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盘中虽屡次刷新日内新高,但市场氛围并未同步升温,散户参与意愿低迷,涨跌家数始终呈现分庭抗礼格局。
今日上午,A股市场再度上演惊心一幕:沪指盘中突破前期高点3888.60点,再创阶段新高。然而,在这个看似强势的创新高的背后,却是超过3000只个股下跌的惨淡局面。
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一度扩大至350亿元,市场呈现出典型的“拉高诱多”特征。不少投资者开始疑惑:这是又一次“倒车接人”的机会,还是主力拉高出货的陷阱?
01 上午战况,指数新高难掩个股疲态
周五早盘,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沪指高开0.01%报3875.51点,深成指低开0.30%,创业板指则低开0.97%。
开盘后,指数在权重股拉动下震荡上行,沪指盘中突破前期高点3888.60点,创下3892点的新高。然而,这一指数繁荣背后却是个股的普遍下跌。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884.71点,涨0.24%;深成指报12999.45点,涨0.15%;创指报3037.83点,跌0.52%。两市下跌个股超3000只,成交额达到16487亿,较昨日放量1526亿。
02 资金动向,主力净流出印证拉高诱多
今日上午的指数新高,本质上不具备有效技术意义,反而更偏向主力 “拉高诱多” 的操作范畴。
从资金面看,开盘第一小时,A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达158亿元。其中,两融板块净流出131亿元,成为资金撤离的主要方向。
临近午盘收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一度扩大至350亿元。为维护午盘收盘价,11点20分前后有明显护盘动作,资金净流出规模收窄至321亿元。
这种操作本质是“主力自卖自买”,通过先打压再拉抬的方式制造虚假强势,试图让散户产生“大牛市重启”的错觉。
03 板块分化,贵金属崛起科技回调
从板块表现看,市场分化极为明显。有色金属板块盘中走高,盛达资源、豫光金铅、湖南白银等多股涨停。贵金属板块强势上涨,现货白银日内涨幅扩大至1%,报42美元/盎司,创2011年9月来新高。
半导体板块表现活跃,芯原股份20cm涨停,德明利涨停。存储芯片概念走强,开普云涨超13%,炬光科技、精智达、兴森科技等多股上涨。
下跌方面,白酒板块走低,酒鬼酒、舍得酒业跌幅居前。固态电池板块调整,德龙激光、纳科诺尔领跌;游戏板块回调,游族网络跌幅居前。
04 证券板块,成主力控盘工具
在缩量背景下,主力只能依赖大权重股拉抬指数,而证券板块正是当前的核心“控盘工具”。
今日上午的盘面走势,完全围绕证券板块的波动展开。早盘联动冲高:9点43分证券板块冲高,带动大盘触及3389点;10点27分证券板块再度发力,大盘同步刷新至3891点。
然而,10点半后,主力第一小时对倒操作结束,证券板块率先跳水,大盘随即快速回落至3880点,两市下跌家数瞬间暴增至3800多家。
11点后,证券指数再度勾头向上,大盘在快速跳水后出现反弹。这种走势规律表明,主力通过证券板块操控指数迹象明显。
05 市场困境,主力散户各玩各的
当前A股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热度无法激活,二线主力陷入“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为吸引资金入场,主力频繁制造“微幅新高”(比前高仅高1个点),这种手法与去年3-5月大主力的操作如出一辙。
由于场外资金不愿高位接盘,主力只能转向散户参与度低的科创板,进行“主力间击鼓传花”,进一步凸显市场缺乏增量资金的困境。
市场呈现 “散户盼牛市、主力盼接盘” 的错位格局。大主力控盘银行、石油、保险等权重股,二线主力聚焦宁德时代、寒武纪等高价科技股。
散户既规避了大主力的权重股,也被二线主力的高价股排除在外,难以分享指数上涨红利。
06 散户窘境,赚指数不赚钱
尽管指数屡创新高,但多数散户的实际体验却是“赚指数不赚钱”,甚至陷入亏损。
这种“牛市憋屈”的背后,是个股与指数的严重割裂。不少股票自8月底下跌后便长期横盘,甚至持续走弱。
有投资者反馈,其持有的个股自8月21日起已连跌18个交易日,高位追入后,近期多个交易日仅围绕收盘价上下1分钱波动,目前亏损已达13%——这一现象绝非个例。
去年国庆节后入市的散户,多数在割肉后,于7月份听信“高股息、拿分红”的话术买入银行股,如今深陷套牢。
即便当前科技股领涨,这些散户也大概率已无力追涨,只能在银行股中等待解套,进一步丧失市场主动权。
07 下午展望,延续震荡循环格局
结合上午资金动向、板块控盘逻辑及市场结构,午后A股仍将延续 “证券拉抬-资金净流出-大盘跳水-再拉抬-再流出” 的循环格局。
尾盘大概率会有小幅护盘动作,以维持表面的指数强势。出现大幅变脸式下跌的概率相对较低。
从技术面看,大盘在9月4日回踩了2021年2月份的高点3731点,虽然一次回踩不够显得基础不稳,但只要大盘不跌破3400点,A股仍旧是中期向上的趋势。
外资机构对A股仍持乐观态度。高盛称,8月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市净买入量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
摩根士丹利周四表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正达到五年来的最高水平,他们重返中国市场的步伐才刚刚“开始”。
08 投资策略,灵活应对当前市场
综合来看,投资者需要清醒认识当前“缩量新高”的本质。应结合自身持仓情况主动降低收益预期,避免在恐慌中盲目割肉,也切勿冲动追高热点。
若已陷入深度套牢,应理性评估持仓标的质地。若仍有闲置仓位,需重点警惕主力诱多风险,不被短期指数波动迷惑,切勿盲目跟风追涨高位品种。
在当前震荡反复的市场格局下,投资市场中那句 “不做死多头,不做死空头,做一个快乐的滑头” ,或许正是更贴合当下的应对逻辑——既不执着于“牛市必涨”的执念,也不陷入“熊市必跌”的焦虑。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结构性行情可能会演绎到10月份。美国降息窗口期打开、人民币易升难跌、地缘经贸近期无重大变数,反内卷持续支撑物价回暖,以及存款搬家叙事下的M1增速回升,都是市场未来走强的重要支撑。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884.71点,涨0.24%;深成指报12999.45点,涨0.15%;创指报3037.83点,跌0.52%。
市场成交额达到16487亿,较昨日放量1526亿。然而,从本周主力资金动向更能看清本质:3800点上方主力始终处于“被动维护”状态。
这种“资金流入护盘+期货端增空”的组合,与其说是看好后市,不如说是主力机构的短线应急操作。下午市场,投资者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如果枫叶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哦~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