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滥用、原料名不副实、劣质产品挤压良品,水饺行业深陷“劣币驱逐良币”困境。
近日,在餐饮见闻平台策划,青岛涵岛集团为主起草单位的《海鲜饺子》标准研讨会上,涵岛食品创始人毛崇发直指行业标准缺失乱象,呼吁行业共同制定高标准。
面对“劣币”围剿,涵岛选择“向上卷”破局——坚守真材实料、复兴手工技艺、自建净化工厂,并扛起起草《海鲜饺子》行业标准大旗,誓为“中国味道”正名。
涵岛食品创始人毛崇发
水饺的根在中国,标准却在别处
据毛总回忆,2016年,在中国烹饪协会的领导下,他以中国水饺行业代表人身份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参加国际活动,为40余国代表展现中国的水饺技艺。第二年,他又前往法国,为中国水饺在国外建立行业标准做前期铺垫。
涵岛食品创始人毛崇发2017年受邀出国交流访问
在海外,他努力展现中国水饺技艺的博大精深——百饺百味百形,各种花式包法。
但毛总介绍,现场曾有人提出尖锐的问题:哪一个饺子能真正代表中国水饺?中国水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白菜肉水饺?元宝水饺?还是捏12个褶的蒸饺?
这让他意识到,尽管水饺在中国历史非常悠久(上溯元朝马可波罗时代,甚至在新疆出土了1700多年前的饺子壁画),其发展和发起于中国,但行业标准的缺失或过低,是一个核心问题。
更让他感慨的是,当时日韩在水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
毛总还提到一个现实困境:近年来,中国的水饺出口严重受阻,因为含有肉类(包括禽类、部分海鲜)成分的产品无法出口,只能出口纯素馅(连鸡蛋都不行)。
这背后的尴尬在于,中国的水饺标准太低,不被国际市场认可,导致企业只能在“内循环”里内耗。
行业乱象,标准缺失下的“劣币驱逐良币”
正是这些经历,让毛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内水饺行业的乱象。
他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行业标准缺失,或者标准被个别头部企业垄断。
毛总介绍,这个标准掌握在少数头部企业手中。它们的实验室拥有国家标准和化验设备,其制定的标准就成了行业的天花板。
超过这个天花板的产品,基本都会被其利用媒体、渠道、广告、资本优势压制。超过其标准的产品没有利润,超过其价格的产品则无法竞争销量。
毛总以某地区面食加工企业为例,揭示了“重灾区”的现状:配料表上的“鸡肉”可能并非消费者理解的鸡肉;“猪骨泥”、“鸡骨泥”、“猪肉风味”可能只是少量肥膘肉加上大量廉价的填充物(如两毛钱一斤的支撑体积的填充物、大豆蛋白)。
他坦言,这些原料本身“没毛病”,关键是你用的是哪种?这非常缺乏标准。只有企业自己花钱、有技术成本支持,才能用好料。
毛总进一步分析了导致产品质量低下的原因:
市场内卷与效率至上: 机械追求极高效率,要求馅料必须是酱状。如果想做成丸状,必须加凝固剂吸收水分起支撑,但这又牺牲了口感。为了效率,牺牲了品质。
成本压力传导: 当下市场内卷,消费力疲软。餐厅每降一块钱售价,可能需要降低十元钱的采购成本。
这促使餐厅在原料采购上想尽办法压成本,催生了膨化大豆蛋白等替代品企业的高速发展。毛总曾直言不讳地在朋友圈评论:“猪肉涨不涨价跟你(某些厂家)没关系,因为你卖的产品里不含猪肉!”
厨房食品安全隐患: 传统餐饮厨房环境不具备食品工厂的安全标准。毛总举例,提前剁好的馅放冰箱,口感和味道易变差;在院校厨房,剁完的馅放盆里,中午蒸的丸子可能生蛆;婚宴也常有打开饺子里面有蛆的情况。
标签“合法”但名不副实: 国家法律要求公示成分,但标签“合法”不代表名副其实。毛总指出,“猪肉白菜”水饺里猪肉可能排在配料表第五六位,这并不违法,但恰恰说明了标准的缺失。
例如“鲅鱼水饺”,真鲅鱼馅占比多少?用的是鲅鱼还是几块钱一斤的杂鱼泥?杂鱼泥成本远低于真鲅鱼。是否该规定鲅鱼含量不足就不能叫“鲅鱼水饺”?
