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拓荆科技公告,大基金三期,通过旗下子基金国投集新,向拓荆科技的子公司拓荆键科投了4.5亿元。
这是大基金三期自2024年5月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后,第一次公开露面出手。
不仅体现了大基金对半导体关键环节的持续支持,同时或许也释放出资源向核心技术领域集中的信号。
如果大家了解半导体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和阶段,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很多人把大基金当成“风投(投资正起步的公司,其成功的不确定比较大)”,这其实是个误解。
与大基金一期、二期相比,大基金三期在运作机制上实现了重要创新,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的架构,提升资金配置的专业性与灵活性。
目前已设立多个专项子基金,形成分工明确的投资布局:
华芯鼎新基金(930亿元):聚焦半导体制造与核心设备,支持产线建设与国产装备验证;
国投集新基金(710亿元):重点投向先进封装与关键材料,推动三维集成、Chiplet等技术发展;
AI专项基金(600.6亿元):支持人工智能芯片、高端算力平台等前沿方向。
更关键的是,国有六大行集体出资1140亿,占了三分之一。银行资金参与,反映了对半导体长期价值的认可。
从这方面来看,大基金三期的本质,不是去哪个初创公司能逆袭,而干的是产业基础设施的活。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内半导体三期项目。
一期(1387亿):修主干道,让晶圆厂能建起来;
二期(2041亿):铺辅路,支持设备材料企业跑通产线;
三期(3440亿):建立交桥+智能交通系统,打通制造、封装、AI芯片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简单来说,大基金一期投的是“能用”,二期投的是“够用”,三期投的是“好用”——越来越往产业链上游走,越来越靠近“底层技术”。
这一次,三期没直接投上市公司,而是投了拓荆科技的子公司拓荆键科。
这家公司干啥的?做三维集成设备的,说白了,就是为Chiplet(芯粒)先进封装提供关键装备。
为什么选它?因为这条路,非修不可。
摩尔定律快走不动了,芯片性能提升越来越靠“堆”,也就是把多个小芯片封装在一起,像搭乐高一样。
台积电在推3D Fabric,英特尔搞Foveros,三星玩X-Cube,全球都在卷先进封装。
而国内也在加速这方面的布局。
拓荆键科做的事,就是让国产封装线,也能用上国产设备。
所以大家明白大基金三期为什么选它吧,为什么特征?
这方面确实有,这类公司有几个特点:
研发周期长(十年磨一剑)
客户验证慢(进产线要一年以上)
毛利率不高(但一旦进去,替换成本极高)。
所以它们通常不受短期资本待见,但大基金这类长期资金,恰恰最适合干这种。
大家一定要知道,大基金的角色更偏向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支撑。
现在,大基金三期的正式入场,或许才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