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是什么样子

100多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日子,一群勇敢无畏的年轻人走上街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为黑暗屈辱的近代史照进一道亮光,也将青年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五四精神从此闪耀史册。

  百年日月轮转,中华大地换了人间。青年早已不是那些青年,但青年仍是那些青年:一样地胸怀家国,一样地敢为人先,一样地青春热血,一样地脚踏实地……五四精神的精髓,在传承中发扬和壮大。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游行队伍。图源|人民日报


科研报国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缘起,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百余年来,代代都有年轻人挑大梁,爱国报国是共同的信仰。

  无论是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里的经典台词,“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还是当前科技攻坚浪潮里年轻人的心声,“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报国。”年轻人心系家国、勇往直前的样子,映射在每个时代最动人的身影上。

  今日之中国,综合国力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不用和先辈一样艰苦起家,但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比过去轻松。他们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变革和内卷,还肩负着一个史无前例的宏大使命:科技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激烈竞争。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却关乎国运。让人欣慰的是,这届年轻人能抗能打,依然还是我们熟悉的青年的样子,满是朝气、锐气和勇气。

  “面对科技封锁、关税问题频现,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近日,在清华大学一场“科学报国与君子担当”对话活动上,来自精密仪器系的博士研究生庞众望一句话点燃了全场,并在全网引发共鸣。

  相比第一次中美贸易战,我们在国家和社会层面都展现出了“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的战略定力。这背后的底气,无疑是中国近年来在多个尖端科技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更关键的,则是一大批在一线岗位上勤勉钻研、砥砺奋进的科技工作者,不断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与自强。

  没有谁比青年更愿意、更善于创新创造。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突击队,自主研发的“天枢”大模型,已成为化工领域“创新风向标”;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航信“技术极客”,研发的“千穰”大模型,让航班预测准确率提升40%,智能客服响应速度提高3倍,每年为行业节省超亿元成本……创新力十足的青年,正在挑大梁、担重任。

  “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在中国被列强看轻和蹂躏之时,梁启超以一篇演讲勉励年轻人。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当代青年正一点点还原大师口中“君子”的样貌,国与家的未来,都充满希望。

摄影|李尕


以身许国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00后”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誓言。心怀无比坚定的信念,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他挺直脊梁半步不退。

  4月30日,在太空“出差”183天成功返回地面后,“90后”山东小伙宋令东也满含深情地说,“时刻准备着,把清澈的爱献给祖国。”抬头仰望,载人航天是逐梦星辰大海的必由之路。然而,没人敢保证每一次发射和返回会100%安全,只有身怀舍身为国的壮志,才敢踏上征服蔚蓝的旅程。

  “为祖国出征太空,我是幸福的。”宋令东的话,道出了无数航天员的心声。征服宇宙的是一个个年轻的航天员团队,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青年人才平均年龄32.5岁,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墨子号”量子卫星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他们以“少年心事当拏云”的壮志,将理想贴满了空天的点点坐标。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年轻人不仅九天之上刻下青春印记,还驾战舰挺进深蓝,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面对外舰挑衅,“95后”山东姑娘徐文茜一句“干就完了”在全网刷屏。作为万吨大驱南昌舰的操舵手,徐文茜的操作让对方无机可乘。“战友,也许明天凯旋的队伍里缺少了我,但我死而无憾。”南昌舰舰员王琨琪的手抄本上,写着这样感人的话。

  在山东舰永远见不到阳光的深舱里,机电部门的官兵们把自己比作“向日葵”,他们心中有光,向阳生长,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为每一次战舰远航、战鹰起飞输送能量……

  这届年轻人是如此热爱祖国。近代史一百多年的民族血泪,他们感同深受;当下科技战、关税战以及领土争端和间谍渗透,他们当成活教材。因为他们明白,此身所处时代并不和平,但有幸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他们无比珍惜当下的和平,也痛恨有人破坏和平。为了国家的安宁,他们愿意以身许国。我们欣慰地看到,有人自发在街头问年轻人愿不愿为国上战场时,那些打扮精致入时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即使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届年轻人,有着很强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文化自豪感,他们爱国爱得很具体,身体力行地让爱国成为一股新潮流,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图源|东方IC


爱岗爱家

  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当代青年意气风发。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五四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身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正是年轻人大显身手的时候。在祖国的广袤土地上,是无数年轻人爱岗爱家的主阵地:把奋斗身影定格在农村振兴上的第一书记,奔赴偏远山区播撒梦想的支教群体,扎根西部偏远地区建设的大学生……一个个鲜活案例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大学毕业后,山东“95后”青年“许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潍坊当上了“农创客”。不但自家大棚丰收,还帮乡亲们走高效智能化种植道路。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到乡村,成为“新农人”。

  梦想无远弗届,时代广阔无垠。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郑州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焦智鹏面对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的环境,一度心生怯意,但看到通村公路铺进牧场、安居房屋拔地而起时乡亲们的淳朴笑容,他决心扎根阿里,将青春烙印在雪域高原。

  聊城大学在春招季举办了第三届西部计划文化节,以孔繁森精神呼吁广大青年学子将青春汗水播撒在祖国西部大地上。该校已累计向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输送志愿者2032名。

  当下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子,几个关键词根本无法囊括。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他们身上总有神奇的力量,总能创造无限可能。他们最具创新热情和动力,正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

  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正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当代   年轻人   青年   青春   山东   时代   中国   平均   年龄   精神   祖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