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初醒已为时晚?2大芯片巨头反叛,中国不会再原谅

谁能想到,2025年半导体行业最惨的不是缺芯的中国企业,而是曾垄断市场的台积电和三星?

台积电南京厂区设备蒙尘,稀土库存只够撑30天;三星德州工厂投产无望,中国市场份额暴跌九成。

手握顶尖技术又拿了美国补贴,两大巨头为何反陷绝境?这一切,都要从三年前那场押错宝的“站队”说起。

现状呈现

走进台积电南京厂区,最显眼的是公告栏上的裁员通知。

一位在这里工作了五年的工程师坦言:“2023年还在扩招,现在却要裁掉三分之一的人。以前客户排着队要产能,现在我们主动打电话推销,对方都只说‘再看看’。”

更致命的是稀土供应,作为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大陆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冶炼稀土。

而台积电南京厂区的库存只够撑一个月,多次联系大陆供应商都被拒绝,美国的替代货源不仅价格贵三倍,还得等半年才能交货。

三星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德州工厂原本计划2024年投产,却因为技术工人短缺和供应链问题一再推迟,光违约金就赔了上亿美元。

更让三星头疼的是中国市场的丢失,曾经占据中国安卓手机芯片半壁江山的三星,如今在小米、OPPO等厂商的供应链里几乎不见踪影。

三星中国区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直言:“我们失去的不只是订单,是深耕了二十年的市场根基。”

然而,谁能想到,如今的困局,全是他们当年亲手种下的恶果?

2020年,那场押错宝的“站队”

故事的转折点要回到2020年,美国出台的“芯片法案”像一颗巨石投入水中,要求接受补贴的企业必须与大陆切割。

彼时的台积电和三星,正处在全球芯片短缺的红利期,面对美国抛出的补贴诱饵,他们做出了致命的选择。

台积电率先“站队”,2020年9月正式宣布断供华为,要知道当时华为贡献了台积电15%的营收。

紧接着,台积电拿了美国52亿美元补贴,宣布将最先进的3纳米生产线迁往亚利桑那州。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一边依赖大陆的稀土供应,一边在公开场合宣称“要与大陆技术脱钩”,彻底背弃了多年的合作情谊。

三星的动作则更激进。

2021年,三星突然停止对大陆多家存储芯片企业的技术供应,随后将西安工厂的14纳米先进设备全部调往美国德州。

为了讨好美国,三星甚至还联合美光等企业搞低价倾销,试图挤垮刚起步的长江存储。

最狠的是,三星承诺将核心研发中心迁往硅谷,彻底把技术命脉交到美国手中。

当时三星CEO还放言:“失去中国市场,我们能靠美国和欧洲补回来。”

巨头们以为选对了靠山,却没料到中国早已备好后手,一场绝地反击即将展开。

中国被倒逼的突破

巨头们的背叛,让中国彻底明白:芯片这种“卡脖子”技术,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

2021年,中国率先出手管制稀土出口,将稀土冶炼品纳入出口许可管理。

这一招直戳台积电和三星的痛处,要知道他们的芯片制造离不开高纯度稀土,而全球只有中国能实现规模化冶炼。

当时台积电紧急派人来谈判,却被中方明确告知:“合作的前提是尊重,背弃合作就别谈供应。”

同时,资金支持紧随其后。

国家大基金二期果断注入2000亿元,重点扶持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

中芯国际拿到资金后,集中力量攻克14纳米制程,2023年实现规模化量产,良率达到95%以上,直接打破了台积电和三星的技术垄断。

长江存储更争气,在三星的低价倾销中存活下来,2024年推出自主研发的128层NAND闪存,性能比肩三星同类产品,价格却低20%。

最关键的是光刻机突破。

上海微电子历经十年研发,2024年底成功推出28纳米DUV光刻机,虽然不是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但足以满足中低端芯片生产需求。

这台光刻机的诞生,让中国摆脱了对ASML的依赖,也让中芯国际的产能大幅提升。

到2025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从2020年的15%提升至30%,手机、汽车等领域的中低端芯片基本实现自主供应。

当中国的反击层层展开,两大巨头的好日子也彻底到头了,自食恶果的时刻终于来临。

巨头追悔莫及

台积电和三星很快发现,美国市场根本不是“救命稻草”。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建造成本比预期高40%,美国工人效率低还经常罢工,3纳米生产线投产时间推迟到2026年。

更糟的是,美国市场需求单一,主要集中在高端芯片,而中低端芯片需求缺口巨大,原本这部分是台积电的优势,如今却被中芯国际抢走。

2025年,台积电全球营收下降35%,南京厂区只能阶段性停产。

三星的处境更尴尬。

德州工厂投产遥遥无期,中国市场又拿不回来,长江存储的崛起让三星存储芯片营收下降50%。

更让三星崩溃的是,当年为了迁厂调走的西安设备,如今想再调回来却发现,中国已经出台了先进设备进口限制。

三星CEO在2025年财报发布会上鞠躬道歉:“我们错误地估计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中国企业的突破能力。”

反观中国,不仅摆脱了外部依赖,还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稀土冶炼到芯片设计,从光刻机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个环节都有龙头企业支撑。

2025年,中芯国际拿到了小米、vivo等厂商的大额订单,长江存储打入国际市场,中国芯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5%提升至12%。

这场芯片博弈的结局,早已写满了因果循环,而其中的教训值得所有企业深思。

结语

台积电和三星的困境,源于对利益的贪婪和对中国市场的轻视。

他们以为背靠美国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也是掌握稀土命脉的关键玩家。

中国的逆袭,从来不是偶然,而是被逼到绝境后的破釜沉舟,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更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日夜攻关。

没有谁能永远垄断技术,也没有谁能轻视中国市场的力量。背叛合作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科技   大梦初醒   中国   巨头   芯片   三星   美国   稀土   中国市场   光刻   德州   长江   亚利桑那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