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程人调侃说:“泽连斯基已经开始请求中国参与乌克兰战后重建,工程人的机会来了。”
而且还有网友说,真有公司已经承接了乌克兰的基建工程。
不过,大多数网友觉得,背井离乡去一个局势还不安稳的地方,风险实在有点大。
但眼下,工程人确实得赶紧找新出路——毕竟,这几年建筑行业“活少人多”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了。
与此同时,很多人都在关注中央的政治动向,看看有没有新的机会点。
而实际上,两会后,地产工程人的出路,已经基本明确了,在政策利好之下,无论是房建还是基建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01
“棚改2.0”来了,将带动一大波机会
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上提到,今年中央主抓的三件事,释放出了一系列机遇:
第一,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项目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第二,将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并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住更新改造;
第三,社区建设要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
这里面有拆迁重建,也有小修小补,对企业来说都是机会。
而之所以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项目会备受关注,关键在于它是以货币化安置的形式进行。说的简单点,就是直接给钱或者给房票,让拆迁户去买房。
对此有机构测算,这次100万套的危旧房改造将带动1亿平方米的商品房销售。
而且中央也明确,今年会在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也就是说,最终实施下来,不止100万套的规模。
这让大家不禁回忆起2014年开始的那一轮棚改,很多房企因积极参与,不仅赚得盆满钵满,企业规模也得到快速扩张。
这波改造,更多人称之为“棚改2.0”。虽然很多民营企业现在资金紧张,难以参与,但国企、央企会成为主力。
而且,改造工程同样会带动建材、建筑施工、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和产业网的盘活,从而创造更多就业。
另外,旧改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通过去库存来助推房地产“止跌回稳”。一旦市场实现回温,那么到那个时候利好的将不只是国央企,对于所有房企来说,都可能获得一次大回血,甚至所有身处其中的地产人都将是直接受益者。
.02
城市更新和危旧房改造,为代建和物管企业带来机会
除了拆旧建新,对老小区的改造也是个重点。数据显示,全国2000年前建成的小区约有22万个,涉及近3900万户居民。
这些小区普遍存在停车难、充电难、管线老化、没电梯等问题。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补齐这些短板。
按照规划,今年要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住建部也明确将加大推进城市更新,也就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还要加码。
而且,老小区改造一般由政府主导出资,城投公司牵头,民企可以通过代建、物业管理、智慧社区运营等方式参与。
比如有的物业公司就在重庆、成都接手了改造后小区的智慧化运营,装上了智能安防、智能停车等系统。虽然赚的是“小钱”,但在房产主业低迷的当前,也是扩宽营收的一个渠道。
因此,今年代建领域及物管领域的机遇,工程人也可以多关注。
.03
新基建+旧基建,依然是个增长型赛道
这几年随着住宅业务缩水,不少工程人从住宅建设转向了产业园区、新能源等新基建领域。
比如比如某新能源公司招聘的土建工程师岗位,月薪开到1.5-3.0万,15薪制,无论对传统建筑或地产工程岗来说,都属于降维打击的级别。
据观察,建筑+科技、建筑+能源等所衍生出来的新兴产业,正在为转型的工程人打开一个新世界。
而且,虽然大基建方面整体在收缩,但细分领域依然大有可为。
从今年中央的部署来看,水利、机场、港口、运河等领域仍处于投资增长期。
比如两会上特别提出要加强水利建设,加快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水利保障能力。
去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1.7%。今年预计整个水利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
这些项目大多由城投和大型施工企业承接,也是工程人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