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老文明中汲取更多智慧 中外考古学家共话远古文明发掘研究成果与当代价值

潮新闻 记者 陈黎明 戴欣怡 通讯员 裘晓翔

中华文明、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地中海文明……这些重要区域文明的演进历程是怎样的?古代文明的发掘研究和成果交流在当代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第三届“良渚论坛”开幕第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学界专家学者,围绕远古文明蕴藏的历史智慧和当代价值等,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今天的历史是昨日的现实,只有不断挖掘、发现,方能持续深化我们对这片土地过往的认识。“在考古学中,文明演进研究背后是社会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一语道破考古学价值所在。他以红山文化的最新发现为例指出,近年来,随着内蒙古赤峰彩陶坡遗址、辽宁建平县马鞍桥山遗址的发现,考古学家对红山文化有了新认识,包括其历史分段和当时的礼制文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明起源研究中心主任李世伟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近年来,通过对八里坪遗址等的发掘,考古学家更清晰地看见了中原地区文明化发展模式与基本特质。

厚重的土地沉淀着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入挖掘研究才能更好传承传播。

位于埃及南部的阿斯旺墓葬群因盗墓活动的滋扰,埃及政府于2019年决定开展保护性挖掘。参与发掘工作的意大利米兰大学埃及学和埃及考古学教授帕特里齐亚·皮亚琴蒂尼,在“文明根脉:远古文明的历史智慧与当代价值”分论坛上介绍,针对阿斯旺墓葬群,考古学家组建了一支多学科背景的发掘团队,共同勘探了500多座未曾探寻过的墓葬。

皮亚琴蒂尼说,古埃及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保护好、发掘好阿斯旺墓葬群,将帮助今天的人们更好认识和了解古埃及文明,“比如当时城市是如何发展的,又因何衰落,社会结构和运作方式又是怎样的。”

知所从来,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探寻远古文明的考古发掘,是人类向历史深处探求智慧的不懈追求,也给当下以启迪。

“无论是考古发掘还是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促进文化认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尽管不同区域的人群所处的文化环境不一样,但是通过考古发掘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相互了解和认同,“只有彼此做到文化认同,共同合作的路才能走得更宽广。”

摩纳哥阿尔贝一世亲王基金会人类古生物学研究所总干事安娜·埃米莉·让娜·埃查苏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她说,对远古文明的研究可以超越学科边界,更能激起不同区域间产生一种全球性的共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不同地区远古文明的研究,通过相互比较,进一步确定古代人类迁徙、生存情况以及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动而丰富。中华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组成部分,要认清中华文明,还要将之纳入更大的范围研究。“这样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比较视角,从其他文明发展进程中获取更多启发。”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赵辉说,“反之亦然。我想中华文明的研究对其他文明的研究也一定会有帮助。”

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良渚论坛”搭建了一个人文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让更多人看到良渚文明的文化价值,也吸引不同国家的考古学家聚在一起,分享古代文明发掘研究成果,展示不同文明的风采,促进深化交流合作。

“通过这种颗粒度更细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样貌,以及我们和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比较,进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说。

日本熊本大学副教授久保田慎二表示,日本考古学者接触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机会比较有限,而“良渚论坛”创造了一个了解、接触中国考古学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和良好契机,“这些年,中国在考古方面的方法和技术突飞猛进,这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回溯文明源头,连接古老智慧。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更多古老文明中的智慧和价值将为人类所发现,也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问,助力当代发展,开启美好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历史   考古学家   研究成果   远古   古老   中外   当代   智慧   价值   更多   文明   文化   埃及   中华文明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