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基本上都掌握在财阀家族当中。
日本的三菱与韩国的三星,每年都会为日韩带来不小的收益。
尤其是韩国的三星集团,那更是在韩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这样引发了外界的好奇,中日韩三国当中有两个国家都有财团,中国有没有?
与日本和韩国财团相比,中国财团有何不同?
三星的故事,得从1938年说起。
创始人李秉喆用30000韩元在大邱创立了“三星商会”,最开始就是个卖干鱼、蔬菜,往满洲里和北京出口韩国农产品的小店。
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商会日后会成长为震撼世界的商业帝国呢?
如今的三星,在韩国那地位,简直“一手遮天”,说韩国是“三星共和国”一点都不夸张。
韩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和三星脱不了干系。
很多人在三星旗下医院诞生,成长过程中,用着三星的电子产品,家里的电器可能都是三星牌的,甚至到了生命尽头,墓地都可能和三星有关。
在韩国,三星的业务涵盖电子、金融、保险、医疗、建筑、娱乐等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领域。
它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电视、存储器、液晶面板等近20种产品全球第一。
还是韩国第一大军火商、全球三大造船厂之一,迪拜塔、台北101、吉隆坡双子塔都是三星建造的。
三星的营收占韩国GDP的20%,韩国人常说,一生有三件事无法避免:死亡、税收和三星。
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政府想管,难度可想而知,三星在韩国经济体系里扎根太深,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很多时候也是投鼠忌器。
但三星的发展,也伴随着数不清的丑闻。
逃税、行贿,几乎成了三星摆脱不掉的标签。
李健熙时期,三星前法务长金勇澈反水,写了本《三星内幕》,爆料李健熙常让高层拿现金贿赂利益相关者,上到总统下到记者,都在贿赂名单里。
2009年,李健熙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可新总统找了个三星帮韩国申办2018年冬奥会的理由,特赦了他。
到了李在镕这一代,他为了巩固自己在三星集团的继承权,向“亲信干政”案核心嫌疑人崔顺实行贿430亿韩元,换取朴槿惠政府支持三星旗下企业合并。
2017年,李在镕因行贿等罪名被捕,可即便如此,韩国社会各界还是有不少声音要求赦免他,理由是新冠疫苗供应不足、半导体市场竞争激烈,得靠三星。
文在寅当初竞选承诺要破除财阀特权,清算三星李家,可面对三星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也举步维艰。
三星有专门的贿赂基金,每年拿出巨额资金打点政府官员,官员们为了自身利益,自然对三星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完了韩国的三星,咱们再把目光转向日本,看看那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三菱财团,它的故事可比三星还要曲折。
三菱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早年的日子过得相当落魄。
他出身武士家庭,可家道中落,一度只能靠打零工糊口,甚至还当过流浪汉,但这人脑子活,又能抓住机会。
1870年,日本明治政府搞改革,岩崎弥太郎瞅准航运业的商机,用政府给的几艘旧船,办起了三菱的前身——三菱商会。
当时日本正处动荡,军方急需运输物资,岩崎弥太郎主动找上军方,接下了运送军火的活儿。
这单生意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三菱的航运业务也跟着迅速扩张。
到了后来,三菱和军方的关系越走越近,日俄战争、甲午战争期间,三菱的船只成了军方运输兵力和物资的主力,靠着战争订单,三菱的实力飞速增长。
更让人熟知的是,二战时赫赫有名的零式战斗机,就是三菱重工的“杰作”。这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时为日本军方服务的主要财阀之一,三菱被美国盯上了。
美国为了削弱日本的经济实力,下令拆解三菱,把它旗下的众多企业分割开来。
一时间,这个庞大的财团似乎要就此消失,可谁也没想到,三菱的根基实在太深。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那些被分割出去的企业又开始暗中联手,慢慢重新聚拢。
他们借着汽车产业的兴起,推出了三菱汽车,凭借可靠的性能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芯片领域,三菱也不甘落后,研发出了不少先进的半导体产品,就这样,三菱又悄无声息地卷土重来了。
如今的三菱,早已渗透到日本经济的方方面面。
它掌控着日本60%的核心产业,从汽车、电子到造船、航天,几乎都有三菱的影子,说它影响力大到连首相都要看脸色,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这些年三菱也没少出事,造假丑闻频发,汽车油耗数据造假、零部件质量问题等新闻时有曝出。
可即便如此,三菱依旧稳坐钓鱼台。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它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太重要,牵扯太多就业和产业,动它就像动了日本经济的一根大动脉。
另一方面,三菱在长期发展中建立起的庞大关系网,也让它能在危机中找到转圜的余地。
前面说了韩国三星、日本三菱,现在该揭晓中国的第一财团了。
它不是近几年才冒头的新贵,而是从晚清一路走来的“老江湖”——招商局。
1872年,李鸿章在洋务运动的浪潮中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这就是招商局的前身。
当时清廷积弱,航运业几乎被外国公司垄断,李鸿章办这家企业,就是想夺回属于中国的航运权。
时间来到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局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破冰者”。
1979年,它拿到了一块没人敢碰的荒地——深圳蛇口。
当时这里全是滩涂和荒山,招商局带着队伍炸山填海,硬是造出了一片工业区。
更关键的是,他们在这里搞了一堆“首创”:
中国第一栋商品房就在这儿诞生,让普通人有了买房子的概念;第一次搞工程招标,打破了过去的计划模式;甚至还首开劳动合同制,干得不好就可能被辞退。
这些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在当时都是石破天惊的尝试。
正是这些“特区试验”,像一根杠杆,慢慢撬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活力。
如今的招商局,实力早已今非昔比,总资产达到14.7万亿。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比韩国三星加日本三菱的总和还多。
它的业务版图早就跳出了航运圈,银行、证券、保险、基建、物流,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招商银行就是它旗下的,全国多少人的工资卡、信用卡都和这家银行有关。
在全球基建领域,招商局更是出手不凡,海外的港口、码头,不少都由它运营管理。
不过招商局与三星和三菱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三星靠财阀模式,三菱带战争印记,而招商局从诞生那天起就和国家命运绑在一起。
它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兴衰史,更是中国从积弱到强大的生动注脚...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