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饮食宜遵循“少辛增酸”

今日立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暑气渐消而燥气渐生,中医认为“燥易伤肺”,呼吸道疾病患者此时更需顺应时令变化,做好调护预防。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金朝晖介绍,从中医理论出发,秋季养生当以“养肺润燥”为核心,结合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的生理特性,需从起居、饮食、情志、防护等多方面综合调理。

起居有常

立秋后昼夜温差渐大,此时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养生原则。

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能呼应肺气舒展,避免熬夜耗伤肺阴。

背部保暖:注意背部保暖,中医认为“背为阳,肺居上焦”,背部受凉易致寒邪侵袭肺卫,诱发咳喘,夜间入睡可加穿背心或盖好肩背。

室内保湿:室内需保持适宜湿度,可通过洒水、放置水盆等方式缓解燥邪伤肺,尤其空调房更应避免久居,防止燥邪与虚风相合,损伤呼吸道黏膜。

饮食调护

秋季饮食宜遵循“少辛增酸”原则,减少辣椒、生姜等辛辣发散之品,以防助燥伤肺。同时,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如梨、葡萄、石榴等,可收敛肺气。推荐以下几款润肺食疗方:

川贝炖雪梨:采用川贝5克、雪梨1个,加少许冰糖,隔水蒸。可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银耳百合粥:采用银耳10克、百合15克、粳米50克同煮。可益气生津、濡养肺阴。

黄芪山药莲子汤:肺气虚者可用黄芪15克、山药30克、莲子15克煲汤,补气固表以御外邪。

医生提醒,脾胃虚弱者应避免过食生冷,吃水果时可将其蒸熟后食用,以防碍脾生湿,反助痰浊。

情志调畅

中医认为“肝木乘肺金”,秋季易生悲忧情绪,过度情志波动会影响肺气宣降。

可通过散步、打太极等轻缓运动疏泄肝气,也可聆听舒缓音乐、练习深呼吸调节情志。

医生推荐,可每日清晨选择空气清新处,做“吹”字诀运动,有助于宣发肺气、增强肺功能。

“吹”字诀:双手掌心相对,缓慢抬起至胸前,同时深吸气,随后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呼气并默念“吹”字。

固护正气

谨防湿邪:立秋之后,“秋老虎”依然肆虐,需谨防大汗淋漓,以免耗伤肺气。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物,以防湿邪侵袭。

个人防护:外出时,应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在雾霾或沙尘天气中,务必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受外邪刺激。

穴位调理:对于有咳喘病史的人群,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贴敷肺俞、膻中、足三里等穴位,以温通经络、扶助正气;还可以选择艾灸关元、气海穴,以增强机体抗邪能力。

秋燥养护:若出现干咳少痰、咽干鼻燥等秋燥症状,可饮用由麦冬、玉竹、沙参泡制的茶饮,以润燥生津,缓解不适。(脾胃虚寒腹泻者慎服)

秋季养生贵在于“收”,呼吸道疾病患者需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调畅起居、合理饮食、调适情志、加强防护等方式,固护肺之气阴,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发作,安然度过秋季。

通讯员周勇 王鑫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养生   立秋   呼吸道疾病   饮食   今日   咳喘   秋季   起居   背部   川贝   早起   阳气   黄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