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掉52斤,肥胖率超40%!美国人为何会对糖如此上瘾?

在美军的战备口粮中,必备品不是烟酒,也不是主食,而是糖。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的糖消耗量也在52斤左右。

作为全世界最富裕、医疗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人不可能不知道吃糖过多的危害,可即便是肥胖率突破40%,糖尿病患病率也遥遥领先,美国民众依然对糖情有独钟。

那么,美国人为何这么喜欢吃糖?糖又是如何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的?

美国人的日常,一日不可无糖

美国家庭的甜品桌,常常令人震惊,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日常早餐,三明治雪糕、花生酱、果酱、奶油、巧克力豆、彩色糖果几乎应有尽有。

短视频平台上,美国家庭主妇制作甜品时用糖量令人咋舌。网友调侃,“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并不夸张。

美国市场的白糖消费量常年居高不下,一袋白糖在中国普通家庭可用两年,美国家庭往往几周就能消耗完。加之甜点、糕点、饼干、汽水等高糖食品层出不穷,糖早已成为美国普通人生活的必需品。

士力架、奥利奥等美国本土产品,甜度比进出口版本高得多,比如士力架,中国版已减糖50%,而美国本土仍维持原配方。美国本土食品的“甜腻”程度,令不少中国游客直呼“吃不消”。

对糖的痴迷早已对美国人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1990年以来,美国女性肥胖率从21.2%飙升至2022年的43.8%,男性从16.9%升至41.6%。在美国街头,行动不便的肥胖市民并不罕见,三百斤体重的成年人已成为普遍现象。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调查显示,美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4%。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发,与高糖饮食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问题在美国还呈现明显的阶层分化,美国越贫穷的群体,肥胖率反而越高。高糖、高热量的加工食品价格低廉,成为低收入人群的主食,而富裕阶层能通过健身、营养管理、医疗资源控制体重。

美国人对糖的依赖,其实也是当年欧洲殖民留下的祸根。

公元13、14世纪,糖产量极低,被视为奢侈品。在英国,1300年时1000粒糖(约453克)值12便士,一头牛则值10千粒糖。糖的价值一度与牛相当,仅富商贵族有机会偶尔品尝。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规模种植甘蔗,糖成为美洲出口欧洲的顶级商品,占商品总额1/3。18世纪中期,美国港口如费城每年进口白糖5000吨以上。

19世纪,工业革命引发糖生产机械化,糖终于从贵族餐桌走向平民厨房。1860年,美国人均年糖摄入量已达9公斤,是1800年四倍。

美式甜点与咖啡文化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糖消,20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法案补贴玉米生产,每年投入数亿美元,也正是在此气急之下,高果糖玉米糖浆应运而生。

1984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将甜味剂从蔗糖改为高果糖玉米糖浆,成本下降30%~50%。1980年代,高果糖玉米糖浆市场份额一度过半,如今仍约占40%,从饮料、面包、蛋糕到零食、果昔,高果糖玉米糖浆无处不在。

一罐355ml的可乐含糖39克,售价仅0.5美元。美国普通人平均每小时工资35.87美元,50秒即可“买下”一罐可乐。高糖、高能量、低价格,成为美国人饮食的必备品。

可匪夷所思的是,虽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爱吃糖,但是美国的肥胖却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

人人皆可吃糖,但肥胖也有贫富差距

美国城市街头,极度肥胖者随处可见,1960年代美国肥胖率仅15%,如今已超40%。2型糖尿病发病率自1980年代的4%~5%增长至16%。底层群体更容易陷入“甜蜜陷阱”,原因并不复杂。

高糖食品、饮料、零食价格极低,满足了低收入人群对能量的基本需求,却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

富人和中产可以通过高质量饮食、健身和健康管理来控制体重,底层民众无力负担高价健康食品,只能依赖廉价高糖产品果腹,这就导致美国社会呈现出“越穷越胖”的怪圈。

高糖食品带来愉悦感,易形成对多巴胺的依赖,消费者越吃越想吃,形成恶性循环。健康与经济的矛盾,在美国饮食结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连美国元首,也未能幸免。

1960年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因心脏病去世,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引发学界关注。英国专家认为元凶是糖,美国专家则将责任归于脂肪。

可实际上,这不过是美国糖业为了掩盖丑闻,制造的谣言罢了。1970年代,糖业内部报告明确“只保留对行业有益的研究”。2016年,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曝光糖业操控学术真相,糖业协会否认,但承认中断研究资助。资本的博弈,令美国人对糖的危害“知情滞后”几十年。

美国人虽然普遍知晓糖的健康风险,但工业食品和饮食习惯已形成强大惯性。即便人均摄入有所下降,距离健康标准仍有巨大差距。

对比美国,中国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约30克,虽高于世卫组织标准,但仅为美国一半,并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减糖行动在中国饮品行业蔚然成风,这一点,从无糖饮料在国内销量激增便能看出。

全球饮食多样,中国虽被部分外媒批评为“重油重盐”,但美国饮食的高糖高热量对健康危害更显著。

为了糖业的发展,美国资本不惜牺牲民众的健康,而中国恰恰相反,为了民众健康,我国公开呼吁国人健身减肥,或许这正是中国民主和美国民主的不同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美食   美国人   上瘾   肥胖   美国   中国   糖业   健康   果糖   糖食   糖浆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