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幼儿园门口哭声一片,娃入园要哭多久才能适应?

又是一年开学季,这几天幼儿园门口就成了特别热闹的“情绪剧场”。

“妈妈,我要回家”;

“我不要上幼儿园”;

......

这一声声哭喊,让人看着又好笑又心疼。孩子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哭喊着破了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湿了眼眶,更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扒着园门往里望。

很多家长说受不了这种场面,到底孩子要哭闹多久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哭多久才会好?”没有标准答案,但藏着小规律

总有家长问:“我家娃到底要哭到什么时候才会不哭?”其实每个孩子的“哭期”都像他们的小脾气一样独特,但摸透了规律,心就能先定一半。

一般来说,2-3岁的娃适应会慢些。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时间没概念,家长说下午来接,孩子脑子里是妈妈要消失好久好久。

所以孩子哭闹1-2周很常见;3岁以上的娃稍微好一些,能听懂吃完午饭睡一觉,妈妈就来了,大多3-7天就能从嚎啕大哭变成进门前瘪瘪嘴。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常现象:开始几天哭得越凶的娃,往往好得越快,因为他们扯着嗓子喊:“我要回家”,是把焦虑全倒出来了,哭完了就有空观察“原来滑梯这么好玩”;那些刚开始去表现的很乖、很听老师话的娃可能会在几天后突然抱着门框不肯动,这类孩子刚开始没敢哭,把情绪憋成了“后反劲”。

从“拽着不放”到“挥手再见”,娃要闯过三道“小关卡”

其实孩子入园哭闹,从来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孩子在跟分离焦虑较劲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三个关卡:反抗期、失望期、超脱期。

反抗期:“我哭够大声,妈妈就会带我走”

头3-5天特别典型,娃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启动“全身抗拒模式”:有的抱着家长脖子死不撒手,老师碰一下就尖叫;有的往地上一坐,腿蹬得像小马达,嘴里还念着“坏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

孩子心里在打小算盘:“上次我哭,妈妈就给我买糖吃了,这次我只有哭得更凶,妈妈肯定会带我回家。”

所以孩子哭起来又急又猛,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连呼吸都带着哭腔。

给家长的建议:

这时候特别忌讳两件事:一是跟孩子讲道理,因为孩子满脑子都是要妈妈,根本听不进;二是偷偷溜走,因为家长偷偷溜走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蹲下来抱孩子10秒钟,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舍不得,妈妈也舍不得你呀”,先接住孩子的情绪,然后拉着孩子的手晃一晃,和孩子拉钩,承诺孩子下午吃完点心,妈妈头一个来接你,说完果断转身走。

这时候别回头,家长越干脆,孩子越知道妈妈只是暂时走,不是不回来了。

失望期:“哦……哭好像没用,但这里好像也不坏”

大概坚持一周,孩子就会慢慢发现不管怎么哭闹,妈妈还是会走,自己还是得留在幼儿园。这时候孩子就学聪明了,早上进园还会哭,但声音小了,由嚎啕大哭变成小声哼唧了,老师递块饼干,哭能停半分钟,玩着玩着又想起妈妈,又哼唧两声,常常是眼泪挂在脸上,手在扒积木玩。

给家长的建议:

这时候家长别掉以轻心,也别给孩子压力。不要问问“今天不哭了好不好”,可以换个说法:“妈妈看到你今天只哭了一小会儿,比昨天进步啦”,用具体的肯定帮孩子攒信心。

也可以给孩子带个孩子喜欢的小熊玩偶、小抱枕等小物件,告诉孩子想妈妈了就摸摸,当孩子在新环境里找到小依靠,焦虑就少了一大半。

超脱期:“我知道妈妈会来,就是有点舍不得”

这一阶段,孩子早上来园可能还会拽着妈妈的手晃两晃,瘪着嘴让妈妈早点来,但如果老师说教室里有水果沙拉吃,孩子会犹豫一下,然后松开妈妈手和老师走。

给家长的建议:

虽然这一阶段孩子不怎么哭闹了,但家长也别觉得总算熬过去了就大意。还是要说到做到,说好谁来接孩子,就谁来,说好几点接,就千万别迟到。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在这些“说话算话”里慢慢积攒的。

其实孩子入园适应得快不快,一半看娃,一半看家长。那些站在门外抹眼泪的、扒着门缝偷看的、跟老师反复交代孩子怕黑,孩子不爱吃青菜的,都是因为心里没放下,认定孩子不适应,怀疑老师照顾不好孩子。

但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家长要先做好“心理建设”,学会慢慢放手,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家长平时在和孩子的相处聊天中,要避免跟孩子说“幼儿园老师会骂你”、“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等类似的话,这些话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是惩罚地,也别过度补偿,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什么要求都满足他,会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受苦,需要家长补偿。

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好玩的事?”、“新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就算孩子说他和小朋友抢玩具了,也别急着批评孩子,先听孩子说完,让孩子知道,幼儿园的事,无论好坏,爸爸妈妈都愿意听。

也要注意别跟老人偷偷抱怨,孩子瘦了,肯定是幼儿园饭不好吃,孩子吃不饱,孩子很敏感,家长的焦虑会通过表情、语气、眼神传给孩子,不如跟家人说“你看他今天主动跟小朋友分享玩具了,真棒”,这样正面的话,会帮助孩子更爱幼儿园。

每次路过幼儿园门口,看那些哭哭啼啼的小身影,总觉得又软又暖。他们攥紧的小拳头里,藏着对陌生世界的慌张,挂在脸上的眼泪里,藏着对家人的依赖,但转身跟着老师走的小脚步里,藏着比谁都强的勇敢。

开学季,幼儿园门口的眼泪和哭闹声,从来不是分离的难过,而是成长的信号,就像小树苗总要离开温室,去吹吹风、晒晒太阳,才能长得更直。

所以家长们别急,也别慌,你站在不远处等他的时候,他正在教室里偷偷学着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和小朋友们相处,听老师讲绘本里的故事。

下午接孩子时,请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妈妈看到你今天很棒呀”,你会发现,孩子眼里的光,比早上哭的时候亮多了,因为那是他闯过一关的勋章,也是你们一起学会放手与牵挂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育儿   哭声   幼儿园   多久   门口   孩子   妈妈   家长   老师   眼泪   焦虑   这时候   关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