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又是一年月圆时,中秋佳节本应是家人团聚、把酒言欢的温馨时刻。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皎洁的月光下,漫漫长夜却可能伴随着辗转反侧的失眠、无法排解的焦虑或莫名低落的情绪。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志病科)蒋军林主任医师提醒,这并非个例,在中医看来,这与节气的转换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息息相关。
1. 秋应于肺,在志为忧。中医认为,秋季与五脏中的肺相应,肺受影响在情绪上容易产生悲忧。这是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邪),容易耗伤肺阴,导致肺受影响。
此外,自然界表现为草木凋零、万物萧瑟,这种“肃杀”“收敛”在人体表现为气机从宣发转向内收,如果这种“收”的过程太过或不畅,就容易产生低落、惆怅、悲伤的情绪。
(▲AI图)
2. 肝主疏泄与气机不畅。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容易让人产生“失去感”和“无奈感”,这会抑制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
而且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多,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运行不畅,就会郁而化火,导致急躁易怒、焦虑不安,肝火又会扰动心神,导致失眠。
基于以上认识,中医调理“悲秋”情绪重在“养肺”和“舒肝”。
1. 起居调养:
早卧早起:顺应自然“收”的规律,早睡以养阴精,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
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注意防寒保暖。
(▲AI图)
2. 饮食调养:
润燥养肺:多吃白色食物,如梨、银耳、百合、山药、莲藕、莲子等,以滋阴润肺,对抗秋燥。推荐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小米同煮),适合心烦失眠者。温馨提醒:月饼高糖高油,不易消化,“胃不和则卧不安”,尤其睡前不宜多食。
少辛增酸:减少葱、姜、蒜、辣椒等辛散之物,以免耗伤肺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橘子,酸味能收敛肺气,并有助柔肝。
3. 情志调养:
主动社交:中秋时节的“精神团圆”,利用中秋假期,与家人朋友深入交流,把内心的烦恼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疏肝解郁”之法。
培养兴趣:投入一些能让自己感到愉悦的活动中,如听音乐、画画、运动等,以舒畅情志。
登高望远:秋季登高是传统的养生方法,登高望远,开阔的视野有助于开阔心胸,有效缓解抑郁情绪。
(▲AI图)
4. 穴位按摩:
神门穴:“心神出入之门”,位于手腕横纹上,靠小指一侧的凹陷处。睡前用拇指按压,感觉有酸胀感,每次按揉3~5分钟,能有效宁心安神,治疗失眠。
太冲穴:“消气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脚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用拇指从后向前推按,能有效疏肝解郁,缓解焦虑情绪。
百会穴:“诸阳之会”。位于头顶正中心。用掌心轻轻拍打或按揉,有升阳举陷、醒脑开窍、镇静安神的作用,对缓解头晕、焦虑有帮助。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谢乐主任提醒:身体的失衡是导致失眠、焦虑的深层原因。在这个寓意“圆满”的中秋佳节,我们不仅要追求外在的团圆,更要关照内心的平和。如果您的问题严重,持续不缓解,请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辨证论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志病科) 蒋军林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