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驻华大使,强硬表态·】——»
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的伯恩斯,在5月13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发表了强硬言论。
他公开表示美国已向中国传达信息,如果中方不在芬太尼问题上合作,就必须承担后果,还特别指出特朗普政府征收的20%关税正是这一立场的体现。
作为前拜登政府驻华大使,伯恩斯的表态显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反映了美国政界的“某种共识”。
不过他倒是没料想到,中国的回应居然如此迅速。
5月14日,也就是第二天,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直接表明,中方针对美国"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依然有效。
这意味着无论美国如何施压,中国都不会轻易让步。
这场外交争端发生在5月12日中美关税暂缓协议签署后仅两天。
根据该协议,美方将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中方则将对美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然而,美方坚持保留了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20%特别关税,这一决定成为导火索,引发了新一轮的外交冲突。
«——【·芬太尼关税背后的算计·】——»
芬太尼关税之争源于今年2月初,特朗普政府以“中国未能有效遏制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流入”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一个月后,美方再次对中国加码10%关税,使以芬太尼为由的关税总额达到20%。
中方随即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双方由此陷入新一轮贸易摩擦。
由于芬太尼危机已成为美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23年因芬太尼类物质过量致死的美国人数高达7.5万,占全部药物过量致死人数的70%。
这一触目惊心的现实使芬太尼问题成为美国社会痛点,也为政府提供了对外施压的有力工具。
但实际上,美方将芬太尼危机源头指向中国的说法与现实差距明显。
近年来,中国已经展示了自身在禁毒领域的积极作为和全球领先地位。
2019年5月1日,中国正式施行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政策,成为全球首个实施此类管控的国家。
这一政策不仅对已知芬太尼类物质进行管控,还针对潜在新型变体提前设防,显示了高度前瞻性。
中国官方发布的《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在芬太尼管控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2023年中国出口的芬太尼类药品仅9.766公斤,主要流向亚洲、拉美和欧洲国家,未向北美地区出口任何品种和剂型的芬太尼类药品。
而且中国实施的定点生产与经营制度极为严格,获批的芬太尼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仅5家,全国性批发企业仅3家。
至今未发现芬太尼类药品在中国生产、流通环节出现流失案件,这一记录足以证明中国管控体系的严密性。
5月12日的日内瓦贸易谈判中,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塞特、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达成了90天内大幅降低关税的协议,为紧张的贸易关系提供了缓冲期。
可美方仍坚持保留20%芬太尼关税,中方也只好保留相应反制措施。
反制措施不仅包括对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还包括一系列非关税措施,如对稀土矿产相关产品实施出口限制,将部分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中国政府多次强调,公共卫生问题不应被政治化,美方以芬太尼为借口加征关税严重损害了双方在禁毒领域的合作基础。
中国白皮书直指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本质是国内治理问题,甚至芬太尼危机在美国国内的真实面貌远比对外宣传的版本复杂。
2023年美国因芬太尼类物质过量致死的7.5万人超过了整个越战期间美军阵亡总数,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多重问题的叠加。
美国鸦片类药物过度处方、政府监管不力、利益集团推动毒品合法化等因素,才是美国国内毒品泛滥的真正原因。
将责任转嫁给中国,实际上是美国政府规避国内治理责任的策略。
美国执法部门调查表明,芬太尼制造和分销主要由墨西哥贩毒集团负责。
这些组织通过跨国网络获取化学品,在墨西哥建立实验室生产芬太尼,然后通过边境将成品运入美国市场。
边境执法部门每年只能截获一小部分走私毒品,大量芬太尼成功进入美国并造成严重危害。
由于美国国内毒品政策和医疗系统存在深层次问题,大量数据显示,鸦片类止痛药的过度处方是芬太尼滥用的重要诱因。
许多使用者最初通过合法医疗系统接触鸦片类药物,形成依赖后,由于获取医疗处方日益困难或价格昂贵,转而寻求更便宜、更易获得的非法替代品,包括芬太尼。
国际关系分析表明,美国政府将国内治理失效责任转嫁给中国,是典型的"内病外治"策略。
通过对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既向国内民众展示"强硬姿态",又转移了公众对政府国内政策失败的关注。
«——【·中美是否有合作前景·】——»
拜登政府时期,两国曾在芬太尼问题上合作,但成效有限。
哪怕是这位怒喷中国的伯恩斯,在过去担任驻华大使期间也曾推动双方在这一领域合作,然而,特朗普政府采取更为对抗性策略后,双方禁毒合作一度陷入困境。
好在,中美90天关税暂缓协议为重启禁毒合作提供了窗口期。
国际禁毒专家普遍认为,芬太尼危机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单边制裁和政治化操作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削弱国际合作基础。
全球芬太尼管控的未来趋势可能包括加强国际执法合作、统一监管标准、建立更有效的早期预警机制等。
不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信任与协作。
伯恩斯的强硬言论与中方的坚决反制,集中体现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两国既是竞争对手,又在众多领域存在合作需求,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合作,是中美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更新时间:2025-05-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