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多败儿,现在不给钱,他还威胁我们。”
向太陈岚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这是她首次打破沉默,直面小儿子向佑的成长问题。
镜头里,一向强势的她红了眼眶,“向佑是我心上的痛,也是我教育路上最惨痛的教训,我总以为给够物质就是爱,最后却把他宠成了不懂责任的孩子。”
作为香港娱乐圈知名豪门,向华强夫妇向来对家事低调,尤其是向佑,此前仅因2015年“殴打出租车司机入狱”短暂出现在公众视野,从那之后便极少被提及。
如今向太主动剖开“家丑”,不仅还原了向佑从“星二代”陷入成长困境的真实历程,更以自身经历警示千万家长,再优渥的家境,也抵不过错误教育的消耗。
向太在视频中反复强调:自己对两个儿子从没有偏心,请一样的私教、送一样的国际学校,连日常开销都尽量保持一致,可他们长大后的选择,却差得越来越远。
大儿子向佐的成长,是豪门教育里“正向发展”的样本,从小被送去学习游泳、武术,18岁就拿下香港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亚军。
后来进军娱乐圈,即便演技曾遭争议,也始终保持自律,近年转向内地发展,不仅靠“硬汉人设”积累口碑,还涉足直播带货领域,凭借家庭影响力与自身努力打开市场。
私下里,他与郭碧婷的婚姻稳定,时常以“顾家丈夫”形象露面,逐渐成为向家对外的“体面名片”。
小儿子向佑则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向太坦言,向佑小时候并非没有天赋,他画画很有灵气,学校还收藏过他的作品,老师也夸他聪明。
可这份天赋,终究被“无底线的溺爱”淹没,向佑想要的玩具,向太会立刻安排人采购,他不愿去学校,向太便找家教上门授课。
甚至看到向佐拿游泳冠军,向佑赌气摔了奖牌,向太也只是轻声安抚,从没想过引导他正视差距。
最明显的是他们在英国留学那几年,向太的声音里满是懊悔,向佐的话费很省,每次打电话都是问自己和华强的身体,聊的都是学业和规划。
向佑却不一样,话费开销很大,甚至每月光话话费就要打2万多块钱,而且大多是跟朋友联络,只有没钱的时候才会找,开口就是要生活费。
成年后,这种差异愈发明显,向佐靠自己拓展事业版图,向佑却习惯了依附家庭,凡事都想靠父母解决,甚至把“向家儿子”的身份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依靠。
向太在视频中,只愿提及向佑人生中最受争议的一件事,2015年的“殴打出租车司机案”,但正是这件事,彻底暴露了向佑被宠坏的性格缺陷。
当时28岁的向佑在香港街头打车,因路线选择与司机发生争执,情绪激动下,他不仅多次击打司机面部,还当众喊出“你知道我爸爸是向华强吗?信不信让你在香港混不下去!”。
监控视频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最终向佑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入狱6个月。
“那半年,我和华强每天都睡不好。”向太回忆,当时她曾想找律师上诉,却被向华强阻止,“让他进去好好反省,不然他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底线。”
可让夫妻俩没想到的是,监狱的经历并未让向佑悔改,出狱后他非但没向司机道歉,反而抱怨父母不帮他,甚至在家中摔砸物品发泄不满。
除了这件事,向太还罕见提及向佑的“创业尝试”,并非网传的“电竞俱乐部、红酒代理”,而是更贴近生活的小生意。
“他后来想自己做事,我支持他开了宠物店、也试过餐厅,前后投了些钱,可最后都亏了。”
向太没有细说亏损金额,只坦言,不是生意不好做,是他没心思经营,开店后经常不管不顾,最后只能关门。
也是从那时起,向太才意识到,自己多年的溺爱,早已让向佑失去了踏实做事的能力,他习惯了伸手就有,既不懂赚钱的艰辛,也没有承担失败的勇气。
“如果能重来,我绝不会这样教向佑。”视频中,向太第一次公开承认自己的教育失误。
向太说自己最后悔的,就是用物质填补对孩子的陪伴,总觉得忙事业没时间陪他,就多给点钱,让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慢慢的,他觉得钱来得容易,既不珍惜,也不想靠自己去赚。
直到后来向佑创业失败,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怪投入的钱不够多,向太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无限的物质,而是知道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争取。
不仅如此,向佑小时候闯点小祸,向太总想着他还小,要么找关系解决,要么赔钱了事,从不让他自己承担。
向太坦言,这种“护短”,让向佑失去了对“规则”的敬畏,他觉得无论做错什么,父母都能兜底,所以才敢在街头嚣张跋扈,无视他人的权益。
向太还提到,向佑小时候就对向佐有莫名的抵触,向佐拿了游泳冠军,他不开心,向佐被老师表扬,他就说是老师偏心。
当时她只觉得是小孩子闹脾气,没放在心上,直到后来向佑跟心理医生抱怨爸妈更爱哥哥,向太才后悔。
因为自己一直以为给一样的东西就是公平,却没关注向佑的心理感受,没教会他懂得欣赏别人,和接纳自己。
这些教训,其实跟豪门无关,无论家里有钱没钱,一旦踩了这些坑,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关于向佑如今的生活,向太没有过多提及,只轻描淡写地说,他现在很少露面,我们也没逼他做什么大事,只希望他能慢慢踏实下来。
没有网传的“海南散心”“帮民宿拍视频”,也没有“每月2万生活费”的具体数字,向太的表述很克制。
她只强调,现在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有求必应,他想做什么,会让他先想清楚怎么干、需要承担什么,我们能帮的,只有引导,不是兜底。
或许对向佑来说,这样的慢下来才是最好的,他需要时间摆脱“豪门光环”的束缚,也需要机会学会靠自己生活。
而对向太而言,这既是对过去错误的弥补,也是作为母亲最后的坚持。
其实向佑的故事,从来不是豪门的专属问题,而是家庭教育的普遍警示,无论家里有钱没钱,若父母把“物质”当“爱”,把“护短”当“疼孩子”,忽视对孩子价值观的培养,终究会让孩子走弯路。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