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顿午餐”到“一日三餐”,“临时托”到“全日托”,静安如何守护朝夕美好?



昌平路,上海最早的20条林荫大道之一,新落成的曹家渡街道社区食堂就坐落于这条郁郁葱葱的栾树大道上。早晨,陈老伯坐在外摆位,点上咖啡面包,开启一天的悠闲生活。


同一时间,沈阿姨把23月龄的外孙送到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宝宝屋”。她已为孩子报名9月开学的托班,将从“临时托”逐渐过渡到半日到全日托。


这是静安“一老一小”日常生活的片段



《2025夏令热线·区长访谈》今天开播

上午9点—11点

静安区区长翟磊

将走进直播间


他在《民生方法论》中表示:

静安今年推出

乐龄、萌芽“两大工程”

不断完善老有颐养、

幼有善育的服务体系

用心守护好百姓家门口的“朝夕美好”




乐龄工程:

从“一顿饭”到“一张网”


上个月,位于昌平路888号的曹家渡街道社区食堂开张。约660平方米的空间,提供室内110个及部分室外外摆座位,每天约满足1000人次的餐食需求。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实现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的全供应。



中午将近12点,社区食堂飘出热腾腾的“锅气”,金灿灿的炸猪排、酱香浓郁的木梳肉、香糯清甜的蒸南瓜……老人和年轻人坐在一起品美食。食堂每天供应90多种菜品,门口大屏上,密密麻麻亮出自选菜及特色档口的菜品、价格。



“食堂开张半个月时,营业额达到了62万元。”曹家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梦源介绍,此前街道充分征询了周边居民需求,提供“全龄段”用餐服务:为老年群体,推出低糖餐、养生餐、四季餐;为白领推出冷餐、西点;为儿童群体推出营养餐,兼顾口味,更关注健康。针对本市户籍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退役军人,均有折扣。



除了用餐服务,曹家渡社区食堂更是一个集零售、社交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公共空间。食堂一角设置“4:30课后学堂”书吧,在非就餐时段,社区食堂室内外空间都向市民开放;营养膳食咨询、健康讲座活动与隔壁的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社区卫生站等为老服务项目实现功能互补;社区食堂还直通背面的静安区工人体育场老人早上打太极、晚上散步消食都方便。



从提供“一顿午餐”向“一日三餐”延伸,“工作日供应”向“全年无休”延伸,从“上门就餐”向“上门送餐”延伸……翟磊介绍,静安不断扩大多元助餐服务网络,“像这样的‘静邻餐厅’区内已经有111家,日均最大供餐量1.23万客,点位数及供餐量均处于全市前列。”


除了做优“一顿饭”,静安还通过建好“一张床”、织密“一张网”,持续完善“15分钟乐龄生活圈”。比如,推广普惠型家庭养老床位,将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延伸至家庭,并依托“五床联动”实现医养资源深度融合;开展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和智能设备安装,织密织牢独居老人关爱网。


“今年我们还在三家区域医疗中心率先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难题。”翟磊说。



萌芽工程:

全区幼儿园9月100%开设托班



“我也是第一次做奶奶,不光是宝宝,我们大人也在这里有所收获。”在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宝宝屋”,周阿姨的孙子在专业老师陪伴下玩游戏、听故事,还有医生定期来指导,老人科学育儿不再焦虑。



2022年,静安在江宁路街道率先建成全市首家社区宝宝屋,此后又率先实现街镇全覆盖,为家长提供“喘息式”服务。


在后续调研中,家长们又有新期待,比如希望就近享受普惠型幼儿园的托育服务,托班的年龄能够适当下移,家长能更便捷获取科学育儿指导。最新4.0版本的“宝宝屋”,正在朝着更专业、更温暖升级,实现服务扩容与个性化提质。


“今年我们创新推出‘萌芽工程’,发布了‘六大行动’。”翟磊介绍,从9月份开始,全区所有幼儿园都将开设面向24—36月龄婴幼儿的托班,在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将开设12—24小月龄托班“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特点,推出弹性时间托班服务和菜单式托班亲子体验活动。”



延长路东部幼儿园,也是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针对6—12个月龄宝宝处于感知觉快速发展关键期、12—18个月龄宝宝开始探索周围环境、18—24个月龄的宝宝开始进入语言学习的快速发展期等特点,早教中心设计了“家长渐进式陪伴活动”。针对24个月以上宝宝,早教中心托班提供半日制、全日制的托育服务模式。


提到“家长渐进式入园”的举措,幼儿园园长、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主任林丽说:“因为小月龄的小朋友很多还不会说话,会用肢体去表达。老师刚刚带这个孩子一天或者一个星期,其实捕捉不到。比如有一个家长他就说‘我的宝贝只要一皱鼻子,就说明他饿了’,那老师就知道了。从家庭照护到集中照护,这些过渡非常重要。



“萌芽工程”还推出“教·养·医”童馨成长行动比如,一份“童馨档案”,由医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来探索,形成“预防—筛查—干预—支持”全流程闭环式的管理。静安还应用AI智能技术,推出“芽宝”智能互动问答平台,为家长提供24小时不间断咨询服务。


“通过搭建‘方便托’的网络、提高‘科学育’的水平,静安以专业力量构建‘教、养、医’融合的托育服务新生态,为婴幼儿打造温暖成长空间。”翟磊在调研最后说到,“我们要把静安建设成为最适合儿童成长的地方。”


编辑:路景斓

图片:静安区新闻办

视频:静安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话匣子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6

标签:美食   静安   日托   朝夕   三餐   午餐   美好   月龄   静安区   食堂   宝宝   幼儿园   家长   社区   萌芽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