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吃葡萄、梨不如这个水果!一颗黑溜溜,补津液第一,轻松应对秋老虎

入秋后,天气看似凉快了,但秋老虎却紧跟着扑面而来。

白天依旧闷热,早晚微凉,人体在这种冷热交替的环境里最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心烦上火的情况。

很多人会想着多吃点葡萄、雪梨来润燥,可其实在这个时节,有一种不起眼的小黑果,才是养生的好帮手,它就是乌梅。

乌梅外表黑溜溜,酸酸的滋味让人第一口常常皱眉,但细品之下,却能生津止渴,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中医里更是常说:“酸收能敛,酸味入肝。”入秋后恰好用上一点酸味的食材,既能收敛津液,又能润燥护阴,乌梅正好切中了要点。

乌梅的养生价值


乌梅中含有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以及少量氨基酸,这些物质共同作用,有助于促进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

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燥。这种燥,不光体现在皮肤干痒,更多时候表现在嗓子干、口唇裂,甚至便秘。

乌梅酸中带甘,能帮助我们生津液,就好像干涸的土地上突然落了一场小雨,让身体慢慢恢复润泽。

而且,乌梅的酸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收敛”,避免人体在秋季因为津液不足而消耗过快。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古代养生家提到秋天要“收而不散”,乌梅刚好与这个原则契合。

入秋吃乌梅的巧搭配


光吃乌梅,可能酸得人打颤。

其实,古人早就摸索出了很多搭配方法,让乌梅既能养生,又能入口舒适。

①乌梅冰糖炖雪梨

雪梨本就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的作用。

秋天梨子大量上市,但单吃有时候偏凉。搭配几颗乌梅和冰糖炖煮,不仅能中和寒凉,还能把酸甜的口感调和得更柔和。

对经常嗓子干痒、讲话多的人来说,这是一碗温润的滋养汤水。

②乌梅陈皮饮

陈皮理气健脾,乌梅生津敛阴,两者搭配既能调理脾胃,又能缓解秋燥。

如果吃多了油腻食物,喝上一杯乌梅陈皮水,酸香开胃,还能减轻积食的负担。

③乌梅泡茶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乌梅洗净后直接用温水冲泡。有人喜欢再加几片甘草,能减缓酸味,入口更柔和。

午后喝上一杯,既解渴,又能让嘴里不再干巴巴。

谁适合吃乌梅?谁要少吃?


乌梅虽好,却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适合的人群

不适合的人群

写在最后


今年秋天,不妨在家里备点乌梅,学会几种搭配,或是炖雪梨,或是泡茶饮,既能应对秋老虎,也能让生活多一点酸甜滋味。

但需要强调的是,乌梅是食材,不是药物。

它能在秋季起到一定的润燥生津作用,但如果出现长期咳嗽、严重咽痛、持续消化不良等症状,单靠吃乌梅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盲目自查自治。

注:文中图片来源摄图网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青岛广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养生   秋老虎   津液   秋后   葡萄   水果   轻松   乌梅   酸味   生津   雪梨   陈皮   口干舌燥   不适   咽喉   秋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