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冤狱结束了!中国芯片领域顶级专家张浩,如今终于得以解脱

张浩,这个出身湖南农村的电子工程博士,本该在实验室里专心搞科研,却因为一场跨国专利与司法的风暴,被推到了中美科技博弈的风口浪尖。

2015年,他在美国下飞机的那一刻,被FBI逮捕,背上了“经济间谍”的指控,从此陷入长达九年的拉锯,诺思微系统与博通之间的专利战,更让这起案件成为全球半导体竞争的缩影。

最终随着中美和解,张浩重返祖国,那么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真的就此落幕了吗?

从“拆收音机的孩子”到博士工程师

故事从1979年的湖南开始,那时家里有台电视、收音机已经很稀罕,但张浩从小就对这些玩意特别着迷,别的孩子在外面打闹,他却喜欢捧着一台收音机,拿螺丝刀拆开电路板,再一点点装回去。

很多时候拆完装不上,他就反复琢磨,直到能修好,父母虽然心疼家里少了一台能用的收音机,但看得出来孩子是真心喜欢这个方向,也没拦着。

上了高中后,张浩在物理课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尤其是电学部分,别人看得头大,他一眼就能看懂电路图,老师讲的原理,他往往只听一次就能掌握,高考志愿那年,他没犹豫,直接填了电子工程。

他心里很明确,这就是自己未来要干一辈子的事,本科毕业后,他一路读研深造,2006年,他去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专攻“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技术。

这名字听起来拗口,但实际上就是手机射频芯片里非常关键的滤波器,今天大家每天用的智能手机,能顺畅打电话、上网,其实都离不开这个小器件。

可博士生活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体面,为了拿到一份理想的数据,他常常在实验室熬到凌晨,反复调试设备,改电路设计,测试失败就一遍遍重新来。

别人觉得博士头衔是荣耀,但他自己只把身份看成“工程师”,在他眼里,真正的价值就是能把实验做好,把技术磨到极致,螺丝刀、焊枪、测试台,对他来说才是日常

被指控“经济间谍”

张浩博士毕业之后,顺顺利利进了大公司干活,先是在Skyworks,后来又去了 Avago,一直围着射频器件这个领域钻研,还拿下了不少专利,不管在外人看来他取得了多少成绩,他心里从来没忘了自己的老家。

到了2009年,他做了个挺重要的决定,回国内的天津大学当老师,他总爱在课上跟学生说:“别光抱着书本啃理论,那些死知识没那么靠谱,真正能信得过的,是你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测出来的数据”。

在教书的同时,张浩和他的大学同学庞慰决定将自己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2011年,他们一起创立了天津诺思微系统公司,那时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基础,买材料、搬设备、研究工艺,全靠他们一点一点摸索。

经过无数个日夜后,他们终于搭建起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并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批能够量产的滤波器样品,经过几年努力,公司还申请了200多项专利。

2014年,诺思微系统的第一代滤波器开始供应整机厂商,当时的5G技术还在蓄力阶段,这些国产芯片填补了国内市场的巨大空白,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这一突破意义非凡。

成功总是伴随着一些麻烦,2012年,Avago的一位高管卢比来天津大学参观诺思的实验室,表面上是进行技术交流,然而不久后,卢比竟然提出了收购诺思的意向。

张浩当场拒绝了这次收购提议,但卢比却不甘心,他离开后,立刻向FBI举报,指控诺思“复制了Avago的技术”,这一事件像是在公司前景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几年后,这颗炸弹最终爆炸了。

2015年,张浩和妻子刚刚抵达洛杉矶机场,没想到被FBI的探员团团围住,当时FBI以“经济间谍”和“窃取商业机密”罪名将他逮捕,美国司法部很快发布了一份长达32页的起诉书,指控他犯下了重罪。

那时,张浩年仅36岁,接下来,他被关押并反复盘问,案件一再拖延,虽然最终他交付了50万美元的保释金,但随即又被移民局拘留,直到戴上电子脚镣,他才得以勉强获得释放,那之后,张浩被困在硅谷整整九年。

九年磨难与归来

张浩被指控“经济间谍”的案件,让他和诺思公司都面临了巨大的压力,这场法律战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但诺思团队并没有倒下。

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们选择了一个不同的方式应对:购买Avago(后来更名为博通)卖给苹果的芯片,一颗一颗地拆开分析,结果让他们惊讶不已——在Avago的产品中,竟然使用了诺思的专利!

而这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反击依据,2017年诺思正式在天津起诉苹果侵权,全面进入了专利战。

这场旷日持久的专利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甚至波及到外交层面,为了支付律师费,天津大学捐赠了3500万元,在这场对抗中,张浩虽身处美国,但始终关注着国内的团队和学生。

九年来,他不仅要应对法庭和律师的压力,还要保持研究的进度,他记得2011年因真空腔室问题导致整批产品报废的无奈,记得2015年在洛杉矶机场被逮捕时,妻子匆忙递给他的一瓶水未曾拧开。

最终在2020年,美国法院判他18个月监禁,但由于他已经在羁押中度过了部分时间,他无需再进监狱。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24年,诺思在部分专利案件中胜诉,并与博通达成全球和解,签署了交叉许可协议,所有指控因此烟消云散,第二天,张浩便登上了回国的航班。

回国后的第一个周末,张浩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实验室,白板上写满了“6G、毫米波、物联网、车规级芯片”等技术方向,他从不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炫耀,也不善于表达情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设备和数据上。

虽然错失了九年时间,但他看到了团队的成长与中国芯片产业的韧性,如今的诺思,凭借自主研发的专利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稳立足。

可张浩对外界依然保持简单的态度:“能用数据说话的,就用数据,其他的,按流程走”,他认为,技术的火种从未熄灭,而他的目标依然是通过创新和坚持,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前行。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科技   冤狱   中国   芯片   领域   专家   张浩   专利   天津大学   美国   技术   间谍   收音机   博士   滤波器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