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处暑“温差+秋燥” 做好养护安稳过秋天

  晚报记者 李玉 苏瑞馨 通讯员 师敏
  处暑节气临近,暑热余威未散,秋凉已悄然而至,昼夜温差渐大,正是从夏入秋的关键过渡期。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医专家、副主任医师沈宝美提醒,此时养生需兼顾防秋燥、护脾胃,从饮食、起居到身心调节做好准备,才能为安稳度过整个秋天打下基础。



  
饮食调护:为秋日润燥打底
  “处暑养生,饮食要抓住‘润燥养胃’的核心。”沈宝美强调,这是应对秋燥、呵护脾胃的关键,也是顺利度过秋天的基础。她推荐多吃梨、南瓜、芝麻这“三宝”,以及百合、银耳、莲藕这“三白”,“它们都是滋阴润燥、健脾养肺的好食材,能帮身体抵御秋日干燥的侵扰。”
  沈宝美强调,饮食需遵循“少辛多酸”原则:“减少葱姜辣椒等辛辣食物摄入,适当吃些山楂、葡萄等酸味食材,能帮助收敛肺气、促进消化。”同时她特别提醒,即便中午气温较高,也不宜贪凉喝冰饮,建议换成温热的蜂蜜水,既能润燥又能保护脾胃。
  起居与运动:适配秋日节奏
  处暑后“秋乏”渐显,沈宝美认为,调整好起居,才能以良好状态应对秋日的倦怠感。她说:“秋乏是身体对自然规律的反应,应对的关键是早睡早起。早上6点后起床,晚上10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阴液;中午可小憩20分钟,为身体‘充充电’。”同时,起居环境也需随季节调整,白天开窗通风,散去闷热。夜间则要关窗避凉,防止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天气转凉后,运动虽能增强体质,但处暑运动需“温和”,避免过度消耗影响秋日状态。沈宝美推荐遵循“三三制”:“每天散步30分钟,每周运动3次,以微微出汗为宜,八段锦、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她特别提醒,运动后护理不可忽视,运动后要及时擦汗,添加薄外套抵御风寒,避免刚舒展的身体被凉气侵袭。
 
重点防护与情绪调节:筑牢秋日健康线
  沈宝美提醒,要想安稳度过秋天,有三个部位要重点保护。“秋季干燥,呼吸道易受燥气影响,可用雪梨川贝炖汤润肺,过敏人群早上尽量少出门。肠胃怕凉,要忌生冷、注意腹部保暖,腹泻时喝杯姜枣茶或艾灸肚脐(神阙穴)能缓解。关节尤其怕温差,老年人别忘了给膝盖加层保护,比如戴上护膝。”
  秋季万物渐凋零,人易生低落情绪,也就是所谓的“悲秋”。沈宝美建议:“多到户外晒晒太阳、散散步,阳光能让人心情舒展。别总独处,和家人朋友多交流,用积极的心态对抗季节带来的情绪波动。”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她补充道:“可以试试黄芪粥,补气增强免疫力,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为秋冬的健康加道‘防护盾’。”
  处暑养生,需把握好过渡期的养护要点,让身体逐步适应秋日节奏,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少受燥气、温差的困扰,从容安稳地度过这个秋天。(来源:鲁北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养生   处暑   温差   安稳   秋天   秋日   起居   身体   脾胃   饮食   过渡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