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马云、刘强东同日现身
好戏即将上演
最近的电商圈,动静有点大。
9月16日,电商界两位传奇人物——马云和刘强东,如同商量好似的,在同一天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先说说刘强东。
最近,京东时隔近20年重启“用户见面会”,现场不仅准备了茅台酒专业品鉴,还有五星级酒店专享定制晚宴,诚意满满。
京东品酒会上,刘强东以酒会友,与用户们共品茅台,谈笑风生。
他不仅在直播间亲自下厨,炒起了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一边炒还一边自嘲,称自己第一次直播很紧张,“就跟贾国龙第一次下厨、罗永浩第一次说脱口秀似的。”
刘强东还透露,只要在家,他基本天天给家人做饭,不少网友称赞“东哥太亲民了”。
直播中,他还不忘调侃,说煤气灶“不会是从马云那买的吧”,引得网友纷纷围观,开播10分钟就吸引了百万粉丝,直播效果拉满。
而另一边,马云也没闲着。
他现身阿里B区的HHB酒吧,穿着深色T恤配白色短裤,头戴白色鸭舌帽,看起来心情大好。
在他身旁陪同的,是阿里巴巴合伙人兼蚂蚁集团执行副总裁邵晓锋。
当众人发现马云时,纷纷大喊“马老师”并拍照,马云则挥挥手打招呼,然后便戴上口罩。
不过,这仅仅是马云当天的“小插曲”,更重磅的消息还在后头。
据彭博引述消息,马云被曝已“强势回归”,大胆推动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甚至在集团内部的直接参与度达到了5年来最强。
此外,报道还提到,阿里内部留言板贴着“MAGA”的梦想,即让阿里巴巴再次伟大(Make Alibaba Great Again),并且正由马云来实现这项使命。
这一消息,无疑给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02
一夜重返3万亿
马云“让阿里再次伟大”
就在马云和刘强东同日现身的第二天,市场的视线很快就被阿里巴巴夺走了。
9月17日,港股一开盘,阿里巴巴股价高开2.74%,最新涨幅为5.34%,直接创下近4年新高,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大关。
截至当日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报161.600港元/股,市值高达3.08万亿港元,今年来累计涨超96%。
其实,阿里股价之前一直有些起伏。这次惊人的涨幅背后,隐藏着哪些原因?
2025年8月,阿里巴巴完成重大业务架构调整,原“1+6+N”架构整合为中国电商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目的就是提升组织协同效率。
从财报数据看,阿里的变革初有成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阿里整体营收达2476.5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同比增长76%至424亿元。
云智能集团更是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据The Information爆料,阿里已经开始用自研AI芯片进行模型训练,逐步减少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目前一款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已经进入测试阶段。
所以,这次股价上涨,一方面是阿里自身改革措施落地,业务调整有了成效。
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一度隐退的马云“强势回归”,并频繁现身,在公司战略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带来了信心提振的作用。
虽然阿里内部否认了马云“回归”的说法,但他在战略方向指引和企业文化传承上的作用,还是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03
多强争霸
电商未来格局如何演变?
如今的电商江湖,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家呈现出“割据之势”,从市值上便能窥得一二。
截至9月18日,阿里巴巴港股总市值高达3.02万亿港元(约合2.78万亿人民币),京东港股总市值为3803.08亿港元(约合3476.09亿人民币),拼多多美股总市值则为1914.54亿美元(约合1.36万亿人民币)。
看似稳固的格局之下,实则暗流涌动。
从业务模式来看,阿里凭借多元化业务生态,电商、云计算、物流、金融等板块相互协同。其中,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长显著,在AI领域布局深远。
电商业务上,阿里也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与惠商举措,88VIP会员数量持续双位数增长。可见,在运营存量用户、留住老客户方面,阿里依然功力深厚。
京东以重资产自营零售为核心,强调品质与物流服务,京东物流在配送速度上具备优势。
但在电商业务外,京东涉足云计算、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运营成本较高,盈利压力较大。
拼多多则以轻资产平台模式为主,凭借“低价+社交裂变”精准切入下沉市场,国内用户渗透率超90%。
值得注意的是,旗下跨境电商Temu发展迅猛,上半年全球GMV达350亿美元,同比飙升50%,已成为拼多多当之无愧的增长新引擎。
市场表现方面,阿里如今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足见资本市场对其业务调整和战略布局的认可。
京东今年上半年营收6577亿元,同比增长19.28%,净利润为170.7亿元,同比下滑了13.68%。不过,京东市盈率仅8.69倍,远低于阿里的16.52倍和拼多多的13.07倍。
拼多多则后来居上,市值已近4倍于京东,不过也面临提升商品品质、应对竞争和海外市场盈利压力等挑战。
当下,中国互联网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未来,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全球化拓展将成为关键驱动力。
谁能在这场角逐中领跑?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的电商圈,肯定不会平静了。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