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A股在半年报披露窗口期内,将聚焦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政策层面在创新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等国家重点方向的持续支持,有望为市场提供更强支撑;海外需求拉动的高端制造与医药研发领域或成核心主线。
2025年7月3日,A股与港股市场呈现分化格局,A股整体偏强,港股则稍显承压。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创业板指表现尤为亮眼,收涨1.9%;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18%和1.17%。全市场成交额达1.33万亿元,虽较前一日小幅缩量,但仍处活跃区间,资金持续聚焦科技成长板块。
反观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下跌0.63%,恒生科技指数同步收跌0.6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幅更深达0.88%,当日成交额2312亿港元,成交活跃程度仍处较高水平。
行业层面,科技与消费双线并行,周期板块分化显著。
A股行业层面,结构性特征鲜明。创业板与科创板在消费电子、创新药等题材驱动下表现强势,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板块涨幅居前。创新药板块受政策与技术突破双重提振持续活跃,多只概念股强势涨停。消费电子产业链亦全面爆发,苹果折叠手机研发进展等消息刺激相关企业股价大幅上扬。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存储芯片等科技热点轮番表现,印证资金对泛科技主线的追捧。相对而言,煤炭、交通运输等周期板块则出现回调。
港股行业层面,医疗保健业与原材料业逆势上涨,分别录得2.61%和2.01%的涨幅;科技股延续弱势,部分龙头股因销量下滑或新游表现不及预期承压;钢铁板块则因市场对政策执行力度及减产进度的担忧出现剧烈回调。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医药生物板块与A股形成联动,Wind香港生物科技Ⅲ板块当日大涨4.78%,反映市场对医药研发与临床转化成果的重视度提升。
A股方面,电子(1.69%)、电力设备(1.38%)、医药生物、通信均涨超1.3%;煤炭(-1.16%)、交通运输、钢铁、石油石化、银行逆势收跌。
港股方面,医疗保健(2.61%)、原材料(2.01%)、工业涨幅靠前;非必需性消费(-1.2%)、资讯科技(-0.84%)、金融业跌幅靠前。
从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看,A股与港股面临不同驱动因素。A股受政策端积极信号提振:证监会深化改革与稳定市场的表态推动“两创板”改革预期升温,国家发改委对“两重”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强化了基建产业链信心。港股则更受国际环境与企业融资选择影响,上半年港股IPO热度高涨,港交所融资吸引力提升,内地企业转向双重上市以拓展国际融资渠道的趋势显著。
展望未来,A股在半年报披露窗口期内,将聚焦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政策层面在创新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等国家重点方向的持续支持,有望为市场提供更强支撑;海外需求拉动的高端制造与医药研发领域或成核心主线。
港股市场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在海外货币政策转向、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其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定价权或进一步巩固,短期存在修复空间,但需警惕外围经济数据与地缘政治扰动。
投资建议方面,短期可关注市场热点,如业绩确定性高的海外算力(光模块、PCB)、游戏、出口(摩托车、风电)等领域,以及政策催化的无人驾驶概念;中期则可重点布局泛科技(创新药、固态电池、商业航天等)、新消费及有色金属板块。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