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7天,印度暂停进口俄石油,中方态度明确,普京打破沉默

前言

又一个国家跪倒在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

7月31日,印度突然暂停所有俄罗斯原油采购订单,掀起了不小的哗然。

说来也挺耻辱,先是给巴基斯坦“眉来眼去”三气莫迪,后又有特朗普发文高调输出,这样场面不说跟美国翻脸吧,好歹也坚持两天也行啊。

结果一周时间都没到,膝盖已经“整整齐齐”了。

看看人家俄罗斯,面对老美的威胁都直言“这么多年习惯了”,同样自诩为大国,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特朗普

印度的战略急转弯

印度这“急转弯”来得如此突然,当时四艘装满俄罗斯原油的油轮漂泊在印度西海岸外海,。标志着国家能源链条意外中断的现实国有炼油企业停止下单,私营公司成为最后堡垒。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印度四大国有炼油商在过去一周暂停俄罗斯原油采购,转向采购阿布扎比穆尔班原油和西非现货供应。这一突然决定,直接导致四艘油轮滞留海上,形成物流僵局。

印度石油公司

此前,俄罗斯原油对印度极具吸引力。自2022年以来,折扣幅度一度高达每桶10‑20美元,旨在维持出口,但折扣自2025年持续缩小,几近与市场平价,经济吸引力骤降,对印度国有企业形成巨大压力。

因此有不少网友会发现,印度多数炼厂设备专为俄罗斯油品设计,切换原料会带来技术适配和转换成本,甚至引发系统震荡。在能源进口占比上,俄罗斯曾一度占印度日均进口量的35%至40%,远超历史的2%水平,成为头号供油国。

只可惜,在美国的“关税大棒”下,莫迪终究还是没能坚持下来。

印度港口

经济与政治双重夹击之下,印度政府迅速指示国企行动,停采俄油,并开启中东与西非油源采购备用方案。据印度媒体报道,仅替代供应源扩展成本每年可能增50至100亿美元,将推高国内通胀压力。

更为复杂的是,金融体系亦受到制裁波及,据称印度银行已阻断俄罗斯石油贸易的支付渠道,使得采购决策更加困难。印度外长和能源部长虽在国内淡化这波动影响,声称印度已拓展至40个供应国,并能随时替换俄油。

国家炼厂停采俄油、私企勉强维持、进口结构迅速翻块,从俄罗斯折扣油到中东穆尔班,从物流畅通到油轮滞留,印度正以脚步告诉世界,在倒计时7天的制裁威压下面,它已逐步向美国利益线靠拢。

莫迪

制裁强压下的俄中反应及全球棋局

特朗普设定的停火最后通牒,若俄罗斯未与乌克兰达成协议,美国将启动针对俄及其买家的100%惩罚性关税和二级制裁。把印度、中国等国家推至风口。

他公开声明无论中印是否购买俄油,都将采取制裁。随后又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并威胁惩罚与俄进行能源、武器交易的国家。这一连串动作为印度施压不断,这时印度暂停俄油采购,正好对应特朗普的制裁逻辑。

普京

面对外界威胁,俄罗斯领导层不再沉默。俄国家杜马委员切帕指出,西方推动停火是为了给乌克兰留出整顿机会,这种做法并不新鲜。

普京本人则承认谈判重要,却指责乌克兰选择性听不懂俄方条件。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宣称,俄经济已经对制裁免疫,美国所谓“最后通牒”对莫斯科无效。

戴上政治外衣的声明背后,是俄罗斯正在从之前依赖能源收入向战时经济结构转换,依然采取军事行动。据报道,7月31日晚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72架“天竺葵”无人机攻击,体现其在压力下的战略焦虑与攻防策略。

无人机工厂

中方立场

与此同时,中国在外交场上保持清醒与坚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指出,中方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坚持维护主权和发展利益。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也在安理会发声,中俄两国正当贸易是合法权益,不容外界任意侵扰。耿爽批驳西方双重标准,只许“州官放火,百姓点灯不行”。

郭嘉昆

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步伐反而更稳健。据分析,中国获得俄油更强议价能力,而印度退场则间接强化了中俄纽带。

中国正在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超级水电工程,总装机相当于三座三峡,且采用截弯取直技术,仅利用落差发电,同时保证枯洪平衡,并与印度共享水文数据帮助其阿萨姆邦进行防洪准备。

郭嘉昆

这种务实合作凸显中国的责任感和能源治理远见。中印关系亦因此出现微妙转暖,印度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放宽商务签、启动上海—新德里直航谈判,以及边境事务磋商会议再次启动。

这些变化在能源外交之外,为印度提供了更广阔的选项,缓解其对俄、中、美之间摇摆的结构困境。同时,印度与不丹合作建设1125兆瓦的Dorjilung水电站项目,并预计获得17亿美元世界银行支持,彰显印度私营部门在跨境能源扩展上的新尝试。

信源:看看新闻 2025年8月2日关于“石油到了却不开门?印度“低头”喊停俄石油进口”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如今,在倒计时7天的制裁节点之下,印度暂停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决定已不足为疑问。

它背后是价格失去吸引、制裁压力升级、国内能源安全与经济负担并重的必然选择。印度仿佛“跪给了美国”,虽未公开承认,但行动清晰。

俄罗斯则是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普京与俄方明确表示制裁已不足以撼动其政治意志。而中国则坚定地维护自身权益,拒绝任何单边制裁,继续深化中俄能源合作,并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务实发展。

这起事件不仅关乎一家国营炼厂或数艘油轮,它是全球能源格局在剧烈重构中留下的标志。能源安全超越政治立场,成为各国最现实的考量。未来谁能真正掌握底牌,谁的战略稳定性更强,将在这样的较量中逐步见分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印度   中方   倒计时   沉默   态度   石油   俄罗斯   能源   中国   乌克兰   美国   油轮   原油   西非   采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