行业标准缺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老百姓餐桌上吃不到好东西,只能靠价格或品牌知名度模糊判断。
毛总感慨,他曾崇拜的某青岛品牌,规模化做得有价值,但现在馅料变了,饺子形态也失去传统。
涵岛用“手艺”和“标准”破局
面对行业困境,毛总和他的涵岛食品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毛总介绍,他做这件事,首先源于自己作为一个面点师的经历——在酒店厨房追求技能提升,体现自身价值。这种对价值的追求,促使他后来建立了工厂。
涵岛一直坚持追求手工品质,即使在机械使用上也不妥协。毛总甚至参与到食品机械的制造和研发中,根据他的要求发明创造了一些设备(未申请专利),核心是为了解决人工问题。
他强调,解决人工问题一定是基于仿生原理(模仿人手操作的动态原理,考虑面团的松弛延展性),而非简单的仿形原理(只在“型”上模仿,如机器捏的饺子带掌纹模具)。
机械强压易导致断筋或口感差,要改善就需要添加添加剂,这是行业的损失。
涵岛致力于通过技术解决例如冻裂等问题,而非依赖添加剂。
毛总介绍,涵岛公司的经营理念源于艰难创业时期,墙上写着:“用我的小手,温暖我的家人”。这源于他带着蓬头垢面的女儿骑摩托车送货的经历,也源于对客户(餐饮店)的承诺——把客户当家人,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涵岛的产品定价是根据餐厅售价反推,确保双方合理利润。
涵岛的核心客户全是餐饮店,解决的是餐饮店的痛点:人工问题、持续稳定供应问题、产品选项丰富性问题(一个冰箱放多种口味,煮制简单)。
正是第一家采用涵岛产品的企业带来的认可,促成了政府抱团商讨行业标准的契机,并选涵岛作为标杆。毛总表示,他也想在行业里践行孵化这个标准,这符合涵岛的企业价值观、愿景、使命——让价值更高,让“放心”有价值。
在具体产品上,涵岛选择“往上卷”,而非压成本降价:
聚焦海鲜水饺: 毛总爱人作为胶州市海鲜水饺工艺传承人,企业以海鲜水饺为主。他们具备优势,并牵头海鲜水饺标准的起草制定。例如,他们会跑到越南虾仁源头工厂,要求原浆大规格,不要保水加冰,通过厨师手艺让虾仁脆甜,用“科技”不用“狠活”。
制定馅料真实标准: 涵岛追求薄皮大馅,但工厂化冷冻水饺面临煮制难题(皮烂了馅可能不熟)。他们的标准涉及馅饼皮馅比、菜肉馅配比、肉馅中真肉含量、汁水含量等。毛总直言,有些机械化目前做不到,要么改变机械(这也是对行业的贡献),要么涵岛就做不了。
拓展健康品类: 旗下品牌“于四姐”定位更高标准,有机生态药食同源,针对大健康人群;“胖饱饱”专注儿童食养(深海鱼优质蛋白)。他们还利用时令,在集中上市低价时储存包制有机生态的山野菜(如恩施富硒产品、长白山、大兴安岭野菜)饺子,体现健康价值。
坚持天然着色: 很早使用蔬菜汁入皮(如98年做珍珠水饺),用在日常消费场景。坚持用新鲜墨鱼囊、菠菜叶(春季收购速冻)、南瓜、紫薯等天然材料,看到颗粒证明真材实料,避免乱加添加剂导致变色或牺牲健康。
建设高标准工厂: 公司拥有四五百人,两个工厂(淄博工厂具备欧盟标准,胶州工厂今年改造上10万级净化车间)。在青岛自建1200平研创中心,用于原创研发(不仅水饺,更广的面点品类)、技术输出、链接餐饮企业与工厂化生产。旗下品牌包括“涵岛”(流通产品)、“于四姐”(高端健康)、“胖饱饱”(儿童)以及烘焙和冰淇淋品牌。涵岛也获得了如哈斯普(HACCP)、BRC、FDA等国际认证。
毛总强调,涵岛卖的是他的“脸面”,是师兄弟、餐饮同行对他技术的认可。他认为预制是必然趋势,能让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发展。涵岛食品的经营理念和实践,是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坚守食品生产者的责任,希望通过品质、创新和良性竞争,为行业破局提供一条路径。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