之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烧圆明园,签天津北京条约,更多赔款开埠。清朝农耕文明碰上工业文明,落后挨打。假如胤祥继位,他文武全才,又仁厚,不像雍正暴戾,乾隆自大。他可能缓和满汉矛盾,推动改革,避免文字狱禁锢思想。
史学家说,胤祥是六边形战士,全能,要是他当家,清朝或成超级大国。八国联军1900年入侵,本是义和团闹事,清廷利用他们排外,结果引来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两万多攻北京,清军加义和团20万却溃败,北京一天陷落,慈禧挟光绪逃西安。签辛丑条约,赔4.5亿两银,分39年还,拆炮台,驻军北京,耻辱极了。要是胤祥时代开放,早学西方科技,工业化了,军力经济强,义和团运动或许不闹那么大,就算闹,八国也不敢轻易入侵。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假设总有局限。清朝衰落不只皇帝问题,满族贵族保守,汉人占多数,改革阻力大。胤祥虽能,但封建王朝本质限死,工业革命需要社会变革,清朝守旧,难彻底转。雍正乾隆虽盛世,但闭关让中国错过机会,西方崛起,中国落后。八国联军是转折,加速清朝灭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胤祥如果继位,或许延缓衰落,但逆转难。
一些史家认为,胤祥对西学态度积极,能化解文化冲突,避免康熙的顾虑。他继位后,可能不禁教,传教士继续来,带科技知识,中西交流顺畅。雍正禁教严,雍正元年就下令除宫廷传教士外全赶走,乾隆更绝,乾隆四十年禁绝天主教传播。这政策让清朝科技停滞,西方火枪炮舰先进,清军还用弓箭大刀。假如胤祥掌权,海军早建,鸦片战争时林则徐不必愁炮舰弱,八国时北京守得住。
清朝从康熙到乾隆,人口从1亿多到3亿,耕地增加,经济繁荣,但没转向工业。胤祥管户部时追亏空,充实国库,如果他皇帝,用钱买西方设备,设工厂,铁路矿业起。光绪时才有洋务运动,但晚了,甲午战败赔2亿两,八国又赔4.5亿,债台高筑。胤祥时代早动,国力强,列强不敢欺。历史评价胤祥高,清史稿说他贤能,雍正信任他管多部门。
假如康熙选他,九子夺嫡赢家变,清朝或避开闭关坑,成亚洲强国。八国联军本是列强瓜分中国高潮,要是中国工业化,军备现代化,他们不敢来。慈禧时代清廷腐朽,军队无战斗力,联军进北京抢掠,圆明园第二次毁。胤祥如果在位,改革深,社会稳定,义和团那种排外运动或许不兴起。
当然,假设归假设,清朝灭亡是必然,封建对工业,农耕对机器,落后就挨打。胤祥个人再强,也难单枪匹马改王朝命运。但从他雍正朝表现看,他是实干家,不搞虚的,假如康熙传位给他,清朝至少多几十年盛世,不至于到光绪宣统那么惨。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