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同时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3600年前,我们是最发达的文明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3600年前,中国进入商朝,青铜器、甲骨文、天文历法一样不少。

当时的世界其他地方,是不是还在原始部落里钻木取火?

商王朝立了国,世界各地也没闲着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记载了日食、星象、农耕、战争。

青铜器重达数百斤,铸造技术极其成熟,王朝层级明确,这不是一套完整的文明系统。

商朝的时间跨度大致是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这个时间点怎么来的?靠考古实证。

甲骨文中提到的“庚子日食”事件,与天文数据对上了。

再结合殷墟遗址层叠的文化堆积,还有《史记》《竹书纪年》的交叉印证,这套时间框架是扎实可靠的。

3600年前的商朝,已经拥有庞大的青铜工业体系,具备独立文字系统、礼制体系、祭祀体系、农业体系、手工业体系,甚至天文历法。

甲骨文记录着天气、日蚀、猎获、战争、占卜,甚至商王的头疼与梦境,是写给王看的,是管理社会的工具。

有人觉得,这会不会是全球最发达的文明?先别急着拍板。我们往西边看看。

同一时期的尼罗河流域,早就造出金字塔。

虽然胡夫金字塔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但到了商朝初期,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中王朝与新王朝更迭,政局不稳,但城市结构和技术水准仍维持高位。

他们用石材而非青铜,雕刻神像、建造神庙、运河系统。

宗教统治和神权政治,维持着庞大的王国机器。

金字塔已经成了过去式,法老制统治深入每一个村落与田亩。

再看看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早就留下了泥板和楔形文字。

到公元前2000年,乌尔第三王朝已亡,巴比伦还没完全崛起,美索不达米亚正处于城邦混战与民族更替阶段,不过别以为他们在内耗就代表落后。

泥板文书记载着土地、商品、税收、判决,连契约都有签名与印章。

青铜器在这里也广泛使用,城市规划与排水系统成熟,书写系统稳定,从文献数量上看,远远超过甲骨文,功能也更丰富。

那么,商朝厉害吗?当然,有没有一家独大?没有。

青铜时代,像一张被烈火烘烤的世界地图,很多角落都亮了。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文化还未完全衰亡。

城市有标准街道、排水系统、公厕、统一度量衡,甚至有大型粮仓、下水井、饮用水系统。

这些遗址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跟黄河流域的聚落体系非常相似。

我注意到一点,印度河文字至今无人破解,你说这文明是不是更神秘?

我们看见了城市,却听不懂他们说话的方式,而商朝的甲骨文,不仅能读,还能推演出社会制度,这确实是商的优势。

所以,有人说3600年前中国是地球最强文明。

这个话能说,但得加个前提,在文字与青铜工艺层面,商朝可能是东亚最成熟的社会体之一。可一放眼全球,商朝是强者之一,但不是唯一。

文明的赛道,不是一条直线

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什么叫“发达”?是有文字?是有金属?还是会建城市?

如果按有无文字来划线,那中国、两河、埃及、印度河都可以进榜。按有无青铜来排,那基本都能列入。

可若看社会形态呢?商朝尚未统一全国,政治控制力有限,封国林立,交通不畅。

而埃及已经统一上下尼罗河,形成王权神权合一的政体。

两河的国家虽小,但城市繁荣,立法系统如《汉谟拉比法典》开始成型,文明不比谁的青铜多,而是看谁的制度走得远。

商朝的王是怎么管理国家的?靠宗族、靠占卜、靠神授权威。

甲骨卜辞不仅预测天象,也决定战争、狩猎、嫁娶。

政权依赖于天命逻辑,这种制度在稳定时很有力,但一旦“命”失灵,就容易崩塌。

我翻了大量资料,发现殷墟时期,商王频繁换地,朝歌、安阳、亳等地不断迁都。

有人说是风水问题,有人说是战略选择,也有人怀疑是政权不稳。这就说明,商朝的权力基础其实很脆。

相比之下,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即便被征服,也继续存在。

文化和语言延续,文书和行政体系几代传承。文明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张网。被攻破一处,别处还能连着线。

