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北京SKP易主等消息,让“商场不行了”的讨论升温。2024年一线城市社消数据更显寒意:上海、北京社消增速同比下降,深圳、广州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但商场闭店,真的是因为大家不爱逛了吗?
其实,传统商场的衰落,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起,商场因“商品稀缺”成为购物、社交核心,周末全家逛商场曾是主流休闲方式。但如今,电商彻底改写了规则——线上购物价格透明、配送便捷,服装、日用品等品类几乎被全面覆盖,传统商场“卖商品”的核心功能被大幅削弱。
为应对冲击,不少商场转向餐饮、亲子、健身等体验式消费,但并非所有商场都能转型成功:地处偏远、硬件老化、运营能力弱的商场,因缺乏资金和创新,最终被淘汰。同时,“反向消费”兴起,消费者更重性价比,传统商场的品牌溢价、高运营成本导致商品价格偏高,难以吸引理性消费者;而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新兴业态,反而分流了大量客源。
更关键的是,消费结构已从“物质消费”转向“服务型、悦己型消费”。旅游景点、户外场所、文化场馆人气飙升,人们更愿为旅行、运动、文化体验买单,而传统商场封闭的商业空间,难以提供这种“精神满足感”。
可见,商场闭店不是“不爱逛”,而是“逛”的需求变了——消费者不再为单一购物买单,更需要能连接社交、文化、生活的空间。未来,能突破“卖货”局限的商业体,才能留住人。
你现在还常逛商场吗?如果商场增加更多特色体验项目,会吸引你去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