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凌晨,成都一位爸爸的朋友圈,让无数人看哭了。他敲下几行颤抖的字:“我的小宸宸,爸爸再也抱不到你了。外婆也跟着你走了,在那边要听外婆的话,想爸爸妈妈了,就来梦里看看我们……”
孩子才2岁9个月,虚岁3岁,几天前还对着镜头笑;外婆冲去救他时,到最后都没松开孩子的手。
9月3日,这位爸爸还在社交平台晒出宸宸的照片。镜头里的小家伙穿着亮色外套,举着玩具笑得露出小牙,配文是“想我的小宝贝了”。那时没人知道,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公开分享儿子的日常——因为工作忙,他把宸宸送回了老家,托付给外婆照顾,想着忙完这阵就接孩子回来,可这一分别,竟是永别。
悲剧发生在外婆家附近的鱼塘。据孩子爸爸后来回忆,那个鱼塘四周全是水泥抹的陡坡面,没有任何护栏,也没有防滑的台阶,“人一旦掉下去,根本抓不住东西往上爬”。事发时,外婆其实一直跟着宸宸,可孩子正是好动的年纪,一个没看住,就跑到了鱼塘边。
没人知道那几秒里外婆有多着急。邻居说,只听见“扑通”一声,接着就是外婆的呼喊,等大家跑过去时,看见外婆在水里紧紧抱着宸宸,拼命想往岸边划,可坡面太滑,两人怎么都爬不上来。不会游泳的外婆,到最后都没松开抱着孙子的手,最终和宸宸一起没了踪影。
消息传到孩子爸爸耳朵里时,他正在外地忙工作,手机差点摔在地上。他疯了似的往老家赶,路上反复刷着手机里宸宸的视频,那个几天前还会奶声奶气喊“爸爸”的孩子,那个总爱黏着外婆要糖吃的孩子,怎么突然就没了?
赶到老家看到空荡荡的屋子,看到鱼塘边还没干的水渍,他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崩溃大哭。他怪自己,怪自己没能多陪陪孩子,怪自己把孩子托付给外婆后就没多操心,“要是我早点接他回来,要是我多提醒外婆注意鱼塘,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可他没怪过外婆。在后来的文字里,他反复说:“我妈妈没什么文化,但她是最好的妈妈,也是最好的外婆。”三胎出生后,是外婆主动提出帮忙带孩子,每天起早贪黑做饭、哄睡,宸宸的小衣服永远洗得干干净净,口袋里总装着孩子爱吃的小饼干。就连这次出事,外婆也是为了救宸宸才没的——这样的外婆,怎么能怪?
网上有人说“外婆没看好孩子,太不负责任”,可这位爸爸特地回复:“她已经尽力了,她到最后都在护着宸宸,我没资格怪她,也没人有资格怪她。”是啊,一个愿意用生命去护着孙子的老人,怎么会是“不负责任”?她只是老了,反应没那么快,面对突发情况时,只能凭着本能去抓住最爱的人。
这世上最无奈的,莫过于“我已经拼尽全力,却还是没护住你”。外婆肯定也在水里挣扎过,肯定也怕过,可她宁愿自己出事,也没松开宸宸的手——这份爱,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如今再提起这个家,只剩无尽的空荡。宸宸的玩具还摆在沙发上,外婆织了一半的小毛衣还放在床头,可曾经玩玩具的孩子、织毛衣的老人,再也不会回来了。家里的哥哥姐姐还不懂“死亡”是什么,总问“弟弟和外婆去哪里了,怎么还不回来陪我玩”,每次听到这话,全家人都红着眼眶说不出话。
有人问,这事儿能怪谁呢?怪年轻人忙于工作没时间带娃?可他们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怪老人反应慢没看好孩子?可她已经用生命尽了最大的努力。说到底,这更像是无数普通家庭的现实困境:年轻人要打拼,老人要帮忙带娃,可老人的体力、反应跟不上,身边又藏着像无护栏鱼塘这样的“隐形危险”,一旦出事,就是整个家庭的悲剧。
如果那个鱼塘能装个护栏,如果大人能再多一份警惕,如果我们对“老人带娃”的现实困境多一点理解,或许这样的悲剧就能少一点。
现在,大家都在为宸宸和外婆祈福,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外婆还能牵着宸宸的手,再也没有危险,再也没有分离。也希望这个破碎的家庭能慢慢走出来,记住宸宸的笑容,记住外婆的爱,好好地活下去。
只是往后再有人提起“把孩子送回老家带”,或许都会想起这个秋天,想起那个没护住孙子的外婆,想起那个再也见不到儿子的爸爸——有些分别,真的只有一次,有些遗憾,一辈子都补不回来。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