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 年陈诚临终前,给妻子留下秘密遗言,内容究竟是什么?

陈诚从黄埔起步,一路跟着蒋介石打江山,东北战场上栽跟头了,蒋介石还帮他兜底。可到头来,1965年他走的时候,留给老婆谭祥的那张纸条,却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陈诚蒋介石的密切关系

陈诚1898年生在浙江青田,家里有点书卷气,父亲是清末的生员。他1918年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投身军旅,1924年进了黄埔军校。那时候蒋介石正抓黄埔学生夜读,碰上陈诚在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俩人一聊投机,蒋介石就看中他了。陈诚矮个子,但脑子活,蒋介石提拔他当炮兵队长,从此陈诚就成了蒋的亲信。

1925年棉湖战斗,黄埔军校生死一线,陈诚带队用炮火打散敌军,这仗帮蒋介石稳住了国民党内的军权。之后北伐时期,陈诚升得快,1931年娶了谭祥,就是谭延闿的女儿,蒋介石夫妇还送了贺礼。这层关系,让陈诚在国民党里地位稳当,蒋介石管他叫“干女婿”,表面上看,俩人亲如一家。

可国民党内部水深,陈诚也不是一味顺着蒋介石走。1931年邓演达被捕,陈诚发电报求情,要蒋介石从宽处理,说是为党国惜才。蒋介石嘴上答应,实际还是把邓演达枪决了。陈诚气不过,上书请辞,蒋介石不准,还召他谈话。从那以后,陈诚每次提邓演达,都赞其忠于孙中山,暗里批蒋介石的做法。

抗战打到1942年,蒋介石让陈诚去云南当远征军总司令,反攻缅甸。陈诚觉得部队伤亡大,路难走,能力不够,上书推辞。蒋介石在日记里骂他不觉悟,还当面训斥。陈诚顶着胃病,坚持不去,最后以溃疡复发为由回了重庆,卫立煌顶上。蒋介石知道陈诚胃有老毛病,但看他以往战功,也没硬逼。

1947年东北局势明摆着不行,蒋介石还是让陈诚接熊式辉的班,当行辕主任。陈诚到沈阳后,直言不改编就得全军覆没,上书好几回,蒋介石不听。1948年辽沈战役丢了,陈诚背黑锅,胃病犯得更凶,在上海动了手术,医生查出肝硬化,他没当回事,继续干。国民党退到台湾后,陈诚管行政,蒋介石信他,别人眼红也拿他没办法。

陈诚这辈子,军事上帮蒋介石立了不少功,政治上也直来直去。蒋介石疑心重,但对陈诚例外,总在关键时候拉一把。东北败仗后,舆论骂陈诚,蒋介石公开为他开脱,说是战略需要。陈诚表面谢恩,心里却清楚,这不过是蒋介石的权宜之计。

临终遗言的特别要求

1965年3月,陈诚在台北荣民总医院躺着,病得不成人样。医生告诉谭祥,得准备后事。陈诚知道自己走不远了,先让儿子陈履安帮忙写下66字遗言,那内容避开反攻大陆的政治口号,只说个人操守和家事。蒋介石看了,同意发表,国民党报纸上登了,大家议论,说陈诚临死都不提“反攻”,是心灰意冷。

可陈诚还有后手,他亲手写张纸条,给谭祥。纸条上就四个字:“将我火葬。”谭祥一看,脸刷白了,说“这事儿我说了不算。”台湾那时候没火葬习俗,土葬是主流,大陆1956年才开始推火葬。陈诚这要求,一下子戳中敏感点。国民党退台后,蒋介石天天喊“反攻大陆”,火葬这事,在他们眼里等于认了大陆的制度,等于承认两岸是一家。

谭祥拿着纸条去找蒋介石,蒋介石看完,眉头一皱,没多说,只让按公遗言办。私下里,这纸条没公开,陈诚最终土葬在台北台山乡,蒋介石题了墓碑,葬礼办得隆重。谭祥没法子,只能顺着办。

这66字遗言发表后,国民党有人跳脚,说陈诚不忠,谭祥顶着压力,坚持原样。秘密纸条的事儿,外人不知,陈诚没提反攻,是因为他早看清国民党回不去大陆了。火葬要求,是他最后的表态,国民党那套“一个中国”喊得响,可实际分裂两岸。蒋介石忽略其愿望,等于堵了陈诚的心声。

火葬意涵与国家统一

陈诚的火葬遗愿,是对国家统一的暗中认可。国民党退台后,蒋介石天天教育“反攻大陆”,可陈诚东北败仗后,就知道这梦做不成了。他上书蒋介石,说不改编必败,蒋介石不听,结果辽沈战役丢了整个东北。

两岸本是一家,中国只有一个,陈诚纸条四个字,透出他晚年的心迹:不想永久留在台湾,骨灰回大陆,才是正道。蒋介石顽固,坚持土葬,等于否了陈诚的统一愿望。可历史往前走,国民党那套分裂把戏,早晚玩不转。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统一是民心所向,谁也挡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历史   遗言   临终   妻子   秘密   内容   陈诚   蒋介石   国民党   纸条   大陆   土葬   黄埔军校   辽沈   两岸   台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