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旅游大巴整齐排列,来往如织的游客脸上洋溢着出游的喜悦......10月13日,安顺旅游集团产业项目中心副经理郑前松翻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新建的黄果树景区新游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游客服务中心)的热闹场景。
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受访者供图
10月1日,这座承载着“景区门户+交通枢纽”双重功能的新游客服务中心正式试运营,国庆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用智慧服务和便捷体验,破解了景区多年的“停车难、行车难”顽疾。
国庆期间的售票大厅里,16个人工窗口与6台自助售票机有序运转,工作人员熟练地为团队游客办理手续。“正式投用后,人工窗口会再增加,自助售票机也将扩至20台,还预留了应急售票区应对高峰。”郑前松介绍,试运营期间,旅游大巴无需再进城区,80辆接驳车直接将游客从新游客服务中心送进景区,城区拥堵状况明显缓解。更让游客点赞的是智能调度系统——通过智慧平台实时监测各点位客流,动态调整观光车班次,不仅让平均游览时间缩短,还实现了游客运输“高效率+零事故”的双重目标。
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游人如织。受访者供图
在解决“行”的难题之外,新游客服务中心的“文化体验”与“消费延伸”规划更令人期待。目前,招商工作组正在开展地方标志性产品摸排,计划年底启动招商,8000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将打造成“微缩版贵州文化体验馆”,预计明年5月投入运营。“我们要让游客的等待时间变成享受时光。”郑前松说,这里将汇聚地方特色餐饮、非遗手作、文创产品等多元业态,每一处细节都融入贵州文化元素,让游客还未进景区,就先感受到浓浓的地域风情。
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新中心的“辐射力”还在持续延伸。千余个停车位(含500个充电车位)有效缓解停车压力,四个出入口人车分流设计保障游客安全;后期也将开通“小车小团”专线,将游客顺畅引流至周边村寨和民宿聚集区,既减轻了核心景区压力,又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
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大厅。受访者供图
此外,新游客服务中心还规划设置汽车站,未来将开通至安顺市区及各旅游区县的专线班车,真正把黄果树的“流量”转化为“留量”,为安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黄果树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添砖加瓦。
目前,新游客服务中心正推进内部道路环线及大巴车停车区域收尾工作,预计明年初正式投用。这座不只是“中转站”的服务中心,将成为游客体验贵州文化、开启美好旅程的“重要一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编辑 冯倩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