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在柜中静静泛黄,生命无法回放,而相册,不语,却道尽了一切

柜中的相册又厚了一摞,却也静了一分。

我推开那扇久未触动的玻璃柜门,指尖拂过皮质封面上那层细软的浮尘。

它们像岁月结成的蚕丝,轻柔地包裹着过往。

相册的边角已开始微微翘起,颜色也从鲜亮的酒红褪成了暗哑的褐色,如同晚霞燃尽后天空残留的余温。

这本厚厚的相册,是长子出生那年,岳父赠予的。

他说:“日子留不住,但影子能钉在纸上。” 那时我不太懂,只觉得沉甸甸的,像扛起了一整段未来。

如今,最上层那页的薄膜已然泛黄,轻轻掀起时,会发出细微的、仿佛时光碎裂的声响。

第一张照片便是一个阳光饱满的午后。

妻子穿着那件我至今仍记得的碎花连衣裙,抱着刚满月的孩子,坐在老屋院子的藤椅里。

她低着头,鼻尖几乎要触到婴儿的额头,眼神里的温柔满得快要溢出来。

光影从梧桐叶的缝隙间洒下,在她周身形成一圈毛茸茸的光晕。

如今,那光影依旧定格在相纸上,只是藤椅早已腐朽,院墙也已爬满了新的藤蔓。

再翻一页,是女儿三岁生日时。她戴着滑稽的纸皇冠,脸上抹满了奶油,正对着镜头肆无忌惮地大笑,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

那毫无阴霾的笑容,像一柄小小的凿子,能轻易敲开任何坚硬的现实。

我记得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她正扑过来要我抱,身上带着奶香和蛋糕的甜腻。

如今,指尖抚过她笑弯的眼睛,那温度仿佛还在,而现实中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已很少这般大笑了。

相册的中段,照片的质地变得光滑,色彩也愈发鲜艳,却似乎少了些什么。

那是孩子们青春期的时候,照片多是旅游时在标志性建筑前的“打卡”,规整,标准,笑容却像是排练过无数次。

有一张在海边的合影,我们四人并肩站着,背后是波澜壮阔的晚霞,每个人的表情却都有些疏离,中间隔着一段看不见的距离。

那段时间,相册更新得很慢,如同我们那时略显磕绊的家庭对话。

最近几年的几页,空了许多。

孩子们像羽翼丰满的候鸟,相继飞离巢穴,相机里更多的是空荡的餐厅、寂静的客厅,以及窗外四季更替的风景。

我和妻子的合影倒是多了起来,在厨房里,在散步的林荫道上。

有一张是她在我睡着时拍的,我歪在书房的躺椅上,一本摊开的书盖在胸前,午后的阳光为我的白发镀上了一层银色。

她在照片背后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听,时间走过的声音。”

我很少能静心听。生活被切割成无数个“等下次”的碎片——等下次孩子回来,等下次不忙了,等下次天气好。


而这本相册,却忠实地、沉默地收录了所有“上次”的遗迹。

黄昏的光线斜射进来,落在那些微微卷翘的相角上。

我忽然发现,有些面孔已经模糊,不是相纸的缘故,而是记忆本身选择了温柔的磨损。

那些争吵的夜晚、焦灼的白天,在相册里找不到踪迹;它只保留着笑的瞬间,团聚的圆满,仿佛一个善意的同谋,替我们修饰了过往的棱角。

柜中的相册在静静泛黄,像一片被岁月缓缓烘焙的面包,散发出醇厚而略带伤感的香气。

它增厚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记忆流逝的速度。

我轻轻合上它,将它推回柜子深处,与其他几本并排而立。

它们像一列沉默的站台,标记着我们已经驶过的人生旅程。

我知道,当新年的阳光再次照亮这扇柜门时,里面或许又会多一本。

那时,我会将最新的笑容钉进去,也会从最旧的册子里,打捞起一些几乎被遗忘的星光。

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电影,而相册,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唯一可以反复触摸的片段。它不语,却道尽了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文   相册   泛黄   生命   下次   照片   柜门   藤椅   相纸   笑容   阳光   晚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