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牺牲在1950年的台湾,而他留在河南的子孙们,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他的信仰与忠诚。
近期,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这部剧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再现了1949至195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斗争历程。剧中人物原型之一吴石,也是《潜伏》中余则成的主要原型人物之一。这位牺牲在台湾的隐蔽战线英雄,与河南有着一段深刻而动人的血脉情缘。
(《沉默的荣耀》剧照)
从“戎马书生”到隐蔽战线英雄
吴石是福建闽侯人,早年受革命思想影响,投身军旅。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与张治中、白崇禧等同期,因成绩优异,被称为“吴状元”。抗日战争期间,吴石担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高级职务,参与多项重要军事计划,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
(吴石照片)
与《潜伏》中余则成相同的抉择在1949年8月到来——原本可以迎接解放的吴石,为获取更多情报毅然赴台,明知前路凶险,却义无反顾。剧中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台词,正是他当年决绝的真实写照。
1950年,因叛徒出卖,吴石在台湾被捕。6月10日,吴石将军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年仅57岁。临刑前,他写下绝命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未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吴石照片)
烈士后代扎根河南低调前行
吴石的长子吴韶成,是吴石与河南关联的重要纽带。吴韶成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1949年,他与赴台湾潜伏的父亲分别,选择留在大陆,后长期在河南工作,曾任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参与河南省多个重点冶金项目,为地方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吴韶成晚年回忆父亲时曾说:“他的为人、修养、学识,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左一:吴韶成)
吴石的孙女吴红是吴石精神在河南的又一传承者。吴红于1981年进入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担任护师,1996年至2011年任眼科医院病区护士长。吴红在30多年的医护生涯中,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同事与患者的尊重。她鲜少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爷爷的精神是用来传承的,不是用来炫耀的。”
(吴红)
家族精神在当代延续
吴石牺牲后,其子女分散于大陆、台湾及海外,但均以平凡岗位延续父亲的精神。2013年,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立像,每年烈士纪念日,后人及亲属在此缅怀先烈。
(北京西山森林公园吴石雕像)
吴红在退休后曾走访祖父足迹,2019年赴福州参加吴石与何遂铜像落成仪式,感受到家乡人民对祖父的敬仰。吴红常教育子女:“祖辈的‘荣耀’不是勋章,不要活在祖辈的光环下,把‘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家风传下去,就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
(吴石与何遂铜像)
《沉默的荣耀》热播,不仅让观众看到了隐蔽战线英雄的勇敢无畏,更闪耀出吴家三代人跨越时空的精神坚守。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吴石精神通过子孙的血脉静静流淌、默默传承。吴韶成、吴红等后人,将家风与信仰转化为工作动力,以专业能力和朴实作风服务地方建设。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早已化作时代的注脚,书写着新的忠诚与担当。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