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岛”总统访祖地,广东祠堂族谱现真名,百年归根引全网围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六六鳞

编辑 | 六六鳞

《——【·前言·】——》

7月初,一位来自“天堂岛”的总统,戴着墨镜,带着家人和孙子,踏上了广东祠堂的青石地面。按说是外交访问,气氛却像一场认亲。他在族谱里看到自己的中文名,祭祖时还摆上乳猪卤鹅。这趟寻根之旅,远比想象复杂。

总统的祠堂初体验,比外交场合还紧张

不是每一位国家元首,都会亲自跑到中国的乡村去找族谱。戴维·阿迪昂例外。他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的总统,一个国土面积不过21平方公里的小国领导人,却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巨大关注——因为他的祖先,来自广东江门。

这事儿一开始看上去只是一次普通的国事访问。7月6日,他带着家人和孙辈从广州机场抵达,按计划参观科技园、会见官员、参加论坛。但第二天,车队开往江门开平的赤坎镇,节奏开始发生变化。

中股村,几百户人家,门前种着桂花树,村后是祠堂与祖坟。这地方没多少人听过,却是南洋侨乡的重要根脉之一。清朝末年,大量当地人“下南洋”,去印尼、新加坡、瑙鲁讨生活。阿迪昂的外曾祖父就是其中之一,从这片土地出发,辗转漂泊,最后落脚在瑙鲁。

祠堂早就知道他要来,红布高挂,牌坊焕新,香火准备妥当。等总统一行人进门时,不少村民守在门口看热闹,也有本家族长者站在祠堂门前,面色庄重。

紧张的不是接待方,是阿迪昂本人。他虽是总统,但面对祠堂这种带有强烈仪式感的地方,多少显得局促。站在司徒氏家祠里,目光在老墙上扫过,再落到中间那本厚重的族谱。

一位族谱管理员递上编号登记表,引他去看某一页。他盯着那页纸,低声读出自己中文名字的拼音拼写。司徒·阿迪昂,正是登记在册的后代名字之一。

那一刻,所有镜头都对准他。他愣了一秒,随后笑了,笑容里有轻松,也有些激动。他不是第一次来中国,却是第一次看到有自己名字出现在百年族谱里。这种场景,不只是对他,对无数离散海外的华裔后人来说,都是内心的震动。

这个流程安排得不只是给总统看,更是给中股村、给广东侨乡、给全球媒体看的。短视频平台上,画面被反复传播。评论区里,有人调侃“连总统都来找祖先,我该不该也回老家看看”,也有人感叹“百年之后,果然都要回归”。

很多细节也格外真实。孙子在祠堂前玩榕树枝叶、太太拍照发到家族群、随行翻译对照族谱研究哪一代是“阿迪昂公”的父系线。这不是普通的访问,是一场跨越三个世纪、连接两片大陆的“归根认亲”。

有趣的是,他的中文并不流利,部分交流靠翻译。但当他读出族谱名字那一刻,不少村民笑着鼓掌,不是因为听懂了内容,而是听懂了那个“我们是一家”的态度。

这场祠堂里的相认,或许比他任何一次联合国发言都更动人。因为这次,不关乎国家地位,而是家门位置。

从下南洋到回归祖地,族谱背后埋着大航海的故事

看见自己名字写进族谱那一刻,阿迪昂的寻根之旅才算真正开始。但要理解这一幕为何如此特殊,还得从更久远的时间说起。

这不是个孤立事件。广东江门、开平、赤坎这片区域,曾是中国南方最典型的“侨乡”。清末战乱与生计困顿逼得许多年轻人出海谋生,他们不知未来去向,只知道朝着南洋走,能找到一份活,活下去。

阿迪昂的外曾祖父,是一名清末时期离开赤坎的年轻人。据司徒氏图书馆保存的档案,他在十九世纪末去了马来半岛,又辗转澳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最终定居在瑙鲁。他不是什么大官,也不是富商,只是数以百万计“过番仔”中的一员。

这类故事在族谱里反复出现。有的去了菲律宾成了糖厂学徒,有的在新加坡摆摊卖粽子,还有的在印尼种椰子,一干就是二十年。大多数都留下孩子,也留下对家乡的念想。

于是,江门侨乡开始主动建族谱馆、祠堂、侨刊,把这些离散族人的信息收集起来,哪怕他们永远回不来,也希望未来某一天后代能来查。族谱上的那一个个名字,并非简单记录,而是一种穿越时间的“路标”。

司徒氏图书馆成立于1925年,收藏了数百册侨批、族谱、老照片,许多用文言书写,夹着英文、闽南语、马来语的注解,展现的是一个中国人离开祖地后如何在异国他乡重建身份、维系文化的全过程。

阿迪昂作为总统回来查谱,并不是第一人。十几年前,一名菲律宾的市长也曾来查谱,只是当时没有媒体跟拍,也没有社交平台传播。如今不一样了,一位总统,带着三代人,种榕树、献乳猪,还签名留念——这画面谁都想看。

更深一层,他的行为也在“替很多人完成一件事”:确认身份。从籍贯写“广东”却从未踏足中国土地的家庭后代,到靠微信翻译祖先书信的马来华裔子女,这群人对“哪里是家”的定义越来越模糊。这种时候,一个实实在在的族谱,就是一张可以落脚的地图。

