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夫人韩芝俊有多美?1961年在长沙的全家福,30岁她端庄贤惠

韩芝俊的出生地是山西五台县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地处晋察冀根据地核心区,只有两百来户人家,却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了坚固的堡垒。她于1931年2月21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韩七海担任五台县游击队大队长,母亲田常凤是共产党员,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浸润在革命氛围中。村里几乎每户都支持抗日工作,韩芝俊很小就开始参与儿童团活动,负责站岗放哨和送信任务,这些经历让她早早养成坚韧的性格。

抗日战争时期,韩芝俊的家庭直接卷入斗争,她的父亲带领游击队在山区活动,母亲则协助分发传单和组织群众。她从七岁起就扛起责任,背着布包在羊肠小道上奔走,传递情报时总要避开敌人的巡逻路线。这种生活虽艰苦,却让她懂得集体力量的重要性。1945年日本投降后,她在父亲安排下进入晋中一中学习,那时她14岁,学校位于盂县南关,她不仅学业出色,还积极投身文艺宣传。韩芝俊擅长晋剧表演,尤其喜欢演生角,声音洪亮,动作利落,很快就成为剧团骨干。

同年12月,韩芝俊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14岁,这在当时的中学生中实属罕见。她递交入党申请时,支部审查了她的抗日经历,包括儿童团的站岗和送信工作,这些都让她顺利通过。入党后,她更注重组织活动,次年组建区晋剧团,排练多部革命题材戏曲,如《王贵和李香香》和《兄妹开荒》,剧团巡演周边乡村,吸引大批群众观看。

这段时期,她的文艺才能不仅服务于宣传,还让她在同志中赢得尊重。韩芝俊的成长轨迹典型地体现了那个时代革命青年的路径,从基层小任务到文化宣传,她一步步积累经验,奠定了一生奉献的基调。

1948年,韩芝俊的舅舅田泽仁担任盂县县委书记,这层关系让她有机会接触更多地委干部。那年10月,晋中地委机关迁至盂县,她的剧团受邀表演,她作为主演员登台,英气十足的表现给台下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华国锋时任阳曲县委书记,看过演出后,两人通过舅舅牵线相识。

两人志同道合,都经历过抗日洗礼,很快决定结为伴侣。1948年11月下旬,他们在盂县举行简单婚礼,向毛主席像鞠躬,向房东和乡亲致意,整个仪式朴实而热烈。婚后不久,根据组织指示,他们南下湖南,开始新的阶段。

1961年是华国锋一家在湖南长沙的稳定时期,那年拍摄的全家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定格,照片中一家六口和谐有序,透出难得的温馨。华国锋坐在中央,双手交叉膝上,穿着浅灰中山装,面容忠厚,40岁的他已显出稳重气质。韩芝俊站在右侧,30岁正值青春,她一头短卷发用发夹固定,脸庞白净无妆,蓝布裙简单大方,整个人自然放松。四个孩子围在身边,长子苏华10岁站在父亲左侧,次子苏斌8岁靠母亲脚边,长女苏莉6岁坐小凳,小女苏玲4岁窝在母亲怀里,他们眼神好奇,衣着整洁,显示出良好的家教。

这张照片拍摄于长沙一间老式照相馆,初夏时节,湖南的天气已带点闷热,但一家人表情平静,没有一丝勉强。韩芝俊的模样在照片中格外突出,她杏眼清亮,鼻梁挺直,唇线柔和,卷发在光线下微微发亮,不施粉黛却自带优雅,五官比例匀称,透出北方女子特有的刚毅,又添几分南方柔婉。

全家福的背景是湖南工作20余年的积累,华国锋任湘阴县委书记后,一家定居长沙,韩芝俊一边工作一边操持家务。照片中孩子们的健康长相,也反映了她在育儿上的用心,苏华已会帮父亲整理文件,苏莉学会基本家务,这些细节虽未入镜,却支撑着家庭的稳固。

1949年8月,华国锋任湘阴县委书记,韩芝俊随夫南下湖南,一家在南方扎根20多年,这段时期是他们夫妻并肩作战的黄金阶段。南方潮湿多雨,北方人初来乍到水土不服,语言障碍也让工作推进缓慢,但韩芝俊很快适应,她一边从事妇联工作,一边管理家务,从不落下集体任务。华国锋肩负重任,早出晚归,她在家照顾四个孩子出生和成长,长子苏华1950年生,次子苏斌1953年,长女苏莉1955年,小女苏玲1957年,她在有限条件下确保孩子健康,教育他们勤俭节约。

湖南工作以农业为主,华国锋注重水利建设,韩芝俊积极支持,她走访农户,协助分发种子,帮助农妇插秧和查看收成。1950年代,洞庭湖排水防涝工程启动,华国锋亲力亲为,她在家备饭送到工地,确保后勤不乱。韶山灌区修建时,她带孩子去现场,教他们认识工具,培养劳动习惯。夫妻俩合力推动杂交水稻研究,1964年华国锋支持袁隆平团队,她在家听汇报,体现无声的支持。

工业和交通方面,华国锋指挥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湖南段建设,韩芝俊偶尔随查进度,在车上整理资料,回家后缝补工装。她的工作不限于家庭,她在妇联组织妇女参与生产,推广卫生知识,成绩有目共睹。

韩芝俊的贤惠在湖南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不只管家,还参与群众工作,深知丈夫辛苦,总在小事上分担。她的美貌虽不常提,但同事们常说她气质好,五官清秀,工作时卷袖子干活,休息时端庄大方。夫妻俩的教育理念一致,强调不搞特殊化,孩子们从小穿布衣,吃家常饭,这在领导家庭中实属难得。湖南20年,他们从基层干部成长起来,她始终是坚实后盾,推动家庭与事业双丰收。

1971年初,华国锋调入国务院业务组,韩芝俊随至北京,任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公司政治部主任,她的生活依旧低调。1975年1月,华国锋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她继续朴素作风。

夫妻注重家庭,她教育子女低调做人,孩子们深受影响,长大后不搞特殊化。1981年6月退休后,他们住进北京西皇城根南街9号院落,明代旧址两进深。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因病逝世,享年87岁,她定下后事四原则:不占耕地、不损文物、不扰环境、不争民地。追悼会上,她坐前排,低调出席。

如今九十多岁的韩芝俊身体硬朗,仍早起劳作,餐桌素菜,日子平静。她守护回忆,公开不现身,一生低调成习惯。她的美在晚年更显内涵,不是外表,而是那种经久不衰的朴素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长沙   全家福   贤惠   端庄   夫人   华国锋   盂县   湖南   工作   家庭   湘阴   时期   晋中   父亲   剧团   抗日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