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始祖鸟撒谎了!央视现场打脸,满地狼藉,污染物根本没清理

别管你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家,还是能把户外装备卖成“轻奢”的品牌,有两条线绝对碰不得:一是不能破坏环境,二是不能违反法律。

毕竟艺术再动人、商业再赚钱,都得在规矩里玩。

你要是为了搞个“大场面”,就把好好的自然生态霍霍了,那不是艺术,是自私;要是为了博眼球就把法律抛在脑后,那更不是创新,是违法。

这两条底线,谁破了都得栽跟头——蔡国强和始祖鸟,显然没把这话听进去。

一场“翻车”的烟花秀

事情得从这场表演的背景说起。

蔡国强是出了名的“烟花艺术家”,始祖鸟则一直贴着“自然守护者”的标签,两人联手,选在喜马拉雅这么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放烟花,本想赚足关注,还特意强调“用的是环保科技,烟花粉末能生物降解”。

听着多美好啊,艺术照亮雪山,还不伤害自然,谁看了不夸一句“高级”?

可现实狠狠打了脸。

央视记者跟着调查组去现场一看,哪有什么“干净的山谷”?

草甸上全是脚印,踩得光秃秃的;山坡被挖得坑坑洼洼,全是固定烟花时留下的拳头大的坑;地上散落的垃圾更是扎眼。

紫铜片、电线头、塑料桶,还有没烧干净的火药渣,这些全是妥妥的工业废料,别说“生物降解”了,扔在那儿几十年都未必能分解。

更吓人的是,这些废料里还藏着铜、钡等重金属。

喜马拉雅的雨雪说来就来,这些重金属一旦被冲刷,就会渗进底下的冻土层,而离现场不到30米的地方,就是当地的水源地,这不是明摆着要污染水源吗?

本以为“环保艺术”能给雪山添彩,结果反倒留下一屁股烂摊子,可这还不是最让人糟心的,接下来始祖鸟的“人设崩塌”,才更让消费者寒心。

始祖鸟的“环保人设”塌了

说起始祖鸟,不少人买它家装备,就是冲着重“环保”的口碑。

品牌平时营销,不是拍雪山草原的宣传片,就是强调“可持续材料”,把自己打造成“和自然共生”的形象,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为这份“环保”多花钱。

可这次呢?

它主动找上蔡国强,在生态极度脆弱的喜马拉雅搞烟花秀,这不就是给环境破坏“背书”吗?

之前吹的“守护自然”,在4500米的高原上,变成了挖草甸、留垃圾;之前说的“可持续”,变成了让工业废料威胁水源。

消费者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所谓的“环保”,不过是品牌精心设计的营销套路,根本没落到实处。

好好的“环保人设”说塌就塌,始祖鸟不仅丢了口碑,还把自己推到了信任危机的风口浪尖。

但比品牌翻车更让人膈应的,是这场表演选址背后的“小心思”。

选址藏猫腻

这场烟花秀的选址,从头到尾都透着“投机”。

主办方一开始没盯上喜马拉雅,先找的是日本富士山,结果人家日本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直白:“富士山环境太敏感,风险太高,不能搞这种破坏。”

被富士山拒了之后,他们又把目标转向法国圣维克多山,结果还是一样:法国也不同意,毕竟谁都知道,敏感生态区经不起折腾。

两次被拒,主办方不仅没反思“这事儿本身就有问题”,反而转头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喜马拉雅高原。

合着别人国家不让搞的“破坏活动”,就来咱们的高原上“施展艺术”?

这哪是尊重自然,分明是欺负喜马拉雅生态脆弱、好“下手”!

选了这么个“软柿子”捏,这场表演从根上就没了“尊重”,而它造成的伤害,远不止眼前的垃圾那么简单。

生态伤了,法律也踩了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一场烟花秀吗?清理干净不就完了?可喜马拉雅的生态,哪有这么“耐造”?

首先,草甸上的坑和脚印,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恢复的。

为了固定烟花,挖的那些坑直接破坏了草毡层,这层东西是高原草甸的“保护层”,没了它,草皮就像没了根,再加上施工人员反复踩踏,大片草皮直接枯死。

而喜马拉雅的生态恢复速度慢到惊人,一旦破坏,可能几十年都长不回原来的样子,所谓的“彻底清理”,不过是自欺欺人。

其次,深层伤害更难补。草皮没了,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里的碳会提前释放,打乱当地的碳循环。

烟花的爆炸声和残留物,还会把藏狐、雪豹这些高原珍稀动物逼走,这些动物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一旦栖息地被干扰,可能再也不会回来,整个生态平衡都会被打乱。

更严重的是,这事儿还涉嫌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明明白白写着,禁止在草原上开展破坏性活动;2023年刚实施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更是把高原草甸、生态敏感区划为重点保护对象。

在这些地方放烟花、挖坑、踩死草皮,就是妥妥的违法行为!

现在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这么重,别拿“艺术创作”当挡箭牌,违法就是违法,没人能例外。可出了这么大的事,该站出来负责的人,却集体“隐身”了。

村民却冒风险清理垃圾

事件曝光后,大家都等着蔡国强团队和始祖鸟给个说法,哪怕是一句道歉、一个整改方案也好。

可结果呢?两边都装聋作哑,没人站出来承担责任,仿佛这场破坏跟他们没关系。

反倒是当地的村民,看不下去这片被糟践的土地,自发组织起来清理垃圾。

喜马拉雅海拔高、氧气少,天气还多变,村民们扛着工具,有的还用无人机帮忙,把散落在草甸上的紫铜片、塑料桶一个个捡起来,装成袋子往下运。

辛苦不说,还得冒着高原反应的风险,可他们没抱怨一句,只想着把家乡的土地弄干净。

一边是赚足名声的艺术家和品牌,出事就躲;一边是普通的村民,默默扛起责任。

这对比,实在让人寒心。而这场“环保艺术”翻车的背后,藏着的教训,值得所有人记牢。

结语

这场烟花秀,烧的是经费,毁的是生态,戳破的是“虚假环保”的面具。

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商业活动,都不能把“破坏自然”当代价,口号喊得再响,不如实实在在守好底线。

现在,我们期待生态环境部能介入调查,依法追责,让犯错的人付出代价,也给脆弱的高原一个交代。

毕竟,喜马拉雅不是“艺术秀场”,更不是“垃圾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负责任的品牌,该做自然的伙伴,而不是破坏者。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时尚   始祖鸟   污染物   央视   现场   蔡国强   喜马拉雅   烟花   草甸   高原   生态   富士山   艺术   自然   草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