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冷峻落笔:“治乱之世,明于去就者寡。”
历史这部厚重教科书,翻过无数血泪写就的站队悲剧。
人到中年,职场如战场,选边站队更是步步惊心。
那些看似捷径的选择,往往暗藏深渊。
翻开《资治通鉴》,四种致命的站队错误,至今仍在重演。
引以为戒,方能行稳致远。
李斯,大秦帝国的总设计师,位极人臣。
沙丘之谋,赵高野心毕露,欲矫诏立胡亥。
面对这惊天阴谋,李斯并非没有犹豫。
赵高只需冷冷一句:“丞相,您自比蒙恬如何?长公子即位,相位还稳吗?”
这一问,精准刺中了李斯对权位的无限眷恋。
他妥协了,说服自己这是“稳定大局”。
殊不知,亲手签下的矫诏,成了勒死大秦帝国的绞索,也成了他自己的催命符。
胡亥登基,赵高专权。
李斯从权力的巅峰急速坠落,最终腰斩于咸阳闹市,三族尽灭。
《资治通鉴》记下了他临刑前与儿子的哀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那一刻,他才恍悟自己不过是赵高棋盘上一枚用后即弃的卒子。
职场中,面对强势人物抛来的橄榄枝,多少人如李斯般心存侥幸?
以为攀附大树好乘凉,却忘了大树倾倒时,最先压死的正是树下的猢狲。
中年人的阅历,不该用于计算依附谁获利最大,而该用来辨别:那伸来的手,是援手,还是推你入火坑的黑手?
盲从权威,失去的不仅是立场,更是立身的根本。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猛将吕布以骁勇闻名。
他先追随丁原,拜为义父。
董卓入京,以赤兔马、高官厚禄相诱。
吕布利刃挥向丁原,提着义父头颅投奔董卓,再拜新父。
司徒王允设下连环计,吕布又因美人貂蝉与权力欲望,亲手刺死董卓。
此后,他如无根浮萍,短暂依附过袁术、袁绍、张杨,又屡屡背弃。
曹操曾短暂收留,他却趁曹东征,袭夺兖州。
最终在下邳被曹操生擒。
吕布被捆至曹操面前,仍试图求生:“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曹操心动,刘备一句“明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如冷水浇头。
吕布终被缢杀,白门楼成了反复者的终点碑。
《资治通鉴》借曹操之口点出其致命伤:“狼子野心,诚难久养。”
职场中,总有人想当“聪明人”,风吹两边倒,试图在各方势力间渔利。
今日向甲表忠心,明日向乙递投名状。
殊不知,摇摆的本质是诚信破产。
当所有人看清你“有奶便是娘”的本性,任何阵营都不会真正接纳。
中年人的“灵活”,一旦沦为毫无底线的投机,便成了职业生涯的绝症。
首鼠两端者,终成孤家寡人,无人敢信,无人愿用。
东晋权臣桓温北伐失利,为挽回威望,行废立之事,立司马昱为简文帝。
简文帝在位仅八月即忧惧而崩,遗诏竟欲禅位桓温。
侍中王坦之冒死撕毁诏书,力主立太子司马曜(孝武帝)。
桓温寄望的“禅让”梦碎,怒而带兵入朝,欲以武力震慑,甚至“诛王谢,移晋鼎”。
建康城内,人心惶惶。
谢安,这位后来淝水之战的统帅,此时挺身而出。
他率百官亲赴新亭“迎接”桓温。
刀斧手隐于帐后,杀气森然。
百官面如土色,谢安却从容登阶,朗声道:“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
桓温为其气度所慑,尴尬撤去伏兵。
一场流血政变,消弭于谢安的谈笑间。
桓温最终未能如愿,郁郁而终。
《资治通鉴》评桓温:“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其野心与失算,跃然纸上。
职场站队,常伴斗争。
有人自恃资历、背景或一时得势,便轻视对手,贸然发动“清洗”。
如同桓温,以为大军压境便能令王谢俯首。
却不知对手的智慧、人脉、韧性,远超预估。
中年人的冲动,往往源于对自身实力的误判和对对手的轻视。
低估那个看似沉默的同僚,忽略那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都可能招致毁灭性反击。
轻启战端,可能不是登上巅峰,而是坠入深渊的起点。
唐宪宗时,“牛李党争”祸乱朝纲数十年。
牛党领袖牛僧孺,进士出身,以敢言进谏闻名。
元和三年对策,他直言抨击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李党领袖之父),却也赢得耿直名声。
此后,他成为反李吉甫势力的核心。
穆宗即位,牛僧孺因“清名”拜相。
吐蕃遣使求和,维州守将悉怛谋举城来降。
这本是削弱吐蕃、巩固边防的良机。
时任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李党领袖)力主受降。
牛僧孺却出于打击政敌、维系与吐蕃“和平”以彰显自己执政“功绩”的私心,力主拒降。
他说:“吐蕃之境,四面各万里,失一维州,未能损其势。比来修好,约罢戍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不宜失信于戎狄。”
宪宗竟听从,下诏将维州及悉怛谋等降人全部送还吐蕃。
吐蕃将悉怛谋及其部众尽数虐杀于边境,“以怖诸羌”,惨绝人寰。
《资治通鉴》痛斥:“僧孺一言丧邦!”
牛僧孺为维护个人相位和党派私利,不惜牺牲国家重大利益与忠义将士的生命。
他将国家平台赋予的权力,完全当作了党争的工具和个人名利的筹码。
职场中,多少中年人迷失于此?
一朝得势,便急于利用职位之便,为小团体或个人牟取短期利益。
打压异己,排斥贤能,罔顾大局。
错把平台的力量当作自身能力,错把职位赋予的权限当作私有资本。
殊不知,当平台崩塌或价值榨干,便是树倒猢狲散之时。
贪图近利,饮鸩止渴,终会自毁长城。
职场浮沉,站队选择往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资治通鉴》的墨迹未干,历史的警钟长鸣。
人到中年,肩上担子更重,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莫学李斯贪权附逆,莫效吕布朝秦暮楚。
勿重桓温轻敌之覆辙,当戒牛僧孺营私之祸心。
真正的智慧,在于看清大势,守住本心。
不依附,不盲从,不摇摆,不短视。
与其费心钻营站队,不如深耕自身价值。
任他风高浪急,我自岿然不动。
此心光明澄澈,脚下便是通途。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