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6月10日,吴石、朱枫、聂曦、陈保仓在台湾牺牲,督办这桩要案的正是陆军二级上将周至柔。
谁能想到,仅仅4个月后,这位空军大佬就被人举报贪污,蒋介石亲自下令秘密调查。
查来查去,不仅没查出问题,周至柔还在1951年破格晋升为一级上将,比他的上级顾祝同还早一步。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举报的人又是谁?

1950年3月,“吴石案”爆发,整个案件的审理,全由周至柔负责督办。
他定期向蒋介石汇报案件进展,这桩大案办得漂亮,让他在老蒋面前又露了脸。
在此期间,周至柔还由空军中将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这个从保定军校出来的军人,原本是陆军出身,后来转到空军,凭着能力和陈诚这个"土木系"大佬的支持,一路爬到空军总司令的位置。

可他万万没想到,仅仅过了4个月,麻烦就找上门了。
有人向蒋介石举报,说周至柔在美国采购军火时有猫腻,涉嫌贪污公款。举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在美国负责空军军购的毛邦初。
毛邦初这个人来头不小,他是蒋介石原配毛福梅的亲侄子,算是蒋家的皇亲国戚。
1928年他筹建杭州笕桥航校并当上校长,在空军圈子里很有分量。举报信里说得有理有据,连周至柔、宋子良、郭忏的妻子都被点名。

蒋介石看了举报信,让人查了一遍。查完发现毛邦初说的"言过其实",没有实据。老蒋当场就把毛邦初的采购权给撤了。
毛邦初不服气,1950年10月,他又找到美国国会议员,让对方给蒋介石写信,再次举报周至柔。
这次蒋介石重视起来,下令让周宏涛和吴嵩庆秘密调查周至柔的账目。
1951年3月,周至柔听到风声,知道自己被查。他火气很大,直接递了辞呈。蒋介石没批准,调查还在继续。

周至柔和毛邦初的梁子,要从1934年说起。
毛邦初1928年建立笕桥航校后,当了六年校长。他是黄埔三期的学生,还去苏联学过飞行技术,在空军里算是元老级人物。
1934年,蒋介石把周至柔调来接替毛邦初,让他当中央航校校长。这个决定让毛邦初很不爽。
凭什么一个陆军出身的人能爬到自己头上?

周至柔虽然是保定军校的,但他有陈诚撑腰,还得到宋美龄的支持。宋美龄不喜欢毛邦初,因为他是蒋介石原配那边的亲戚。
周至柔接手后,从航校校长一路做到航空委员会主任、空军总司令,成了空军的头号人物。毛邦初只能屈居副职,心里的不满越积越深。
1946年抗战胜利后,毛邦初被调到美国,负责空军的军火采购。

这个差事看起来是肥缺,经手的都是大笔军款。毛邦初在美国待了几年,掌握着空军采购的渠道。
1950年春天,周至柔在美国另外设立了一家采购公司,这等于动了毛邦初的利益。
以前所有采购都要通过毛邦初的手,现在周至柔自己开公司,直接绕过他。毛邦初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心里的怨气彻底爆发了。
十几年的积怨,加上现实的利益冲突,毛邦初决定豁出去了。他收集了一些周至柔采购的账目资料,写了举报信寄给蒋介石。

蒋介石收到毛邦初的第一封举报信后,让人简单查了查,没发现大问题。他认为毛邦初是夸大其词,把采购权从毛邦初手里收了回来。
毛邦初不死心,1950年10月通过美国议员再次向蒋介石举报。这次老蒋认真了,派周宏涛和吴嵩庆秘密调查周至柔的银行账户。
调查持续了几个月。周宏涛和吴嵩庆查遍了周至柔在美国的所有账户,发现账上确实有不少钱。他们把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都查清楚了。

周至柔知道被查后,主动公开了自己的账户。他的账上有几百万美元,看起来数目不小。
调查人员仔细核对,发现这些钱全部是公款,有的是空军采购的周转金,有的是各种公务开支。每一笔钱都有对应的公文和收据,账目清清楚楚。
周至柔没有往自己口袋里塞一分钱。
蒋介石拿到调查报告后,心里很清楚。周至柔确实清白,反倒是毛邦初诬告在先。

蒋介石为什么要查周至柔?表面上看是因为举报,实际上老蒋有自己的盘算。周至柔是陈诚的人,属于"土木系"。
这个派系在军队里势力很大,蒋介石一直想敲打敲打。借着毛邦初的举报,正好可以查一查周至柔,给"土木系"一个警告。
查完没事,蒋介石也就顺水推舟,给了周至柔一个交代。

1951年6月,周至柔被破格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这个晋升来得突然,要知道他的顶头上司顾祝同都还是二级上将。周至柔越级晋升,成了空军系统第一个一级上将。
蒋介石这么做有两个意思。
一是周至柔确实清白,经过调查证明了他的廉洁,该给的荣誉要给。二是安抚"土木系",调查虽然是敲打,但查完没事,就要表示信任。

周至柔因祸得福,反而比原来升得更快了。
毛邦初就没这么幸运了。两次举报都失败,蒋介石已经对他很不满。采购权被收回后,蒋介石让他回台湾。毛邦初不服从命令,赖在美国不走。
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在美国开了记者会,公开指责台湾当局。
记者会开完,毛邦初带着一笔采购款潜逃到墨西哥。这笔钱有多少,外界说法不一,但肯定不是小数目。

毛邦初在墨西哥躲了好几年。蒋介石当然不会放过他,一边派人追查那笔款项,一边在台湾通缉他。毛邦初也知道,这辈子回不去了。
1958年,毛邦初的态度软了下来。他通过关系和台湾当局达成和解,把手里的一部分钱交了上去,剩下的留作养老。台湾方面也不再追究他的责任。
一个是昔日的航校校长,空军元老;一个是后来居上的空军总司令。两个人的恩怨纠缠了二十多年,最后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周至柔凭着清白和运气,在权力斗争中站稳了脚跟。毛邦初仗着皇亲身份,举报不成反而丢了前程,晚年只能流落海外。

这场调查风波,表面上是个人恩怨,实际上牵扯到派系斗争、利益分配、权力平衡。周至柔能够化险为夷,除了自身清白,也离不开背后势力的支持。
陈诚虽然在吴石案中回避了,但在关键时刻还是保住了自己的人。宋美龄对周至柔的态度也起了作用。
蒋介石在这场风波中的角色很微妙。他既要维护军队纪律,查清贪污问题;又要平衡各方势力,不能让某个派系独大。
调查周至柔是敲打"土木系",晋升周至柔是安抚"土木系"。毛邦初虽然是皇亲,但诬告不成,也得付出代价。

清白的人未必能平安无事,举报的人未必能得逞。关键还是看背后的势力和时机。
周至柔运气好,遇到调查时账目清楚,又有派系撑腰,最后反而因祸得福。
毛邦初就没那么幸运了,举报不成还丢了前程,晚年只能客死他乡!
信息来源
《周至柔传》《国民党空军发展史》《中华民国空军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