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就摧毁中国!特朗普再放狠话,想用关税换稀土和大豆的让步

大豆压仓、稀土管制两大问题把特朗普搞得焦头烂额,他终于忍不住找中国要台阶下了,只是一生嘴硬的他,似乎又把这次“交易”搞砸了。

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再一次提到中国,尤其是关于中国关税战的未来,他想用威胁乌克兰的方式对华恐吓,口出狂言“不想摧毁中国”,希望能通过降低关税来换取大豆、稀土和芬太尼上的让步,意思就是让中国乖乖识货,他怎么敢如此嚣张的?中方又是怎样回击的?

自相矛盾的威胁艺术

特朗普如今的表态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一边说自己压根没想过要“摧毁”中国,听起来像是在释放某种善意,可话音未落他又开始吹嘘自己第一个任期里如何靠关税从中国身上刮走了“数千亿美元”,甚至扬言要把税率直接拉高到骇人听闻的155%以上。

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论,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谈判艺术,换句话说就是特朗普这套“关税威胁”作为一种喊话工具,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威慑力,为什么?因为它本身就充满了逻辑上的硬伤,而且他的行为模式也太过反复,大家早就看腻了。

他总是在强硬喊话和释放缓和信号之间来回横跳,一会要极限施压,一会儿预告说“两周后”就要和中方在韩国见面谈,这种操作看多了,就能明白他的主要目的并非真的为了达成什么协议,更多是演给国内的观众看,或者说是在谈判前抢占一个姿态上的高地。

这种“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策略,因为玩得太直白,反而显得有些笨拙,它非但没能有效引导外界的预期,反而让自己的意图变得廉价。

更有意思的是,他这套逻辑在别的地方也用过,而且效果并不好,就拿乌克兰来说,特朗普曾对泽连斯基用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本,警告说如果不接受俄方的条件,乌克兰就会被“摧毁”。

可现实呢?俄军在所谓的“夏季攻势”里进展极为缓慢,几个月下来才啃掉了乌克兰不到0.4%的领土,所谓的“摧毁”论调,在残酷的战场数据面前,简直就像个笑话,泽连斯基非但没有妥协,反而加强了防御,用行动表明了“我偏不吃你这套”的态度。

当同样的逻辑被平行移植到对华问题上时,效果可想而知,对手早已看穿了这种虚张声势的本质,自然也就不会再被轻易吓住,曾经那张令人生畏的关税牌,在言语层面上已经退化成了一个被市场和对手国家所熟悉的、充满矛盾的、效果不断递减的政治口号。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如果说口头威胁失效还只是面子问题,那经济上的反噬可就是实实在在的里子问题了,当初设计关税政策,初衷是打击对手,结果却成了一把伤自己的“回旋镖”,而且伤得不轻。

特朗普总说要让中国为一切买单,但现实的账本却记录着另一番景象,关税的成本最后大部分都悄无声息地转嫁到了美国民众自己的头上,有数据显示,家电的进口成本平均被推高了22%,反映到零售价上就是15%的涨幅,服装的零售价也跟着上涨了12%。

企业也苦不堪言,一家知名的家电品牌就因为关税凭空多出了3亿美元的成本,直接导致公司年利润下滑了8个百分点,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农业领域更是成了重灾区,美国政府不得不动用数百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去补贴那些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而陷入困境的农场主,而另一边中方在谈判桌上提出的要求之一,恰恰是要求美国恢复对大豆的采购,这种对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讽刺。

反观中国经济的“免疫力”显然超出了预期,虽然对美出口额在短期内确实经历了波动,但很快就恢复了增长,甚至已经超越了贸易战之前的水平,通过扩大内需、积极开拓“一带一路”等多元化市场,中国成功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展现出了强大的经济韧性。

关税这把剑挥出去没能重创对手,反而让自己人鲜血直流,难怪连特朗普自己都曾私下承认,这种高额关税政策实在是“难以为继”。

手里没牌还想梭哈

当一张牌在言语上和经济上都已失灵,它在战略谈判桌上的价值,自然也就被釜底抽薪了,特朗普试图用这张“空头支票”去换取真金白银,结果可想而知。

他手里的“关税牌”看似咄咄逼人,但中国手里却握着一张真正的“王牌”——稀土,全球超过85%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都掌握在中国手中,而从战机发动机到导弹制导系统,美国的高科技和军工产业对中国的稀土供应存在着高度依赖。

一旦中国在这上面做文章,那可真是直接卡住了美国关键产业的脖子,在这种现实面前,任何关税威胁都显得底气不足。

再看看特朗普提出的谈判诉求,就更能看出他的窘迫,他要求中国在稀土管控上让步,恢复购买美国大豆,还要禁止芬太尼相关物质,这简直就像是拿着一张已经快要作废的优惠券,去要求对方把店里最值钱的宝贝送给你,顺便再帮你解决家里的麻烦事。

这种不对等的交换条件,恰恰暴露了美方缺乏真正有力的筹码,只能进行近乎无理的索取,放狠话威胁,希望通过降低关税来换取稀土、大豆和芬太尼,不过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面对这种局面,中方的应对一直很明确:我们愿意平等对话,但前提是相互尊重。中方始终采取对等措施,让双方的贸易成本同步上升,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威胁和施压,这种坚定的立场,在全球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已经获得了更广泛的共鸣。

金砖国家的扩容、东盟内部贸易的增长,都在说明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信誉正在不断流失,所以回过头再看特朗普那句“不想摧毁中国”的表态,其背后的意味就非常清晰了。

这并非什么高姿态的仁慈或战略性的让步,更像是在自己最核心的工具彻底失灵之后,为自己找一个台阶下的无奈之举。

综合来看无论是在言语层面、经济层面还是战略层面,特朗普挥舞的这张“关税牌”都已经彻底失效,它既无法构成有效威慑,也无法达成经济目标,更无法换取任何有价值的战略妥协。

对于未来的中美互动而言,如果美方依旧执着于这张已被反复证明无效的“空头牌”,而不肯转向平等和务实的对话轨道,那么任何所谓的会晤,恐怕都难有实质性成果,最终只会沦为又一次暴露其霸权思维惯性的政治表演罢了。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财经   稀土   关税   大豆   中国   乌克兰   美国   芬太尼   中方   经济   对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