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 重庆高校开展小学生科普活动

9月20日,重庆大学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探科技星火,触未来建造”小学生科普活动。来自重庆市13所小学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科普教育基地(建筑城规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主办,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活动依托重庆大学前沿科研平台与成果,围绕“防灾减灾”和“文物保护”两大主题,通过“科普报告+科学实验+场馆参观+亲子互动”的多元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

作为亮点环节,“微力筑遗”小学生实验探究课堂由重庆大学“文物会说话-绿能筑梦文物守护先锋队”指导开展。学生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利用3D打印的大足石刻佛手模型,亲手操作微生物矿化模拟修复实验。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该课程基于重庆大学刘汉龙院士团队“微生物矿化技术赋能文物修复”的研究成果,将尖端微生物技术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生动展示微生物如何“吃掉”文物表面有害物质、生成无机矿物生物胶,实现修复保护。

据了解,刘汉龙院士团队研发的“微生物岩土加固技术”通过特定微生物合成生物矿化材料,应用于建筑加固、土壤固化及环境治理领域,具有环保、可持续等特点。该技术已成功用于大足石刻、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重要文物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太有趣了!原来文物是这样修复的!”鹅岭小学五年级学生杨皓予在实验后兴奋地表示。现场,学生们拿着大学生们准备好的实验设备和原材料,观察微生物如何产生无机矿物生物胶,在实践中感受到土木科技在文物修复中的神奇应用。

在振动台实验室的抗震实验“大冒险”环节,实验中心研究人员邓飞向小朋友们讲解了大型振动台的工作原理。通过近距离观察抗震实验,小朋友们直观了解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在“高性能结构体系”研究领域的技术成果。活动还特邀重庆利民防火宣传培训中心教官胡云波等人,为家长和小朋友开展建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灭火实训演练,将安全意识融入城市建设探索中。

活动结束后,多位家长表示,此次科普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激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样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值得经常举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科普活动   小学生   魅力   重庆高校   微生物   文物   重庆大学   受访者   大足   土木   现场   建筑   技术   云冈石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