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汕头又“火出圈”了!羊城晚报记者从汕头文广旅体局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汕头接待游客450.2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7.18%。
可“火”的背后也带了不少烦恼:“哪里能吃正宗又不贵的蚝烙?”“小公园英歌舞几点开始?”拖着行李箱的旅人、举着手机查攻略的年轻人、带娃出行的家庭,几乎都被“去哪玩、怕踩雷”的问题绊住了脚,一份精准的假期攻略成了大家最迫切的需求。
关键时候,汕头的“家己人”站了出来。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里,多位文旅推荐官主动上阵,用“潮式服务”送上实在攻略,加上“潮味”十足的文化体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城市服务、诚信经营的商家等,汕头用家己人的真诚、潮汕文化的独特、细致的文明服务为游客解答“出行难题”,让“玩得好、记得住”成为出游主旋律,也让汕头贴上文明旅游这张鲜明标签。
“家己人”当向导:让名人网红带路“走透透”
“这张高铁推广券的活动持续到2026年,有二十多家合作商家,能享受餐饮购物满减、部分景点免门票、兑换精美礼品等福利,在高铁站就能领福利哦!”在汕头澄海的樟林古港,澄海电视台记者陈沁婷刚结束双节游古港活动的主持工作,就热情地向参加活动游客分享领福利攻略。
陈沁婷向镜头介绍家乡文旅
不同于传统的志愿者模式,今年,汕头把本土名人、网红玩家推到了服务前线,让“家己人”带着游客“走透透”。
陈沁婷正是文旅推荐官之一,她深入活动现场,用镜头呈现活动亮点,既方便游客掌握动态,也让返乡游子及时了解家乡的新变化、新发展;另一边,身穿明朝汉服的文旅推荐官马尚好,在商场内变身NPC,向游客派发“银票”“铜币”等道具,让市民游客可凭此兑换糖画、免费体验英歌脸谱绘制;而在金平区,吴晓嘉则穿梭在品牌商家、酒店民宿及文旅公交站点,向游客派发文旅攻略手册,让游客通过一本手册读懂汕头、享受假期……
一线“家己人”的笑容勾勒出游客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也让有温度的指引替代标准化流程,成为文明旅游的一道风景线。
身穿明朝汉服的文旅推荐官马尚好
“汕头在用心让更多人看见它的好,这些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和让人念念不忘的海滨美食,只有来亲身经历体验才能真正读懂。而我作为汕头文明旅游的一份子,就是认真发挥桥梁的作用,让更多人愿意在下一个假期的时候,将汕头作为他们的旅行目的地。”陈沁婷表示。
“潮味”体验:让民俗美食成文明旅游纽带
如果说“家己人”推荐官是文明旅游的“引路者”,那么浓浓的“潮味”体验,则是让文明意识自然生长的“土壤”。
这个假期,汕头将非遗民俗、地道美食纳入旅游核心体验,为市民游客拉出一张琳琅满目的“打卡清单”,让游客在体验“潮味”的同时,自然融入文明旅游的节奏。
在2025国庆中秋汕头文旅嘉年华非遗互动体验“粿然欢喜”做粿活动的现场,市民游客围着八仙动手制作红桃粿、鼠粬粿等传统潮汕小食,感受舌尖上的非遗魅力。
这一幕令陈沁婷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揉面时,就听到了有几位旅客说,他们之前只在文创产品见过红桃粿,一直很好奇这东西里头是什么,吃起来的口感怎样,直到在现场亲手制作了、亲口品尝了,他们才真正理解红桃粿对潮汕人的节日文化意义,真正触及到汕头的烟火气。”
市民游客体验制作红桃粿
当游客沉浸在红桃粿的香气和动人的潮汕历史故事时,他们也自然而然生出“守护这份美好”的自觉。
可以看到,当文化体验与文明服务深度融合,游客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也悄然改变。文旅福利券上印着“文明旅游小贴士”,提醒游客遵守礼仪;网红餐厅点餐窗口上明码标价,同时贴着“按需点餐”提醒杜绝浪费;广场轮渡进站口,游客有序排队不争不抢……这些细节,正是“潮式服务”催生文明自觉的生动缩影。
假期虽然游人如织,但汕头用“近者悦远者来”的待客之道,将庞大的游客量转化为文明旅游的合力。当前,双节落幕、人流渐散,但汕头的文明底色愈发鲜明。对于游客而言,这份文明让他们“不虚此行”,而对于汕头而言,文明是这场文旅热里最珍贵的收获,定格了游客与城市之间双向奔赴的美好记忆,为文旅经济持续升温解锁关键密码。
双节期间小公园游人如织
文、图 | 记者 蚁璐雅 通讯员 汕宣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