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老舍在《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诚然,大部分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会如何,都是母亲“灌养”的。
母亲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方法育儿,真的要慎重考虑,长期谋划。
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看清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并且没有太多纠错的机会。

01
买买买的母亲,养不出生活节俭的孩子。
作为70后,我有这样的经历:跟母亲一起去集市卖菜。
我实在是饿了,就央求母亲,买一个包子。
母亲给我买了包子,自己却没有,还说:“我不饿,回家后再吃饭。”
过了中午,我们终于把菜卖完了。走了三里多路,回到家。
反正孩子们要买什么,母亲会严格控制;母亲尽量做到不买。
在贫穷的时代,母亲只能从牙缝里省钱,给孩子们读书,保证家里的柴米油盐。
农村有句谚语:“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如果一家人都省吃俭用,这存款是肯定会有的,经济上的压力不大。
反之,那些对儿女的购买欲,有求必应的母亲,肯定是惯儿女,养败家子。
母亲自己也喜欢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这家庭里,会有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最终让金钱白白浪费。
母亲胡乱买,父亲赚钱的压力就大了。家庭的二心就出现了。家穷了,孩子无节制,这收支矛盾就无限扩大。
02
刷刷刷的母亲,养不出放下手机的孩子。
看过这样的家庭吗?
母亲对孩子要求:“学习期间,一律不能看手机。”
母亲提要求的时候,自己抱着手机,盯着屏幕,一动不动。眼睛都没有看孩子一下。
到了傍晚,孩子散学回来,要写作业。母亲也会陪伴。
孩子写作业,母亲在旁边玩手机,刷无聊的小视频,时不时发出乱七八糟的声音,忍不住笑出来。
孩子在母亲的引导下,会认真写作业吗?人人心中有一个答案。
也有这样的家庭:孩子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小难题,母亲第一时间,不是看题目,分析,而是拿出手机,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孩子呢?手机到手,就完全时空了,找题目是很随意的,看手机是很认真的。
凡事都去手机里找答案,说明了“母亲不爱学习,不会思考”。
还看过这样的母亲——但凡孩子闹腾,就给孩子手机,哄一哄。母亲就可以专注打麻将,跳舞等。
技术成瘾专家特雷莎·桑切斯说:“每当有人给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点赞时,我们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脉冲就会增加。”
手机带来的快乐,是很短暂的,对学业的伤害却是长久的。
孩子跟着手机成长,结果肯定是学习不太好,仕途迷茫。

03
骂骂骂的母亲,养不出情绪稳定的孩子。
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如果父母责备孩子礼貌不周,那么孩子也会笑话父母教育失策。”
当母亲反复责备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很伤心。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反驳。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孩子不断反驳,母亲就压不住了。孩子可能会走极端。比方说,离家出走,放弃学业。
不得不说,“一个家庭走向不幸,往往是从家里有一个爱责骂的人开始的。”
母亲骂孩子,就是否定了孩子的成绩,只是看到了孩子的缺点,也无法理解孩子的缺点。教育,是居高临下的。
母亲骂父亲,这就让父亲在家,失去尊严。也许孩子也会跟着母亲,一起骂父亲。
母亲骂公公婆婆,孝道就没有了。孩子的眼里,公公婆婆就是很恶毒的人。
骂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可以把问题变得更加糟糕。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情绪不稳,在所难免。
04
管管管的母亲,养不出独自奋斗的孩子。
孩子要去学美术,母亲不允许,非要孩子学舞蹈。
孩子去了舞蹈班,却一点兴趣都没有,然后就学习成绩很差。
孩子二十多岁,要找对象了。但凡母亲不喜欢的人,都否定了。孩子到了三十岁,还可能是单身。
孩子要从事什么工作,母亲都不答应,非要孩子到体制内。而孩子反复考试,也没有办法进入体制内。
对孩子的什么事情,都严格管控,这不是爱,而是控制欲太强。
作家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控,否则就无法独立,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被母亲掌控一辈子的孩子,就如同在大树下的小草,暗无天日。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指出:“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作为母亲,应该思考,应该如何做,才算是合格的母亲。千万不要毁掉了孩子,还不自知。
会鼓励的母亲,养出勇敢的孩子。
会肯定父亲的母亲,养出尊重父母的孩子。
会节约的母亲,养出懂得理财的孩子。
会好好说话的母亲,养出心平气和的孩子。
会拿起书本的母亲,养出爱学习的孩子......
孩子的第一步是母亲扶着的,第一句话是母亲教的,第一次上学是母亲送去的,第一口饭是母亲喂的,千万别大意。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