在赤坎的几天里,阿迪昂不只是“总统”,也是“后人”,是“孙辈”,是“家族分支”。当他坐在司徒图书馆外的石椅上喝茶、听老人讲“你曾祖父哪年出的洋”,那不是表演,而是接续。

比起签署协议或新闻发布会,这些看似平凡的环节,才真正连接了时间与身份。

他的名字写进族谱,不是历史记忆,而是现世血脉。这份清单里,每一个字都是活的,每一页都是桥梁。

总统家族的走线图,是无数华侨共同的故事

赤坎的祠堂和图书馆像是某种坐标原点,不只为阿迪昂一人服务。那本厚重的族谱,其实承载着无数家族的迁徙痕迹。从中股村出发的,不止是阿迪昂的曾祖,还有成千上万的“司徒”“梁”“李”“陈”们。他们背着粮票和咸菜包,从陆路走到海口,又坐船漂洋过海。

有人在海上病死,有人在码头被扣押,也有人在登陆几个月后找到第一份工。这些出洋者大多识字不多,语言不通,起初只能靠力气换饭吃。砍甘蔗、开矿、烧砖、修路,全是高强度劳动。收入微薄,不少人节衣缩食,只为寄一封侨批回家——写上“我还活着”,夹几块银元。

族谱里记下这些人何时出洋、去了哪里,甚至记录他们给家乡捐了什么钱、修了什么桥。这些不是荣誉,是根的延伸。

而阿迪昂的曾祖父,就是这样的人。到了瑙鲁,他先是在磷矿厂做搬运工,靠日薪度日。后来在当地娶妻生子,逐渐融入岛国社会。他并没有切断与家乡的联系,定期给赤坎村写信、寄钱,也在族谱里登了名,注明他属“东支四房”,附注“远赴瑙鲁,育三子”。

这些纸页看似泛黄,实则硬核。有一次族谱馆差点失火,最先抢救的不是名人照片,而是这些海外分支的手稿。有学者说,这是“侨乡的生命地图”,保存一代又一代人如何在漂泊中与根保持连接。

阿迪昂的家族之所以能找到族谱、找到祖地,是因为这种系统的保存。没有高科技,全靠老一辈一笔笔记下,靠一封封回乡信,一点点串联。

在赤坎的短暂停留,他也主动翻阅其他国家族人的记录。他看到有亲戚定居澳洲,有分支在关岛,还有人战乱后去了加拿大。他说不出中文,但看着拼音和附注信息,点头微笑。那不是外交语言,而是一种真正属于家庭的共情。

这就是华侨文化的核心:无论身在何处,姓什么,在哪国当官,归属感不会随地理变淡。家谱是实体的桥梁,连接的不止过去,还有现在和未来。

总统带头来寻根,成了一种标志性动作,像是在告诉全球华侨:回来看看不是虚荣,是一种身份确认。

阿迪昂的家族走线图,其实就是千万个华侨家庭的缩影。每一条迁徙路线背后,是数代人的艰难选择。而这一趟归来,让这些曲折有了归口。

不是走远了就不算家人,只要名字还在族谱上,只要祠堂还点香,就总有人在等你认回自己。

外交背后的血缘连接,让祖国成了真实存在

寻根之旅往往被看作文化行为,但对国家元首来说,每一步都可能有更深层的意味。瑙鲁总统来广东看祖谱,确实带有私人情感,但影响远不止家庭内部。

7月9日,阿迪昂离开江门,结束祠堂之行。他发了一条短讯息:“此次访问不仅增进了我们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也让我个人深感自豪与亲切。”短短一句,成了各大媒体的报道引用语。

这不是外交辞令。对于一个面积仅21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3万人的岛国来说,中国是不可忽视的大国,是投资方、合作方、援助方。但有了这趟旅程,中国不再只是一个地缘名词,而成了祖先出发的地方,是家乡。

血缘连接的力量,在外交中也被重新估算。过去是国家对国家,现在是人对人、家族对家族。瑙鲁与中国建交多年,但这种情感层面的互动远比会议桌上握手更持久。

不仅阿迪昂感受到,中股村的村民也有类似体会。在他参访期间,不少老人主动端茶送水,把他当成远方归来的“自己人”。即使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一句“司徒家后人”就让彼此情绪共振。

阿迪昂离开前,还在图书馆留言页写下一行英文:“Root and route, both found here.”意思是根在这里,道也在这里。字写得不漂亮,但意思足够清晰。

这一段被翻译成中文后,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有人解读为“文化外交成功案例”,有人评论“这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中国故事”。

对瑙鲁而言,这次访问不仅是一次公开亮相,更是一次族群意义上的“身份锚定”。他们不再只是南太岛国的居民,也是中国侨乡的亲戚。回归感不只是一时情绪,而是可以制度化、可持续的交流桥梁。

不少南太平洋国家都有人口中包含华人血统,但能像阿迪昂这样找到祖谱、走访祖居的并不多。中股村的族谱、祠堂、图书馆,成了这类寻根旅程的基础设施。

瑙鲁总统的这趟旅程,从外交日程看是走程序,从情感层面看是找归属,从文化建设看是示范样本。他的孙子或许会忘记仪式细节,但不会忘记祠堂门口祖父读族谱那一刻的神情。

这一幕,会一代代流传下去。

而那棵新种下的榕树,正在慢慢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历史   族谱   祠堂   真名   广东   总统   天堂   瑙鲁   司徒   中国   侨乡   南洋   外交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