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就在中美似乎刚刚“握手言和”的节骨眼上,剧情却突然反转。
2025年6月,中美伦敦谈判后,我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疯狂飙升,一个月内暴增660%。
表面上是贸易破冰,实则暗流汹涌。
可笑的是,美国刚从中国手里捧回关键资源转身便翻脸,贝森特在7月21日接受采访时就放话。
要在未来中美会谈中加入“禁止购买俄伊石油”条款,还扬言要动用“二级制裁”打压中国企业。
这种“刚吃饱饭就砸锅”的熟脸操作,着实又让人看清了华盛顿政坛那副翻云覆雨的本色。
说起中美之间的稀土博弈,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25年4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不久,就开始玩起来关税战的手段。
而且是直接冲着咱们来的。
但我们也不是好惹的,出手极其精准,马上对七类中重稀土开始了控制,这一招可以说是让美国叫苦连天。
要知道,稀土可不是普通矿石,它可是制造战斗机、导弹、电动车乃至光刻机的关键材料。
连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关键矿产顾问皮卡德都急得跳脚,警告中方“不要损害国际声誉”。
言外之意就是:用声誉问题裹挟中国必须卖给美国稀土。
说白了,就是怕自己被掐脖子。
美方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截至2023年,中国生产了全球约99%的重稀土金属。
美企MP材料公司虽然拥有美国唯一一座稀土矿,但尴尬的是,他们开采出的2/3稀土依然得送到中国加工。
而2025年7月20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一组数字,令美国媒体彻底炸锅。
中国6月对美出口稀土磁体353吨,比5月暴涨了660%。
美国电动车厂商、军工承包商一边松口气——“断供危机”暂缓了,一边却没停下翻脸的速度。
正当外界以为中美关系稍有缓和,贝森特却在2025年7月21日抛出惊人之语。
未来中美贸易会谈中,将探讨中国买俄与伊油的合法性问题,并可能施加二级制裁。
这番言论一出,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就在伦敦谈判后,美国才刚取消对部分中国产品的关税限制,以换取中国放松稀土出口。
现在好了,刚捧着饭碗吃了几口热饭,就转身去砸厨子的锅——好一出“吃饭砸锅”的经典桥段。
贝森特之所以如此威胁,显然是对我们的国情非常了解。
在现实数据中,我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极高。
2024年,中国全年进口石油5.53亿吨,耗资3252亿美元,平均每吨单价588美元,接近历史高位。
其中,俄罗斯提供了近20%的份额,是我们的龙头供应国。
而伊朗呢?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伊朗对中国出口石油量有显著下降的趋势。
但自去年年底,伊朗对中国出口石油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而美国恰恰知道这一点,于是开始“拐弯抹角”设套,妄图通过所谓“二级制裁”来掐住中国能源咽喉。
一旦中断从俄伊进口,短期内中国将不得不花更高成本寻找替代。
但问题是,中国真会被这点伎俩吓倒吗?
对美国来说,中国的“稀土牌”,才是真正的死穴。
回顾历史,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对稀土动刀。
2010年,日本因东海撞船事件大肆挑衅,我们随即对它们实施了为期七周的稀土出口禁令。
当时即便有些日本公司囤了一年用量的稀土,也依然感受到了供应链中断的冲击。
而美国公司更是“手无寸粮”,因为他们不愿花高价囤货,导致弹尽粮绝时只能干瞪眼。
如今类似的情形再次上演。
2025年4月,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进行出口管制,仅仅不到两个月时间,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军工企业和光刻设备产业链就已哀鸿遍野。
咨询公司DGA的专家崔欧洛直言:我们客户正四处寻找替代方案,但可选项极少。
别说30天,有些企业可能撑不过60天,库存耗尽就只能被迫停产。
而面对美国的反复无常,中国并未立刻全面反制,而是“先给一瓢水”,看对方能否识趣。
对美稀土出口从0回升至353吨,表面上是缓解对方产业焦虑,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战略松绑”。
你若识趣,我们可继续谈。你若得寸进尺,那不好意思,这口井随时可以再盖上。
况且,美国自称正努力建立独立的稀土产业链,但现实却是——说得多,动得少。
2023年,美国国防部为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德州建厂提供了2.58亿美元贷款。
结果到2025年项目依然没有动工,连废水处理许可都没批下来。
这种“拖延症”,和他们的“翻脸速度”形成了强烈反差。
同时,美国还要面对另一个现实问题:不仅稀土依赖中国,就连技术也离不开。
比如EUV光刻机中的短波激光器、等离子体靶材、收集镜三大核心部件,都离不开中国独有的稀土材料。
你说要技术封锁?好,那你自己也别想往前走。
中国手里握着的不只是资源,更是一种战略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靠印钞机堆出来的,也不是靠外交辞令吓出来的。
它是在几十年积累、技术研发、全球市场深耕中铸造出来的——这不是谁想“卡脖子”就能卡的了的。
中国这一次对稀土的适度“松绑”,更多的是试探性的善意。
但美国的回应,却依然是那一套“拿了好处还翻脸”的老把戏。
稀土问题还没彻底解决,又来拿俄伊石油说事,连带“二级制裁”一起端上桌,真把中国当成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吗?
从稀土制裁到石油进口,中国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
面对美方频繁的变脸,中国只需静观其变,适时出手。
美国若真想谋求稳定与合作,就该明白对华策略不是“压一压就服”,而是“敬一敬才通”。
而中国,永远不怕重头再来,更不会在战略资源面前退让半步。
2025年7月27日至30日,中美将在瑞典进行新一轮谈判,届时且拭目以待,中国又将如何再次稳操胜盘,美国又将如何再次上演变脸。
参考文献:
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次级关税,“影响不到中国,只会推高美国通胀”,观察者网,2025-07-22
中国管制稀土出口,美国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观察者网,2025-04-14
外媒紧盯:中国6月对美稀土磁体出口环比激增660%,观察者网,2025-07-21
美国财政部长竟威胁:中国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得谈谈,观察者网,2025-07-22
中美下周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外界期待双方达成进一步共识,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7-24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