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羊城学堂“老城市 新活力”系列讲座在广州图书馆开讲。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颜泽作为主讲嘉宾,以“向新而行 向空而强——建强广州空港经济区 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为题,面向现场近300位市民,系统、生动地介绍了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成效、规划愿景与实施路径,为广大市民呈现了一幅世界级空港枢纽的宏伟蓝图。
筑强枢纽核,激活区域发展“新引擎”
据杨颜泽主任介绍,广州空港经济区地处广州市北部,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地跨白云区与花都区,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和广州国际港三大交通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际航空枢纽核心承载区。
该区域空铁联运优势突出,已形成1-2小时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国内及东南亚重点城市、12小时飞抵全球主要城市的高效交通圈,真正成为广州联通世界的重要门户。
白云机场作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现有4条跑道、2座航站楼,硬件设施领先。2024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60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十二;货邮吞吐量238万吨,同样排名全国第二、全球第九,显示出强大的客货流动能。2025年1-8月,旅客吞吐量达5449.73万人次、货邮157.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6%和2.16%,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当前,三期扩建工程正全速推进,T3航站楼已通过竣工联合验收,第五跑道完成试飞验证,预计年内全面建成。届时终端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1.4亿人次、货邮600万吨,跻身全球最繁忙航空枢纽行列。值得一提的是,T3航站楼还将开放全国首个开放式机场观景台,市民可免费近距离观赏飞机起降,体验航空文化魅力,这将成为广州新的城市打卡点。
在航线网络方面,白云机场常态化运营航线覆盖234个通航点,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92个,超过80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航线网络通达全球230多个主要城市。客运方面拥有南航、九元航空等基地航司,货运方面则有南货航、中航货运等龙头企业助力,共同构建起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航空运输体系。
在经济贡献方面,空港经济区表现亮眼。目前已形成五个产业集群,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两个百亿级集群,以及时尚消费品、航空维修、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三个十亿级集群,并正加快培育航空研发制造、模拟机培训、会展商贸等新产业。机场口岸2024年进出口额达3854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广州临空经济发展总指数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前三,显示出强大的对外经贸联系能力和产业凝聚力。
该区域坐拥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五大“国字号”平台,并通过“管委会+公司”模式高效运营,设立广州空港产业投资集团,承担开发建设、产业运营等市场化职能,为区域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提升连接力,织就全球通达“交通网”
围绕“世界的登机口”这一目标,空港经济区正全面推进交通体系能级跃升,构建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根据规划,截至2035年,白云机场将建成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对内加密千万级省会城市干线,推进“空中公交化”;对外巩固东南亚、大洋洲市场,拓展东北亚、南亚、非洲及欧美航线,进一步提升全球连通水平和辐射能级。
更令人瞩目的是,未来该区域将成为6条高铁、5条城际、6条地铁的交会中心,形成“空铁联运”综合交通体系。T3航站楼将引入广珠澳高铁和广河高铁,实现高速直达珠海、澳门、河源等地;芳白城际、广花城际等线路将使机场与广州主城区实现30分钟通达,大湾区城市60分钟互达,极大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和体验。
在强化国际航空连通方面,白云机场持续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加大对国际航线的补贴力度,积极争取民航时刻资源,提升客货运能级。同时,推动“双前置”货站建设、促进货源回流;加快东西区货站、联邦快递华南操作中心等基础设施竣工;推动降费增效,实施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口岸整体竞争力。
培育增长极,打造临空产业“新高地”
空港经济区将积极融入广州北部增长极发展格局,构建“一核两带、双轴三廊”空间结构,做强“国际航空城”核心功能,做优“山前大道生态文旅带”和“流溪河国际文旅带”,推进航旅融合发展,强化白云机场与周边流溪河、王子山脉等生态资源以及融创、九龙湖等文旅资源的协同联动,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空港新城。
在产业布局方面,引导航空客货流沿“空铁大道产业发展轴”和“空港大道港城发展轴”延伸,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产业。沿“空港大道港城发展轴”对接广州主城区,发展会展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协同发展“花都大道产业走廊”“广清高速产业走廊”“广佛北部产业走廊”。依托花都大道,强化机场与广州北部狮岭时尚智港、临空数智港等平台联动,发展时尚智造、都市消费等产业。依托广清高速,强化机场与花都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广州国际港等平台联动,发展先进智造、多式联运等产业。依托白云五线—广从快速路,强化机场与白云城市中心、民营科技园等平台联动,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时尚消费品等产业。
重点构建“一核一带六片区”产业空间结构,即航空枢纽核、流溪河国际文旅带,以及临空商务区、航空物流和金融区、航空维修制造区、临空高端制造区、产城融合区、生态文旅区六大功能片区,加快建设“4+4”现代化临空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时尚消费品、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及物流与供应链、会展、现代商贸、旅游休闲四大现代服务业。
在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方面,空港经济区以“一圈一轴”为重点推进29条城中村改造,计划至2027年率先推进高增、矮岗等5条村改造,释放产业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五年累计推进17条村改造,释放14700亩产业空间。致力建设成为“上班能赚钱的产业园区、下班能遛弯的生活社区、开窗见绿色的生态景区”,打造“想得起乡愁、放得下生活、接得住产业”的现代化新家园。
在生态环境提升方面,重点建设流溪河生态景观带,规划公共绿地和生态公园,打造蓝绿交融、港城乡融合的航空枢纽门户区,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空间。
在开放创新方面,积极推进广州白云机场门户枢纽“云航世界”城市设计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商务会客厅。推动白云机场综保区建设,实现“区港直通”、业态创新和服务优化;打造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国际保税维修服务新高地等平台;推进TIR业务规模化运作,拓展“一带一路”物流新通道。
在低空经济布局方面,编制地面基础设施规划与空域优化方案,出台低空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建设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典型航线常态化运营,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广州空港经济区将紧抓南方枢纽、北部增长极、机场三期投运等重大机遇,推动“一年起势、三年攻坚、五年大变”,在“十五五”期间全面建成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枢纽,全面提升广州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节点功能和辐射能级,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记者 郑慧梓
通讯员 穗空港宣
【作者】 郑慧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