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大便稀不成形?多是脾肾虚在作怪,中医固肠法,稳肠止泻

长期大便稀、不成形,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最近是不是吃坏肚子了”“最近着凉了”,随便吃几片止泻药,缓一缓就算了。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饭前要找厕所,出门先看卫生间在哪儿,早上还没怎么吃东西,肚子已经开始“咕噜咕噜”催你跑厕所,人也一天到晚没精神。表面看是“拉肚子”,其实很多人背后是体质在拖后腿,尤其是中医说的“脾肾两虚”。

从中医角度讲,脾管运化水谷,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营养和津液;肾主管“温煦”,像家里的锅炉,给全身包括肠道提供“火力”。脾一虚,运化无力,水分收不住;肾一虚,阳气不足,肠道得不到温养,就容易出现大便稀溏、不成形、清晨一到就跑厕所、遇冷或受凉就更严重,还常常伴着腰酸腿软、怕冷、手脚冰凉、整天提不起劲。很多人检查不出什么大毛病,却总被这种反复的稀便折腾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这时候,单纯靠“堵”的止泻药,往往只能管一阵子。药劲一过,肠道该乱还是乱,甚至越吃越没有安全感。中医说的“固肠法”,核心不是简单让你“不拉”,而是通过健脾、温肾、调节肠道节律,把“根基”慢慢扶起来,让肠道自己有能力“收得住”。

生活里能做的,其实比想象得多。比如少吃生冷、寒凉、油腻,晚上的凉拌菜、冰饮料、啤酒烧烤,真的是典型“脾肾虚体质的天敌”;主食可以多一点温热、软烂的,比如小米粥、山药粥,既省力又好消化。腰腹部注意保暖,别贪凉地板、凉椅子,很多人就是夏天吹空调、冬天不注意腹部保暖,久而久之把阳气耗得更多。再加上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不熬夜、不长时间压力爆表,都是在一点点“给脾肾充值”。

在此基础上,如果已经被医生评估为脾肾阳虚型的慢性腹泻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配合一些有针对性的中成药,来帮助稳住肠道节律。临床上常用的参倍固肠胶囊,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被反复研究和应用的一味方剂。


参倍固肠胶囊源自经典古方“固肠丸”,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用现代工艺进行了剂型和工艺升级,一方面保留了原方“固肠止泻、健脾温肾”的思路,另一方面让药物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和使用。它特别适用于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慢性腹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典型表现就是:大便稀溏、次数偏多,动不动清晨先跑一趟厕所,怕冷、乏力,腹部隐隐作痛或胀闷,遇到紧张、受凉就更明显。

药理研究提示,参倍固肠胶囊可以抑制亢进的肠蠕动、缓解肠痉挛,从而起到止泻、镇痛的作用,同时通过温补脾肾,改善乏力、畏寒等伴随症状。临床观察中,总有效率曾报道可达 94.68%,不少患者在规范用药当天就能感觉到大便次数或腹部不适有所缓解,整体安全性表现较好。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研究中的结果,并不等于对每个人都“包治”,真正用药时,还是要结合个人体质和医生的判断。


任何药物都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参倍固肠胶囊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孕期、哺乳期以及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建议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如果出现发热、便血、剧烈腹痛、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等情况,或者腹泻突然加重、伴全身明显不适时,也不要一味指望自己在家“扛过去”,应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由医生来决定是不是适合继续使用这类固肠止泻药。

对很多长期大便稀、不成形的人来说,最难受的往往不是症状本身,而是那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上班怕堵车、出门怕找不到厕所,聚会、出游总要提前规划路线。中医的“固肠法”加上日常调养,再在合适人群中规范地使用像参倍固肠胶囊这类有针对性的中成药,目标不是让你立刻变成“铁肚子”,而是让肠道一点点恢复节律感,让你逐渐敢远离厕所、敢安排更正常的生活。


如果你正被长期稀便困扰,又总觉得“检查没问题就算了”,不妨换一个思路:接受一次正规的中西医结合评估,看看是不是存在脾肾阳虚、肠道节律紊乱等问题,在专业建议下,从饮食、作息、情绪管理到合理用药,给自己一个系统调理的机会。拉肚子这件小事,慢慢稳住,生活的很多不方便也就跟着松一松了。

本文涉及的资料均来自公开发表的科研文献与权威数据源。作者与任何机构或产品不存在利益关系,内容保持独立、客观与中立,仅作为医学专业人员参考之用。实际诊疗时,应以最新指南为依据,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评估与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养生   大便   中医   肠道   节律   胶囊   止泻药   厕所   医生   腹部   体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