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你只打算进一次电影院,选它。
《F1:狂飙飞车》是首部在F1比赛期间制作的电影,一边比赛,一边拍电影。
作为全球顶级的汽车赛事,F1共有10支车队,每个车队有两名参赛选手,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只有20人有资格下场飙车。
电影中的APX车队被列为F1的第11支车队,拥有专属的赛车、功能齐全的维修站,与其他车队并存于赛场之中。开赛前桑尼(布拉德·皮特 饰)和乔舒亚(达姆森·伊德瑞斯 饰)两个电影中的角色甚至会与其他真实车手一同列队营业。
这样一来就消弭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使得电影既有纪录片的真实性,又有故事片的戏剧性,这是令无数导演梦寐以求的融合之道,打通了影片的任督二脉。
今天我们不讨论关于电影雄竞、厌女的标签,一脚油门,专心飙车。
年轻时的桑尼是F1赛场上的明日之星,然而一场事故让他提前毕业。如今年过半百的桑尼过着游牧式的生活,开着房车穿行在北美大地。
作为赛车界的雇佣兵,哪个车队需要,桑尼就过去帮人家拿一下冠军。开场戏是一场耐久赛,桑尼牛刀小试,轻松拿捏。夺冠后桑尼拒绝了奖杯、奖品,悄然离去,深藏功与名。这场戏是创作团队给观众的开胃菜,多变的视角、凌厉的剪辑、动感的音乐,提醒观众系好安全带,马上开车。
昔日一起征战F1的老友鲁本找到桑尼,如今鲁本是APX车队的经理,请桑尼出山拯救垫底的APX。桑尼随口问餐馆老板要不要加入,老板问桑尼他们给你多少钱,桑尼说这不关钱的事,老板诧异,那是关于什么?
桑尼出现在APX车队,一身牛仔装扮向全队释放着信号——眼前的这个人从上世纪走来。车队的一号车手乔舒亚是一名年轻的黑人,对眼前这个老古董根本不买账。
一老一少,桑尼与乔舒亚是完美的对照组。桑尼用网球训练反应速度,乔舒亚用现代科技;桑尼在户外跑步,乔舒亚钻进健身房;桑尼穿着老派,乔舒亚潮流时尚;桑尼不会应对媒体,乔舒亚在社交媒体上如鱼得水。
F1比赛会同时竞争两项荣誉,一个是车队总冠军,一个是个人总冠军。同一车队两名车手的竞争其实最为激烈,输给别人可以怪装备、赖团队,但是输给队友,那只有一个原因。
乔舒亚年幼丧父,桑尼亦师亦父,相爱相杀的桑尼与乔舒亚从英国银石赛道启程。
桑尼并不是完美的英雄,他游走在规则的边缘,疯狂试探对手和主办方。利用暖胎、安全车、红旗停赛等各种暗黑招式,桑尼带领着车队艰难挺进,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负朋友所托。
F1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比赛,除了场上的赛车手,场下还有几十人的团队在运转。比赛期间车辆需要进站换胎或者维修,APX车队垫底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的维修区也很拉胯,没有困难也要给自己的车手制造困难。然而电影中的几次燃情时刻也是维修区这些体力工作者给的,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期的干脆利落,换胎时长从7秒多、5秒多到最后进入3秒,团队的成长令人动容。
比赛期间工程师们要坐镇指挥墙,负责实时沟通和调校建议、制定进站策略和轮胎策略等。使用什么样的轮胎是F1比赛至关重要的因素,硬胎更持久但速度慢,软胎更快速但损耗大。
电影为APX车队安排了一位女性技术总监凯特,这是现实中F1车队所欠缺的。技术总监负责车辆研发,F1比到最后是对风的控制,使用什么样的空气套件对比赛结果影响重大。凯特问桀骜不驯的桑尼有什么策略,桑尼说:开快点。
刷完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多国赛道,APX车队在排行榜上的名次不断向前更新。
最后一站来到阿布扎比,对手汉密尔顿一马当先,桑尼和乔舒亚紧随其后。此刻的桑尼与乔舒亚必须有一个人牺牲才能保送另一个人登顶。桑尼率先超车,引诱汉密尔顿变向阻挡,乔舒亚顺势从另一侧冲出。
乔舒亚在对讲里向指挥墙反复确认桑尼的车是否能够完成比赛,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乔舒亚撞向汉密尔顿,两人双双出局,赛道上只剩桑尼一辆车在疾驰。
前面导演一直避免使用主观镜头,在桑尼最后的冲刺中,大段的主观镜头切入,那一刻观众坐进了驾驶舱,与桑尼融为一体,音乐退场,进入心流,桑尼在赛场上飞了起来。
桑尼撞线,烟花满天,电影院里掌声响起,这不是比赛、不是话剧,一场进行中的电影得到了观众的掌声,这是商业片的一次胜利。
夺冠后的桑尼逆着庆祝的人群离去,驱车来到沙漠,准备参加巴哈越野赛。
桑尼的眼前站着老中青三个男人。
老年人:你参加过巴哈吗?
桑尼:没有。
中年人:我们没有太多的钱给你。
桑尼:这不关钱的事。
年轻人:那是关于什么?
桑尼一笑,影片结束。
就像在车手身后默默贡献的工程师、机械师一样,电影的幕后也站着一支优秀的团队。
这部电影汇集了《壮志凌云2:独行侠》 的五位主要幕后成员——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编剧伊伦·克鲁格、摄影指导克劳迪奥·米兰达和作曲家汉斯·季默。
影片的音乐由配乐界的终极大神汉斯·季默操刀,电子脉冲混合交响乐,为影片营造了现代又磅礴的氛围。17位歌手为电影打造了音乐专辑F1 The Album,开车时请谨慎收听。
剧组获准在F1练习赛期间,将录音设备安装在赛车上,真实收录了F1赛车的马达轰鸣、换挡爆震、刹车尖叫,让观众声临其境,简单说,就是直接看F1比赛都不会有这样的视听体验。
最近这两个月,61岁的基努·里维斯携《疾速追杀:芭蕾杀姬》,62岁的布拉德·皮特携《F1:狂飙飞车》,63岁的汤姆·克鲁斯携《碟中谍8》纷纷登场,让人一睹老牌电影巨星的银幕魅力。如今自媒体发达,网红如过江之鲫,却再难出现这样实力过硬的明星,没有足够的根基,垮掉的速度甚至不输F1赛车。
卢佳
责编 陈玲玲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