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的影石创新,有哪些值得你了解的?

一、商业模式:产品、客户、竞争对手、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

影石创新产品多元,涵盖消费级与专业级。消费级有全景相机(如ONEX系列,可360°拍摄,后期自由选视角)、运动相机(Ace系列适用于专业场景)、拇指相机(GO系列小巧便携,适合日常vlog)等;专业级如Pro、TITAN系列专业VR全景相机,用于VR内容制作等。

其主要客户包括京东、Inspiredmotiontech、BestBuy等,产品销售至全球9000多家零售门店,与AppleStore零售店等知名渠道合作。

产品功能用途广泛,能满足运动、生活记录、VR体验、视频会议等场景需求。如全景相机实现全方位记录,专业VR相机提供沉浸式体验。

主要竞争对手有运动相机老牌GoPro,还有在无人机及影像领域实力强劲的大疆。二者在不同产品类型上与影石创新形成竞争态势。

2024年影石创新收入规模55.74亿元,净利润9.95亿元,股东回报率37.07%。

二、公司发展史?有哪些成功经验?走过哪些弯路?

影石创新2015年成立,推出首款可直连手机的全景相机Nano;2016年遭遇资金链危机,获IDG等投资后启动出海战略;2018年成为首个入驻全球苹果商店的全景相机品牌;2020年入选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产品助力NASA火星探测器登陆直播;2021年斩获iF设计奖,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VR全景相机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2024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达67.2%,连续六年居首;2025年登陆科创板,成“智能影像第一股”。

其成功源于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如推出适配特殊群体的产品;持续技术创新,高研发投入积累900项专利;出海规避低价竞争,以差异化策略布局全球;同时依托活力团队与资本支持。

发展中亦有波折:2015年首款产品因设计缺陷召回;2020年IPO因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受阻,历时四年才获批。教训在于:需强化产品质量管控,关键阶段严守合规底线,重视信息披露,杜绝侥幸心理。

三、所处行业?驱动、限制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行业未来发展有哪些机会、威胁?

影石创新属于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核心业务为全景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销售,凭借全景拼接、AI影像处理等技术构建行业壁垒。

行业发展受内容创作需求爆发、技术创新迭代、政策资本支持、全球化扩张及消费升级驱动;同时面临技术供应链风险、政策贸易壁垒、用户认知局限及环保压力的限制。

未来机会在于技术创新与场景分化、全球化及新兴市场拓展、政策资本赋能、消费升级与细分需求;风险则包括竞争与需求饱和、技术供应链问题。

四、从技术和市场能力、企业带头人2方面来看,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因素是哪些?

(一)技术和市场能力

影石创新技术优势显著,拥有全景拼接、AI影像处理、FlowState防抖等核心技术,专利超900项;但核心硬件依赖外部供应,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软件生态开放性弱。

产品卖点突出,性能强(8K全景、徕卡联名画质)、功能创新(先拍后取景、AI交互)、种类全(覆盖专业到大众场景),设计模块化且耐用,服务保障完善;不足在于低光成像、极端环境稳定性有差距,续航虚标,软件功能单一,配件兼容性待提升。

市场地位领先,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超60%(2024年消费级达81.7%),运动相机跻身全球前三,境外收入占比超75%,品牌获国际认可,与GoPro、大疆形成竞争格局。

(二)企业带头人

影石创新企业带头人是刘靖康,作为创始人兼CEO,他自2015年创立公司以来,带领团队将全景相机技术推向全球,连续六年稳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第一,并推动公司成为科创板“智能影像第一股”。

刘靖康1991年生于广东梅州商人家庭,父母分别经营工厂和任职银行,自幼痴迷计算机。2010年考入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因“标准脸”“破译手机号”等技术创新闻名,获李开复等关注。2013年起连续创业,2015年创立影石,主导研发全景拼接、FlowState防抖等核心技术,推动境外收入占比超75%,产品覆盖60多国。个人获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精英等荣誉,是90后科技创业者标杆。

五、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风险事项?

供应商依赖风险:影石创新镜头模组主要由江西联创电子和广东弘景光电供应,2018-2021年上半年两家合计采购占比超80%,2022年起弘景光电为主要供应商,2024年上半年影石创新为其贡献近半营收。可能面临供应稳定性、成本控制、技术更新、合作关系变动等风险。

资产减值风险:存在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值情况,应收账款各期末账面价值逐年上升,占营收比例较低但有坏账风险;存货账面价值逐年增长,周转率下滑且低于同行,2024年余额达12.4亿元,有积压减值风险。可能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资金周转压力、市场信心受挫等风险。

重大诉讼风险:与美国GoPro存在专利侵权诉讼,2024年3月GoPro申请337调查,指控侵犯6项知识产权,ITC同年5月启动调查;2025年7月初裁认定5项指控不成立或无效,1项外观专利争议因产品迭代无实际意义,影石创新也在中国起诉GoPro索赔1.504亿元。若败诉可能面临市场销售、经济赔偿、声誉受损、供应链等风险。

其他负面舆论新闻:涉及IPO信披质疑(未及时披露间接股东证监会背景、招股书数据不一致)、创始人套现争议(IPO前套现2300万元且未披露估值依据)、董事会治理问题(曾陷僵局、外部董事占比高、股权激励失衡等)。可能导致市场信任度降低、监管关注度提高、人才稳定性受影响等风险。


声明:

本文分析研究所涉基础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为未来变化作任何背书承诺,若这些信息未来发生任何变化,均与本文无关。另外,本文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任何建议。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及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数码   全景   相机   风险   产品   全球   技术   技术创新   影像   需求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