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最亲的,除了爸妈就是兄弟姐妹。小时候,那些一起滚过的泥巴地,偷摘邻居家的青果子,还有躲在衣柜里说的悄悄话,全成了刻在骨头里的记忆。
可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大家都成了家。曾经以为会永远黏在一起的兄妹,如今各自有了小窝。这时候才明白,成年后的手足情就像家里那盆多肉 —— 水浇多了根会烂,太阳晒少了叶会蔫,得琢磨着怎么相处才合适。
一、攀比这事儿,最伤感情
还记得隔壁张叔家那兄妹俩吗?老大开了小超市,老二跟着姐夫跑运输,往年过年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自打老大换了辆新车,老二媳妇背地里跟邻居嚼舌根:“指不定赚了啥昧心钱呢,不然哪来这么些积蓄。” 后来老二想借钱扩大运输队,老大担心他冒进,没敢多借,两家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再吃饭时,话里话外都是刺儿,亲情愣是让攀比给冲淡了。
其实兄弟姐妹过得好,是件多让人高兴的事儿啊。看见姐姐穿了新旗袍,真心夸一句 “这颜色衬你”;听说弟弟升了职,笑着喊一声 “请客喝两杯”,这不挺好吗?非得比谁房子大、谁孩子成绩好,比来比去,亲情没了,人心凉了。过日子是自己的,别人过得风光不碍着咱吃饭,别人有难处咱搭把手,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热乎劲儿。
二、钱财上清楚,感情才稳当
老李家兄妹仨合伙开饭店的事儿,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叹气。刚开始兄妹几个干劲十足,姐姐管账,哥哥掌勺,妹妹跑堂,生意红火得很。可到了分红的时候,矛盾就来了:哥哥觉得自己凌晨四点就起来备菜,最辛苦;姐姐说自己管账担着风险,该多拿;妹妹觉得自己跑前跑后,脚不沾地,也该多分。吵来吵去,饭店关了门,兄妹三年没说过话。
钱这东西,最能看出人心。借钱时信誓旦旦 “下个月准还”,结果拖了三年;合伙时拍胸脯 “都是亲兄妹,不计较”,真到分钱时又觉得自己吃了亏。不是说亲人之间不能谈钱,而是得有个规矩:该算清的账别含糊,借了钱按时还,合伙生意立个字据。这不是见外,是对感情的尊重。老辈人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 账算清楚了,心才能齐。
三、成了家,得给彼此留空间
我表姐就是个例子。她结婚后,总爱操心弟弟的家事。侄子刚出生,她三天两头往弟弟家跑,嫌弟媳不会带孩子,一会儿说 “奶粉得买进口的”,一会儿又教人家怎么哄睡。弟媳表面笑笑,心里却有了疙瘩。后来弟弟两口子吵架,表姐非得当 “法官”,把弟媳说得抹着眼泪回了娘家,弟弟也跟表姐翻了脸。
成了家之后,谁不是有自己的小日子?嫂子爱买打折衣服,弟媳喜欢穿名牌,这是人家的习惯;哥哥爱把钱存银行,弟弟喜欢投资,这是人家的打算。作为兄弟姐妹,看见他们日子过得顺当就挺好。家里有矛盾,别忙着评理,多当当 “和事佬”;看见晚辈教育孩子,别忙着指点,想想自己当年带娃的不容易。就像冬天的刺猬,离得太远冷,靠得太近扎,保持点分寸,才能让人觉得暖乎乎的。
四、将心比心,才是手足情
楼下王奶奶有三个闺女,老大嫁得远,老二老三留在身边。老大每次回来,老二老三从不计较她带的礼物多少,总是抢着做饭、陪妈妈聊天。王奶奶生病住院,三个闺女轮流守在床前,没一个人喊累。有人问她们咋处得这么好,老二说:“小时候姐姐总把新衣服让给我们,现在她回来一趟不容易,我们多做点不是应该的吗?”
真正的手足情,是记着对方的好,体谅对方的难。你工作忙,没时间回家,我就多去看看爸妈;你手头紧,我能帮就帮一把,不图回报;你心里有烦恼,我耐心听你说说,不随便下判断。别把亲情当筹码,别拿血缘要挟人,有事好好商量,没事各过各的日子。就像小时候分糖果,你多拿一颗我不闹,我少吃一口你不计较,这份互相惦记的心意,比啥都珍贵。
时光过得真快,当年的小娃娃都成了孩子的爸妈,可血脉里的牵挂永远断不了。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啃着瓜子聊起小时候偷摘果子被追着跑的傻事,说说各自工作上的新鲜事儿,不用刻意讨好,也不用假装坚强。因为我们都知道,不管外面的世界多复杂,身后总有兄弟姐妹的目光,温暖又坚定。这大概就是手足情最动人的地方: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却又永远是对方最坚实的依靠。
更新时间:2025-07-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