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号到8号这三天,瑞典那边陆续公布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这三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奖。
这三个奖在全球科技圈的分量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次获奖的成果到底有多厉害,往后能给咱们生活带来啥变化,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
MOF材料:从保鲜水果到助力脱碳,实用才是硬功夫
先说说10月8号公布的化学奖,获奖的是日本的北川进、澳大利亚的理查德・罗布森和美国的奥马尔・亚吉,三人拿奖是因为研究“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
第一次听这材料名可能有点绕,但你要是知道它的本事,就会觉得这奖给得挺值。
这种材料内部全是小孔,每克的表面积能赶上一个足球场,抓特定分子的能力特别强。
科研成果不少,但能落地实用的才真正有价值,MOF材料就是这样。
理查德・罗布森最早提出这种分子结构的想法,还说能用来催化化学反应,1989年北川进在近畿大学工作时,第一次发现用金属和有机物的配合物能做出像蜂巢一样有规则孔洞的多孔材料,奥马尔・亚吉更厉害,搞出了好几种能用的MOF材料,比如有种能从沙漠空气里抓水蒸气,这对干旱地区来说可不是小事。
现在这材料已经用在不少地方了,比如给水果保鲜,它能吸走水果释放的乙烯气体,让水果熟得慢一点,还有半导体制造、从水里分离有害的PFAS物质,甚至处理剧毒气体。
本来想这材料也就用在这些日常场景,后来发现它在脱碳上可能有大作用。
现在全球都在想办法减少温室气体,要是能用MOF材料把工厂废气或者空气里的二氧化碳抓出来回收,那减排压力就能小不少。
如此看来,这种材料往后的用处只会更多,毕竟实用的技术总能找到用武之地
讲完能抓二氧化碳的MOF材料,咱们再聊聊和咱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个奖是10月6号公布的。
调节性T细胞:破解免疫密码,给治病找新路子
这次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日本的坂口志文、美国的玛丽・E・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原因是他们研究清楚了“外周免疫耐受机制”。
说直白点,就是搞懂了咱们免疫系统怎么区分“自己人”和“外人”,别误伤了自己身体的细胞。
咱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就像保安,得认得出病毒、细菌这些“外人”,还得别把自己的细胞当成“外人”打。
要是保安认错了,就会引发自身免疫病,比如I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些,患者都挺遭罪的。
坂口志文就是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调节性T细胞,这种细胞能阻止免疫系统乱攻击自己人。
本来坂口志文在京都大学上学时,看到一份研究说切除胸腺的老鼠会得类似自身免疫病的症状,就对这事儿产生了兴趣。
他觉得T细胞里肯定有能抑制免疫失控的类型,可当时不少研究者都不信,觉得他这想法不靠谱。
无奈之下,他还是接着研究,1985年证明了这种细胞存在,1995年又准确找到它。
不过那时候没多少人认可他,直到2001年,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找到和这种细胞相关的基因,科学界才普遍接受这个概念。
很显然,这个研究的价值不止于搞懂一个机制,更重要的是给治病开辟了新路子,不管是自身免疫病、过敏,还是癌症,以后都可能靠着这个研究搞出更有效的疗法。
比如器官移植后,要是能调控调节性T细胞,就能减少排斥反应,癌症治疗里,调整它的功能说不定能让免疫疗法效果更好。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只停留在理论研究,而这个成果已经朝着解决实际病痛的方向走了,这才是科研该有的样子。
聊完了治病的研究,再来看看有点“高科技感”的物理学奖,这个奖和量子技术有关,是最后公布的。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在美国做研究的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特和约翰・M・马丁尼斯,他们仨在电路里发现了宏观量子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现象。
巧的是,今年正好是量子力学诞生一百周年,这个成果也算是给百年量子力学添了个重要注脚。
量子这事儿听着玄乎,咱们平时总觉得量子现象只有在原子、电子这种微观粒子上才有,比如电子能穿过看着穿不过去的能量屏障,这就是量子隧穿效应。
但这三位科学家搞出的实验,居然在“能握在手里”的电路里看到了量子现象,这就打破了之前的认知。
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做了个电路,里面有两个超导体,中间用一层不导电的薄材料隔开。
实验里,超导体里的带电粒子居然像一个整体一样行动,还能通过隧穿效应“逃”出零电压状态,产生了能看到的电压,而且这个系统只能吸收或释放特定能级的能量,和量子力学的预测完全对得上。
毫无疑问,这个实验不光证明了量子现象不只是微观世界的“专利”,还为量子技术铺路。
现在大家都在说量子计算机、量子密码学、量子传感器这些,可这些技术要落地,得先搞清楚宏观层面怎么运用量子特性。
这次的成果就提供了重要基础,以后量子计算机可能做得更稳定,量子传感器精度更高,说不定能用到医疗诊断、资源勘探这些领域。
更何况,能把玄乎的量子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电路实验,这本身就是从理论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往后咱们说不定能更早用上靠谱的量子技术。
这三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成果,看着领域不一样,但有个共同点,都能实实在在影响未来。
MOF材料帮着减排、解决日常需求,免疫机制研究给治病找新方法,量子实验为高科技铺路。
科学家们的这些研究,不只是为了拿个奖,更是为了解决咱们面临的环境、健康、技术难题。
这些成果现在可能还没完全融入生活,但假以时日,等它们慢慢落地,咱们的生活说不定会因此变得更好。
这大概就是科学的力量,不张扬,却实实在在改变着世界。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