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再战本地生活,美团没想到,高德这次“刺刀见红”

阿里杀入美团腹地,高德“扫街榜”成突围利器


一周前,高德发布了“扫街榜”,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在社交媒体上,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榜上的餐厅真是本地人爱吃的吗?”、“商务餐怎么能上榜?”、“为什么没看到XX餐厅?”……质疑归质疑,但不可否认,高德这次的动作,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扫街榜的核心功能很直接——整合美食、景点等信息,一键生成“宝藏路线”。尤其对旅行者来说,用起来非常方便。

用户只需选定目的地,点击收藏,一站式解决“吃喝玩乐”的规划问题。

更有意思的是,仅仅4天后,高德又上线了“Citywalk路线”,还宣布准备推出“菜品榜”,效率之高,让人不得不佩服。

更有趣的是,高德大力宣传自己“永不商业化”,直接对标大众点评“刷榜”和“广告利益相关”的争议点。

这一战,阿里打得相当强势。

高德为什么做扫街榜?阿里算盘打得很精
其实,高德做“扫街榜”,只是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整体布局中的一环。

简单来说,“到店”业务的核心是卖优惠券,赚的是商家的营销费用。

而高德推出扫街榜,虽然没有直接触及这块蛋糕,却像一颗免费的“甜头”发给用户。

阿里做本地生活的历史并不顺利。饿了么、飞猪、口碑等业务,虽然有过高光时刻,但始终没能稳住局面。

飞猪的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21%跌到如今的8%,饿了么也只能维持30%的市场份额。

更别提那些早早退场的项目,比如十荟团、阿里买菜。

问题出在哪?说到底,本地生活讲究效率。

美团通过骑手、商家和用户之间的高效撮合,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

而阿里多年来的频繁调整和资源分散,反而让效率进一步下降。

这几年,阿里一直在谋求改变。

2021年,高德、饿了么、飞猪被整合成“本地生活集团”,饿了么主要负责“到家”,而高德则主攻“到店”。

但即便如此,高德此前的尝试,比如“高德指南”,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

不过,这次扫街榜的发布,明显是阿里的一次深谋远虑。

美团的到店业务利润不高,2024年全年也就358亿元,而阿里准备砸500亿进来。

通过高德切入到店领域,不仅是“顺理成章”,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反击战”。

结语


高德的“扫街榜”虽然只是一次试探,却已经让美团感到了压力。

市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从“到家”正式延伸到“到店”。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这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更快、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而高德的路还很长,如何打破“工具属性”的桎梏,建立用户消费决策的心智,或许才是它能否真正“刺中美团”的关键。

对于阿里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业务的扩张,更是一次生态的重塑。

从高德到淘宝再到饿了么,资源复用的潜力正在被不断挖掘。

未来,本地生活的战场会更加热闹,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刺刀   阿里   没想到   业务   用户   效率   领域   旅行者   到家   路线   餐厅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