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关“AI公务员”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AI公务员’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等问题,引发广泛讨论。

11月6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武汉自主研发的“AI公务员”首次亮相。

“AI公务员”政务智能综窗。
据武汉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郑煜堃介绍,“AI公务员”处理业务量最大的场景,是企业和群众日常的政务咨询。
“简单来说,我们的‘AI公务员’已经掌握了‘听说读写’四项能力。”郑煜堃称,“它能听懂口语化咨询,说清办事流程,读懂政策文件,还能辅助工作人员撰写公文、审核合同。”
郑煜堃以个体工商户开店为例解释,“比如市民要开一个蛋糕店,他不可能用专有名词描述——‘我要去做一个中小企业或者是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这里就涉及到用AI大模型去进行意图的识别和解读,这也是大模型所能带来的一种助力。在群众或企业提出诉求后,AI可以通过其语义,并结其身份信息,做到更为精准的回复。”

“‘AI公务员’做减法,人类公务员做加法”
对于网络热议的“‘AI公务员’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的问题,郑煜堃认为——
AI公务员”是在做“减法”,即实现政务的便利化,“通过减事项、减流程、减材料,原来的政务服务可以变得更高效、更简洁。”
人类公务员是在做“加法”,即实现政务的增值化,“过去行政审批大厅更多做的是政务事项的审批,而在现在的营商环境里,要求政务服务更往前走一步,从过去的政务基础类服务,延伸到企业全流程服务及产业全链条服务。这也是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推行的一项服务,叫做‘企业服务陪跑团’,如政策惠享陪跑团、市场破冰陪跑团,金融助力陪跑团等等。”
郑煜堃表示,AI和人工的结合才是政务服务的最终答案,用AI去做简单的、高效的工作,而让人类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对此,中青评论曾发文称——
技术革新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用机器替代人,而是让人成为更好的人。“AI公务员”替代不了与老百姓面对面的沟通,替代不了将心比心地感受民生冷暖,也替代不了创造性地解决治理难题、回应社会期待。
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