再说技术,商朝青铜器的确惊艳,尤其是大型礼器,铸造方式采用分模铸法,结构复杂。

青铜器从武器、工具,到食器、酒器、乐器,无所不包,纹饰讲究,造型壮观,龙纹、夔纹、鸟纹已高度程式化。

可这些青铜,大部分用来祭祀和装饰。

不是量产工具,更不是军工制式,真正用于实用的器物,数量远不如两河和埃及的陶器、石器、铁器。

两河人会用青铜做镰刀、铲、锄头,是农业革命的技术支撑。

印度河文明甚至已经摸到铁器边缘。

发达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是否有持续推进的生产工具改进,而非停在祭器的美学阶段。

再说城市,商代聚落多为王都和附庸地,城市规划模糊,没发现大规模排水系统和统一街道。

安阳虽大,仍多为王室与祭祀场所,平民住在周边,秩序依靠血缘和暴力维持。

我们看不到系统性地划分功能区的城镇管理能力。

摩亨佐-达罗就不同了,主干道、副街道清晰,下水系统通到每户,房屋有标准尺寸与结构。

这是人人有屋、人人有水的城市结构。

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商朝是一支重量级选手,但不是独角戏。

青铜时代的世界,就像一条条赛道并行奔驰。

有的国家在技术上冲得快,有的在文字制度上走得稳,有的在城市构建上下苦功,没有谁领先所有,也没有谁落后所有。

你说3600年前中国是最发达的文明?可能在东亚没对手。

可你真要说全球第一,那得把摩亨佐-达罗、巴比伦、底比斯都请上台。

世界不围着一个文明转,古代也有多中心格局。

谁的声音大,谁就能代表文明?

3600年前,商朝用骨头记录了国家运作,甲骨文上不光有祭祀和战争,还有天气、狩猎、疾病、梦境。

埃及用石头立信仰,神庙、金字塔都还在。

虽然金字塔早就建好,但新王朝还在修神像、刻象形文,他们是用石头建起国家认同。

两河文明留的是泥板,看起来不值钱,信息却最密集。商业账本、判决书、契约、诗歌全在上面,比起商朝的“神言”,他们更像“人言”。

印度河留下最神秘的证据:排水系统、标准街道、统一房屋、公共井,城市整整齐齐。

可惜没人看懂他们的字,只能猜。

文明靠留下痕迹说话。谁的证据多,谁的声音就大。

商朝留下了骨,埃及留下了石,两河留下了泥,印度河留下了沉默。你问谁发达,看谁活得明白,看谁说得响亮。

文明能活下来,才是真的强

商朝灭了,甲骨文没能延续,礼制断过,文字也换了风格,青铜变铁器,朝代大洗牌,王朝结束得快,文化却悄悄转身。

反观两河,虽政权轮替频繁,文字却传了几千年,泥板记录不断,文明在混战中升级。

埃及的象形文,从旧王国一路写到罗马时期。虽然换了统治者,法老的神性没丢,宗教撑住了文化骨架。

印度河最惨,城市完好,文化断绝。没人知道是洪水、瘟疫还是地震,总之,它没来得及说完故事。

中国能一路走到今天,靠的是文化黏性。

商亡后,周接手,文字没断,制度不断更新,一个文明不靠一次强大活下来,而靠能不能一直讲下去。

所以说,3600年前谁最发达?每个文明都发光过,谁都不是配角。

你可以崇拜商朝,但别忽略那些建城市、刻泥板、挖下水道的邻居。文明不比谁高谁低,只比谁活得久、说得多、留下多。

能被后人记住,才叫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历史   商朝   时期   年前   世界   文明   埃及   王朝   印度   青铜   城市   甲骨文   青铜器   文字   金字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